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七岁,正上幼儿园大班,因为家庭的变异(父母离异)使我的孩子有些许的改变,偶尔会撒谎。我不知道应该如何让孩子来面对事实,但我正在努力!
现在的孩子并不象家长认为的那样什么都不懂,相反的,在孩子的眼底总透露着一种过早面对世间俗事的世故和早熟,原因可能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和家长潜移默化的习惯所造成的。当我的孩子和我在一起的时候,他会偏坦外公外婆,他会告诉身边的人,爸爸总是用吼的方式和他说话,还是妈妈好,但是外公外婆照顾得更多,使旁人觉得这个小孩子真懂事,而外公外婆也觉得没有白疼这样的孩子。然而当孩子和爸爸在一起的时候,他又会说妈妈会发脾气,不听话的时候要打屁股,爸爸一个星期带一天就只会全部满足他的要求,他还努力地去奉承爷爷奶奶,使爷爷奶奶觉得这个孙子就是懂事。然而在这其中,孩子却在努力地想得到全部的爱,不惜撒谎讨好。我认为这是一种心理的矛盾,孩子无法分辨是非,但他知道怎样可以得到他想要的东西。这是我所困惑的,到底应该怎样来改变孩子的这种心态。
小小少年,太多烦恼!我想这不只是孩子在品味着少年忧烦,父母在面对孩子时不得体的沟通也是弊端。我的孩子有着对父母来说是优点的记忆,不管是《唐诗》还是《三字经》还是《大学》,只要教他二遍,过一会儿只要提一个字,他就能顺着背下去,可我总不知道应该如何让他能安安静静地坐下来好好学习,他总是只有三分钟的热度,椅子还没有坐热,他的屁股已经离开了椅子,要不就是把脚放上了椅子。有时看着他顽皮的样子,想顺其自然让他发挥自己的天性,然而有时却总不能忍受他的不安份。为了能让他安安静静地坐下来学习,我特意让他去学练电子琴,我不希望他能象别的孩子那样考什么级别,只希望能让他慢慢培养一份耐心,只是最后因为工作关系不能时时监督而半途而废了。当儿子在少儿频道看到小孩子的滑轮比赛时,他的兴趣一下子就提了起来,闹着要学滑轮,但在过新年的时候他爸爸真的给他买了滑轮,他却从没有碰到,我怂恿他去公园学滑轮,但他却迷上了电脑里的水晶连连看游戏。我明白适当的娱乐游戏对孩子也有一定的帮助,特别是这种靠眼力和注意力来玩的游戏,只是又怕长久面对电脑对眼睛可能造成的伤害而担忧。
以前我们家住六楼,总觉得对小孩子来说太高了,于是总会抱着他上楼,儿子会搂着我的脖子,在脸上亲了又亲,然后会学着电视里的话说一句:妈妈我好爱你!知道儿子是在讨好自己,然而心里总是开心的,于是总会回应一句:我也好爱你!儿子的快乐是发自内心的。如今这样的机会很少了,我们也从六楼搬到了三楼,但每次我一个人下楼泡开水回来后,儿子总会在门口等着我说上一句:妈妈你累不累?我一个人在家里也不怕的!
孩子在慢慢地长大,如果孩子长大成才,是所有天下父母所盼望的,但我更希望我的孩子健康,快乐。不管是否能成才,只要孩子尽力了,那就是他所拥有的快乐天空!
如今每天清晨,儿子和我总在戏闹中醒来,在锻炼中让他懂得把握时间,在上学的路上我们培养默契的感情。不管父母是否在一起,孩子永远不会失去父爱或母爱,相反的,我们为了孩子,会尽我们的所能,让他懂得他永远是爸爸妈妈的儿子。而我们也会让他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不让他承受不该是他的压力包围
(这是老师给各位家长布置的作业,也是我对孩子的一份检讨,但我依然不能把握孩子的性情,只想请所有的家长来一起讨论孩子的问题!)
-全文完-
▷ 进入yq寂寞烟花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