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朋友的信
朋友:您好!
你的邮件和丢给我的诗歌稿,如期收到了,而且读之多遍,感慨万千,怎么说呢!你我在交谈中曾说过,你所提及的读书学习和写作方面问题都是三言五语说不清的,就是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也众说不一,因为各有各的见解,各有各的路径,所以造成众说纷纭、各抒己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都有自己阐述的道理。
每每见面你就称我老师,我曾多少次就对你说,请不要这样称呼,你总是毫不置疑的回答一个字:“不!”而且还是诚恳,呵呵!真得让我就有点不好意思。我没有像你说的那样神,我也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教育工作者,我爱我的教育事业,我爱我的学生…… 同样我也爱着每一位爱好学习和上进的朋友,当然包括你了。老师就是这样,一听到有人喊“老师”就迷。因此,今天趁着迷心痴呆时,鼓起有生以来最大的勇气来发点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就欣慰了。
说到读书学习,我就想到老师教给我的一句:“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且不说古教之道,现实中的你,知觉告诉我勤奋好学不甘落后,所以知识给你带来了驾驭社会的能力,给你带来了快乐!
“开卷有意”,尤其是爱好写作的人,不读书不行,只有勤读书,读好书,才能吸取更多古今中外名人奉献的宝贵资源,才会不断丰富自己。我虽然感觉“书中自有黄金屋”有点不现实了,但是“知识就是力量”我还是坚信的。因此我非常欣赏你的学习精神,同时也希望你我今后互相学习吧,把学习知识作为人生必须食粮。
要说读书的榜样,多的不能再多了。试看那一位作家、教育家……不是嗜书如命。就是我们的身边也不罚其人吧?在我心目中读书最优秀的榜样,还是毛泽东主[xi]了,你看过《毛泽东传》吗?在他的弥留之际,还执意让医生给他拿来书,最后读上几段《广集》,这一幕是常常鞭策自己读书的事例。
读书的方法,读书万卷询百家资料,都有说法,但是都没有标准的规则。实践中我认为读书不能一味的读,全读不可能,要有选择性。读书方法主要有三种情况:一、粗读书:浏览,知道书名、著者、主要内容就可以了。用时可以查,能找到就行;二、细读书:动笔墨,圈划,抄重点;三、常读书:爱不释手,几乎有空就看,而且反复思考;每天睡 前看一会儿书,外出时也随身带着书,细嚼慢咽。慨而论之:读书无禁区,思考要独立,博览最必要,精读大有益。
说到写诗歌方面的问题,我认为你有写诗的头脑和灵感、条件,你的生活经验丰富,如果你再不断丰富自己的写作知识,你将是一位了不得的诗人。在此你非让我讲一点这方面的问题,我只能借用一二句书本知识而已。借此机会,也凭我知道的东西描上几笔,以供朋友借鉴共勉吧!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炼,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他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艾青对诗的阐述是:诗和其它文学样式不同的地方,在于它必须通过诗特别具有的艺术,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谓诗的艺术,包括诗的语言、诗的表现手法、诗的韵律。当诗人被某种事物唤起感情,产生一种为联 想寻找形象的冲动,通过富有韵律的语言,把某种感情表现出来,才产生诗。以此段话你会明白诗歌的本来面目了吧。
诗歌的写作技巧,我没有资格用高深的理论谈感悟、意景、音韵等,我引用几位名人的作品来共同悟其妙笔如何!
美国诗人朗费的《箭与歌》:
我向空中射出一支箭,
不知它落到哪里;
它飞得好快啊,
眼睛跟不上它的踪迹。
我向空中吐出一支歌,
不知它落到何方;
谁有这样尖,这样强的眼力,
能追上歌声的飞翔?
很久很久以后,在橡树上,
我找到那支箭,还不曾折断;
还有那支歌,也被我找到,
从头到尾藏在朋友的心间。
此篇我想说一句话:就是放开感觉想,这里构思是多么的巧妙。
台湾诗人舒兰的《乡色酒》:
三十年前
你从柳树梢头望我
我正年少
乡色正好
你圆
人也圆
三十年后
我从椰树梢头望你
你是一杯
乡色酒
你满
乡愁也满。
可谓情真挚、意绵绵。这里可以看诗人创造出多么优美动人的意境。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节:
轻轻的 我 走了,
正如 我 轻轻的来;
我 轻轻的 招手,
作别 西天的 云彩。
这里四行,每行三步,即每行停顿三次,节奏和谐,读起来悦耳动听。正如郭沬若说得:没有诗是没有节奏的,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这里可以说明诗人对诗歌的语言锤炼、音韵的调冶是多么的纯真。
还有诗歌中的言志、抒情、想象、感觉、思维、法度等等都要略知。我告诉你,这方面的书不少,你可以选择性的自己有意的读上几本,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是没有问题的。
……
综述:我认为读书学习是基础,可丰富知识,提高素质。行文做诗是升华,是表现,是抒发。知识有如水,行文有如船。行文做诗就像一艘艘小舟、船舶、货轮,只能选择性的在知识的河流、长江、海洋中行驶一样,超越自我的不行的,起码是做不好的。
知识读书和写诗都是美差,正确的读书和写诗有益于静化心灵,利于身体健康(是在一本小册子上发现的依据)!希望你加倍速努力!以上观点仅是个人不成熟的看法,慎奉给您————我的朋友!
另附你邮来的诗稿,请查收。
顺祝你幸福!快乐!
晓光
2005年5月
-全文完-
▷ 进入拂晓之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