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不断提炼自己的职业人格,使自己达到“慎独”的境界。《礼记·中庸》中说:“君子慎重独也”。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即使当他独自一人时也总是小心谨慎地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这是人格修养的一种崇高境界。同时,也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高要求,这与当今所倡导的“诚信”人格,建立“诚信”社会。无疑给教育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教师对人生透彻而圆熟的理解,对学生严格而不苛刻,温和而不随便,思想开朗,不以个人好恶影响学生的看法,学识广博,足以使学生心悦诚服,有民主性,不滥用教师权威,能和学生打成一片,主出必行,说到做到,言行一致,讲话时保持轻松,多鼓励而少训诫,能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讲课条理清楚,善用实例,活泼生动,不装腔作势,不自以为是。经常协助学生装解决问题。对每一个学生表示翔和体贴。处事公正而不偏私。这些都会对学生人格的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教师的仪态是人格属性的一部分,是人格的表面活动。教师的仪容对学生装行为有一定影响。内心高雅、品质高尚的人,其仪容必须端庄典雅。举止必须文明优雅,态度必然和蔼可亲,必然会深深吸引着学生,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师的人格示范。
陶行知认为,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在教育的历史发展中,为人师表已成为对教师最起码的道德要求。
为人师表,实际上蕴含着诚实、正直、言而有信,表里如一。鲁迅先生认为,伟大的人格的素质最重要的是个“诚”字。诚实是正直的基础,是心灵美的核心。加里宁也特别强调诚实在为人师表中的作用。他认为“无尚诚实”是肩负重任的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教育学生不是演戏,假象绝逃不过学生眼睛。故意表演出来的所谓“榜样”。一旦被学生识破,就会造成恶劣的影响,因此,一个教师在为人处世上必须做到”贵诚实,守信义“。
在讲授知识,解答问题时,必须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卢嘉锡是我国著名化学家。30年代曾兼任省立厦门中学的教师,一天, 一位学生拿了一道看似容易,但一时解不开的难题向他请教。他拿回去,在图书馆翻阅了众多中外杂志和有关参考资料后,才在最新出版一本外国杂志上找到这道难题的答案,这是该杂志的悬赏题目,是一项最新的研究成果,卢嘉锡向学生详细介绍了解决的方法和具体过程,直到那个学生完全弄懂为止。他对那个学生,说:“闽南有句老话叫做:‘只有状元学生,没有状元先生’,我现在虽然在教你们,但是有许多东西自己也不懂,要进一步学习”。学生听了大为感动,卢无病呻吟锡老先生做么了为人师表,他表现了一种诚实正直的高尚品质。
有教无类,爱生如一,孔子先身倡行南朝著名以学家皇保疏说:“人乃有贵贱,同宣资故,不可以其种类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善,三无类也。”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教师主要的任务就是尽最大的努力让更多的学生装成“良材”,具有崇高的情操。
鲁迅先生曾说:“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伺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充分地体现了教师“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
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言行就是道德标准。同时青少年学生又具有“向师性”强,可塑性大的特点,他们往往把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世闻名一动,都有作为自己学习的内容,仿效的榜样。因此,教师从思想到作风,从言行到举止,处处都有应带头做到最好,这就决定了教师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须躬行自明,身体力行,才能立教于天下。
-全文完-
▷ 进入文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