西方曾流行一时的“新闻数学公式”中有这么一条:不平常人+平常事=新闻
——题记
由此条新闻公式,笔者联想起《三秦都市报》2004年7月21日的一篇报道。内容如下:在咸阳市, 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飞行器工程系导弹火箭发射技术专业,并有多项科技研究成果,且被咸阳科委以引进人才名义挖来的工程师陈星羽,失业后迫于生活压力,竖起了工程师精擦皮鞋的牌子,在咸阳街头擦皮鞋谋生。
当时看到这则报道时有两个感慨。第一:记者的新闻触觉何其敏锐,时新性却又一反常态是整篇报道的魅力之所在。第二:报道背后的现实更深深地吸引了我,引得笔者作了进一步了解。
根据笔者进一步了解到,陈星羽今年41岁,1987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飞行器工程系导弹火箭发射技术专业,毕业后被分到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任该所在科技咨询中心主任,曾参与许多高科技设计项目。1992年9月,咸阳市以“挖人才”的方式特邀陈正式调入市科委工作。后被任命为下属的星火科技总公司通讯设备厂厂长,总工程师。1995年底该厂倒闭。由于当时调来时市科委只办理了该单位内部的相关手续,人事部门不予承认,陈此后的工作安排问题便被搁浅。没了工作,妻子下岗,老父亲腿有病,女儿还要上学,家庭负担很重。陈在积极寻找有关部门及领导关心的同时,开始走上了打工,办公司的谋生之路,但是均以失败告终。万般无奈便产生了擦皮鞋的念头。
记得当时陈星羽苦笑着告诉笔者:“别人能擦皮鞋,我也就能擦,可是我心里那个痛呀,哪怕安排我到环卫局去扫地,我也还能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改造一下清洁车。”。时隔多日,这段话仍然在笔者耳边回响。昔日的高科技人才,在改革声中和众人一起下了岗,迫于生活,只得为了“五斗米折腰”,空有一肚子学问,却只能在街上擦皮鞋。这和北大才子卖肉同出一褶。这可都是国家正需要的栋梁之才呀,因此再联想一下中国的人才市场。
首先,中国缺人才吗?每年都有大批的人才诞生,可谓是人才济济。那么为什么还有许多岗位大喊着无才可用呢?想起一句老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无可奈何呀!高科技人才擦皮鞋,北大才子卖猪肉,这该做何想?还总是拿着老教条“是金子总会发光”来教育着一辈辈人,殊不知金子被常年埋在泥沙中也就失去了原有的光泽,发光,发光也得给个环境吧?
又想起两个很成功的同学,一个学姐和我同去报社,不久就成了名记。她的政治新闻线索源源不断,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老编说“想要政治新闻线索,有个在省政府内部工作的情人就得了”。一语敲醒,却只能咋舌叹服。又想起另一个学长,毕业后直接去了市检察院,学考古专业的他在检察院也混得有摸有样,前不久撞见了都差点没有认出来,看着比我早出来一年的他房子车子都具备了,我却只能在心里感慨这世道有个有权的老爸真tmd爽!最终也在感慨中有所领悟:
权利比政策有力,金钱比权利有效。
美色比能力值钱,拉关系比干工作实惠!
世道呀,社会呀,人心呀,不想了就闭着眼睛过吧!
-全文完-
▷ 进入一碗凉茶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