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不同于平庸和淡而无味,而是将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的语言说出,是富有感情趣味和情味的。古人有言“平淡有思致”!平淡的作品语言质朴,却含蕴深厚。其不做作,不雕饰,不尚辞藻,力求精炼。一如王安石所云:“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心平气和,气质舒缓,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乃是平淡的一大特点。这一点在陶渊明的诗里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如陶诗《和郭主薄》云:“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此事真复乐,聊以忘华簪。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在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淡淡的文字之中流露出诗人闲适达观、平和愉悦的心情。
再看陶渊明的《饮酒》诗:“采菊东黎下,悠然见南山。”又是何等的舒缓、恬谧!“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这又是多么地平易。诗人信笔所之,莫不着手成春,具有画龙点睛之笔。看似漫不经心之作,随手拈来之语,但决不是故意用力,刻意为之。所以其文其诗没有多大的波澜,而是平静如水;其节奏也不是大起大落、忽疾忽徐,而始终是象小溪一样汩汩地流淌,润泽人们的心扉。
淡泊明智,净洁自处,辞浅意深,淡而有味。是陶诗中平淡的又一特点。
徐骏说:“陶渊明诗淡泊渊永……盖其性情始然也。”(《诗文轨范》)陶渊明的诗中虽然也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读山海经》)的金刚努目式的句子,但是决不是豪气逼人的剑拔弩张,而是和“同物即无虑,化去不复悔”(《读山海经》)的诗句结合在一起的,其浩浩然的“猛志”是化如淡泊之中的。更何况这类诗句在陶诗中并不多见,就陶渊明的大多数作品而言,其表述的情志,总是淡淡出之的,它淡而深、淡而远、淡而有致、淡而有味、味在淡中。陶渊明在他的《饮酒诗》中曾言“此中有深意,欲辩已忘言”,这就说明了他的无限情思是融于淡泊之中的。这也就为他的作品造就了特有的意境,不仅耐咀嚼,而且耐回味。可见,淡泊之所以有味,正是源于寄托着作者深厚的思想情感和深刻的人生哲理的缘故啊。顾炎武说:“淡然若志于世,而感愤之怀,有时不能自止,而微见其情者,真也;其汲汲于自表暴而为言者,伪也。”(《日知录》卷十九)可见淡泊并非摒尘绝俗,冷淡孤寂,漠视万物他有着作者的志向、志气,寄寓着作者的真挚的感情。只不过他表现的不是那么强烈罢了。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归去来辞》、《桃花源记》等都显示了这个特点,它流露出作者愤世嫉俗,不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思想和气节,以及作者安贫乐道,归隐山林的心迹和对美好世界的向往之情。
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云“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又誉陶诗“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这就告诉人们,陶诗的淡泊不是为淡泊而淡泊,而是包含着“贞志”、“苦节”、“笃志”的,正因为如此,陶诗的淡泊就不是浅薄平庸,索然寡味的单纯之作,而是风格醇美的佳酿。
朴素无华,质木鲜文,明朗自然,无斧凿痕。是平淡的又一特点。好象画画一样,平淡喜用淡墨写意,而不善于工笔雕刻,它喜爱浅灰、淡蓝,而不喜欢深红、浓绿。“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田园居》)就是这样的一幅水墨画。“东坡谓如大匠运斤,无斧凿痕”(《南濠诗话》)这并非过誉之词,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放夜郎忆旧游书怀兼赠夏韦太守良宰〉·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严羽《沧浪诗话》),用来说明平淡的朴素、自然是再好不过的。
平淡和朴素是一对孪生兄弟,二者相互渗透,有着紧密的联系。平淡追求朴素,但是朴素却不等于平淡。平淡强调的是滋味,朴素强调的是作风;平淡喜爱静谧闲适,朴素则不尽然。施补华说:“凡作者淡古诗,须有沉亢之语,朴实之理,以为之骨,乃可不朽;非然,则山水清音,易流于薄。”这就说明了朴素之于平淡之于诗歌的重要性。
惟其平淡简约,故平淡往往要求淡到不能再淡。这是去粗存精、千锤把百练的结果。这种平淡才更具有审美价值。古人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再损,则近乎道。学诗写诗者亦然。一般都是要经过三种境界。
第一层境界:在诗歌上的表现是初学者的体现,因为其是刚接触诗歌,所以在作品上,难免不成熟,可读性当然不会很强。这种平淡表现的是没有多少嚼头。
第二层境界:随着自身底蕴的不断增厚,也学会了一些写作技巧,甚至是修饰。这就达到了第二层境界,其外在的表现形式是风格绚烂,千姿百态。一般人能达此种境界,便可称为此中翘楚,个中高手了。
第三层境界:是在第二层的境界上实现由博返约的知识回流,当突破了这种心理和功力上的瓶颈之后,就达到了第三层境界,便可着手成春了“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通观陶渊明的人生历程和所有作品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陶渊明的人生正是一步一步地从第一层境界走向第三层境界的。从少年时代的壮志豪情“猛志逸四海”到踏入社会后的理想破灭,内心充满了焦灼不安“冰炭满怀抱”,然后到挣脱一切桎梏“复得返自然”,退隐山林投入自然的怀抱,安抚自己破碎的身心,医治自己灵魂的创伤,最后达到了一种心境空明的境界“不觉知有我”。
平淡的类型有很多,细细分之,则有简淡、清淡、雅淡、枯淡、古淡等等之说。
言简意赅、淡而有味者,谓之简淡;
清新俊逸、淡而有致者,谓之清淡;
幽雅端庄、淡然出之者,谓之雅淡;
枯槁俊削、淡然孑立者,谓之枯淡;
意境高远、淡而古拙者,谓之古淡……
惟陶渊明之诗兼备众淡之长,又另有独创。
钟嵘在《诗品》中说:“宋征士陶潜……问题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典婉惬,每观其文,想其人德。长叹其质直,至如‘欢言酌春酒’、‘日暮天无云’,风华清靡,岂直为田家语耶!”这种评价据小子看来,还是全面的,公允的。因为陶渊明的诗既有省净、婉惬、真古、质直的一面,又有风华清靡的一面。但是陶诗的平淡是有着丰富的内涵的。正如大文豪苏轼所言:“陶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
在质朴、枯瘦的后面,隐藏着绮丽和丰腴,这才是陶诗的出神入化之处。同时这也是千锤百炼、功到自然成博约互易的结果。苏轼说的好“所贵乎枯淡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若中边皆枯淡,亦何足道。”(《评韩柳诗》东坡题跋卷一)。可见,枯淡乃是内容丰富膏腴的表现,因为如果没有思想的深邃性,内容的坚实性和艺术的典型性以及形式的诱惑性,那么就不会是枯淡,反而成为干瘪僵硬、枯燥无味的东西了。
平淡之致又往往是绚烂之极的结果。所谓绚烂,就是气象峥嵘、色彩绚丽。先取绚烂以后,再反复砥砺,磨尽铅华,臻于老练精纯的艺术境界。达到此点,则平淡一格可望脱颖而出矣。苏轼在给他的侄儿赵德麟的信中写到:“凡文字,少小时则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汝只见爷伯而今平淡,向只学此样,何不取旧日应举时文字看,高下抑扬,如龙蛇捉不住,当且学此,只书字亦然。”(赵德麟候鲭录卷八引苏轼语)
许多文学家在年少气盛时,莫不英俊豪迈、爽朗奔放、风度翩跹,故其风格或风流倜傥,或明媚绮丽,或摇曳生姿,或沉雄激昂,在文字江山之中主宰浮沉。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艺术的成熟,其笔力也日渐老练至炉火纯青之境时,必由博返约,其风格反而归于平淡。正如葛立方所说:“大抵欲造平淡,当自组丽中来,落其华芳,然后可造平淡之境。”(〈韵语阳秋〉卷一)是之故,令元好问所倍推崇的“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醇”的陶潜就是如此。
顺便说句题外话,浓后之淡并不等于浓后必淡。有的作者的作品,虽然风格绚烂,但是并不归于平淡,例如诸多的汉赋,便是繁缛的、绚烂的,可是却始终与平淡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再如晏几道写的许多词,堪称绝妙,堪称绚烂,艳丽之致。但却未见平淡。可见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是常见的,但却未必是必然的。
平淡近乎冲淡。但是冲淡比平淡更闲适空灵,静穆寂寞,玄妙远逸,其语言也不尽朴素质木;而平淡的语言则必是朴素质木的。司空图在《诗品》中把冲淡别列一格:“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可见,冲淡是何等的冲和淡泊、飘逸悠闲啊!而平淡却不是那么飘逸的,它虽然有点超脱,但总是不远离现实的。“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司空图《诗品》)这是冲淡;“户庭无杂尘,虚室有余闲”(陶潜《归田园居》)这是平淡。
陶渊明的遣词极质朴枯瘦,极少用色彩鲜明感觉强烈的字去造成绚烂的效果。
他所运用的文字,几乎都是人们经常见到,却觉得平淡无奇的文字,但是经陶点化,便被赋予了无穷的生命力,让人倍觉含义丰富,极具色泽、鲜明和蕴藉。
-全文完-
▷ 进入只爱云儿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