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也如尘埃,在我们浑然不觉时无孔不入地将我们封住……
当初在布置书房时,我就已经有了长远的打算:所有放书的架子,都不能是开放式的,而应当是封闭式的。我的意思是:就让算格局不是橱的,也一定要有玻璃或者木的门。这么做,缺点当然有,就是每一回书拿进拿出,都要有开门关门这两个步骤;优点则是平时门关得紧紧的,尘埃什么的,便跑不进去了。尘埃跑不进去,橱时的书啦、文件啦、收藏的画啦、书法啦,便一尘不染,干干净净了。作为书房,明窗净几固然重要,书和放书之处的“不使惹尘埃”,也是很重要的。
计划当计划,想归想,事实却不一定是这么一回事。曾几何时,我为了找一本束诸高阁的书,打开其中的一个橱来一看,天啊!不但站得笔直的书在头顶上灰尘密密麻麻,书队前面的一小块平面上,也是像被撒了芝麻一样,细看起来,有多脏就有多脏。我随手拿起一张纸巾去抹,哎,竟是又黑又油腻。这是怎么的呢?橱关得紧紧的,灰尘到底何由而得以跑进里面去?虽然说不上是天衣无缝,不过我的书橱还算做得不错,缝是小之又小的,令人见而生厌的蟑螂啦、壁虎啦,本事再大,也绝对溜不进去。大如蟑螂、壁虎都溜不进去,而小得肉眼也见不到的灰尘却跑进去了。真的是岂有此理!
接着又想:这些灰尘到底是什么时候跑进去的呢?是当我在书房里的时候,还是当我不在书房里的时候?是当我醒着的时候,还是当睡觉的时候?是当我在家的时候,还是当我出门旅行的时候?是当天亮着,大地一片机蓬勃的时候,还是当天黑了,要是会打哈欠树也想打哈欠的时候?我真希望我有一双能明察秋毫的眼睛,不为别的,只为当灰尘在偷偷摸摸,或者大摇大摆进入书橱的那一刹那,我看得清楚,使它无所遁形。这样,我就能设法去阻挡它。不能用手抓,至少我能向它狠狠地吹一口气,把它吹得无影无踪。
进一步想,这毕竟只是希望。这个希望是不会成为事实的。即使这个希望成为事实,也没有用。试想:我怎么能什么别的都不做,一天到晚守着书橱,以阻挡灰尘的大举入侵呢?我相信:它是无时无刻不在扩充它的地盘、扩张的势力的。对于它,我只能用“防不胜防”四个字来形容。就算我防得了书房这四四方方的一个小小的空间,我又怎么同时防得了书房以外的包括整间屋子在内的大得多的空间?用扫帚扫了又扫,用布抹了又抹,扫得掉得抹和掉多少杰尘呢?
于是又想起日本一位女作家写的一本小说>。在这本纯属幻想的小说里,沙是不断涌现的。不管你想什么办法都不能把它消除。我们虽不在沙丘中,却在尘埃的包围和侵袭中。除非“空然无一物”,我们根本无法逃离尘埃的劫难。
其实岁月也如尘埃,在我们浑然不觉时无孔不入地将我们封住,使我们要透一口气都有困难。不只我们,连所有的花草树木虫鱼鸟兽都是。岁月还会在有朝一日,也把它们都变了岁月自己,变了尘埃!
但那是以后的事。而今天,当我们还活着的今天,我们仍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回避吧,滚开吧!尘埃。”
-全文完-
▷ 进入子颖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