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社会上有些现象让人感到费解。比如,对“做人”与“做事”的诠释,足以使我懵懵懂懂,糊里糊涂。
一些单位部门在评优评先时,一些任劳任怨责任心强干出了的实绩的职工往往不是首选,一些平时吊儿郎当、吹牛拍马的人却榜上有名。问及原因,有人会说:“这小子不会做人,不会来事,当然就不会是先进,更谈不上优秀了。”
在一些单位部门,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高低不是衡量他是否很会“做事”,业务能力强不强;而是看他是否会“做人”,会不会揣摩领导的心思。于是,一些人不把心思用在工作和业务学习上,而是在吹牛拍马、吃吃喝喝、走后门上挖空心思大做文章,谋取私利。更为可怕的是,一些单位部门的头头脑脑同样信奉“庸俗关系学”:不讲原则,只讲关系;不想做事,只想做官。“圆滑”成了他们任用选拔干部的重要依据,一些不学无术、才能平庸低下但很讨领导欢心的人往往很是吃香,被委以重任。
“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在庸俗关系学像瘟疫一样蔓延的单位部门往往矛盾重重、人心涣散、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工作搞不上去。职工一年干下来辛辛苦苦,两手空空;那些干部呢,平时松松垮垮、游手好闲,关键时刻却见利益、实惠和荣誉就上,见问题、苦差和苦难就让。好处都被他们捞取了,职工看不到希望,还有什么积极性可言?
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工作开展得好不好,我认为关键是在于领导班子有没有凝聚力和号召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而不从。”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平头百姓最反感的莫过于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会上一套会下一套的领导干部了,他们的“做人”哲学败坏了社会风气。
“多琢磨事,少琢磨人”如果能成为领导干部表里如一的信念,把一些真正“会做事”的人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让那些“会做人”而“不会做事”的人找不到推销自己的市场,就不愁单位部门的工作打不开局面,取不得实绩。
-全文完-
▷ 进入余学彬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