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就是《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唐三藏法师译著的。佛教徒称《心经》:“天上天下第一经”当之无愧;“古今中外第一文”名不虚传;“大智大慧源于此”不是过誉;“勘破本性便见真”学懂自知。
“般若”(音同波惹)意为:大智慧;“波罗密多”意为:到达彼岸。“心经”讲的是佛学大观、总纳和概貌。这部经是整个佛学的缩影、中枢、精髓、心要、核心,所以称“心经”。
最早接触《心经》是少年时学书法,临的帖是唐弘福寺僧怀仁集王羲之行书而成的《圣教序》,里面包括唐玄奘所译的这部《心经》。
记住《心经》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这是唐僧译的,当时少年心性,非常喜欢看《西游记》;二是因为里面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让少年人看了似懂非懂却又脸红耳热的词。至于内容是什么,以及什么含义,就一概不知了。
接触网络后,又一次迷上《心经》,却是因为齐豫的那张唱片《因此更美丽》。
齐豫是齐秦的姐姐,台湾校园歌曲的代表人物之一,首唱了《橄榄树》。
《因此更美丽》是齐豫是首张佛经专辑,第二张是《发现了勇气》,听着也不错,第三张是《所以变快乐》已经出了,还没听到。
齐豫声色空灵、纯净,有如天籁一般。听她唱的《心经》确实能让人心灵宁静、物我两忘。
网络很奇妙,许多你踏破铁鞋找不到的,轻易的在网上就发现了。于是,我又听到了谭咏麟版的、张学友版、刘德华版、孟庭苇版等等,甚至谢霆锋版的《心经》。
最常听的却是王菲的唱诵版,最好听的当然还是齐豫版,只是时间太长,十多分钟。
小时候最怕去寺庙,一怕庙里金刚怒目、韦陀舞杵;二怕和尚诵经念咒,哼哼叽叽,听到声音,头皮发疹。
看了《西游记》后,知道了,哦,念咒原来是为了治孙猴子的。和小伙伴们打架或生气了,互相诅咒谩骂,也不管有效没效。
不过,涂写“咒符”是有效的,肯定要被老师逮住撸一通。因为“咒符”画在墙上,污染了环境!歪歪扭扭的“xxx大坏蛋”,就是用左手写,老师也认得。
和尚诵经念咒究竟有什么作用,能不能起到作用,不得而知。
现在明白了一点,寺庙之所以盖得高大,有个心理学的原因,就是让参拜的人觉得自己非常渺小,不由你不敬他。
就像有些文字,简洁明了就可说清楚的事儿,故意云里雾里往远了说,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学问大!
诵经念咒也是如此,明明唐僧都翻译了,还跟我们唱梵调,欺负我们不懂啊?
有点“装神弄鬼”的意思!
不懂不要紧,好听也行。有张唱片叫《大悲咒》,梵唱,一句也听不懂,可是真好听!半个小时的长度,不知不觉就入迷了,还要再听一遍才过瘾!
忽然间讲起了佛和经,好生令人奇怪是吧?其实,是心烦,想寻求解脱而已。呵呵,菩提即烦恼,烦恼即菩提,“心情菩提”!
洛阳有座白马寺,号为“释源”,又称佛教“祖庭”。山门两侧书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心经》说可以“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苦,佛家讲有八种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和五阴炽盛。
前四种,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容易理解,指的是肉身和生理上的苦。后四种,指的是精神和心理上的苦,或者说就是烦恼。
怨憎会苦:互相痛恨、互相厌烦的人,却又不得不在一起共事。生活中如此,为了逃避现实,到了网上。唉,网上如何呢?一言不合,反目成仇,比比皆是。更有甚者,相互咒骂。
经济学家于光远,八九十岁开始写文章。其实他老人家著作等身,都是经济方面的,这里说他写文章,指的是写文学类的。
中国作协要吸收他做会员,他一听,挺高兴的,愿意以耄耋之年加入中国作协。可他听说那个叫“柯云路”的写气功的作家,还在作协当会员。
于老就说,他还在作协的话,我就免了吧。
耻于与这种人为伍。不过,中国作协好像并未因了于老的“施咒”,而开了柯公子云路先生的籍。
我们网络写手,大多汲汲无名。要么凑合,继续这“怨憎会之苦”;要么,只好别处玩去了!
爱别离苦:亲密的人不得不离去。呵呵,去了别的网站了。亲者痛了,仇者快了!
一般小说写反面人物被正面人物杀死,通常的处理方式是认为“该死”,不再多加理会。记得看金庸的《飞狐外传》时,书中写了一个叫商老太的人物,表现的却是:反面人物被杀,他的亲人却不认为他该死,仍然崇拜他,深深地爱他,至老不减,至死不变,对他的死亡永远感到悲伤,对害死他的人永远强烈憎恨。
是啊,要想公道,打个颠倒!有高峰必有深谷。爱的人越多,恨的人必然越多!一马平川的,别人在你上面跑着那才叫痛快呢。
有没有“人见人爱”的呢?没有!
我最讨厌的就是“人见人爱”的!尽管我既媚俗,又媚雅。可我最讨厌的就是这样的人,就像讨厌我自己!咒不到别人,只好“自我施咒”!
求不得苦:没有什么比明明在眼前,却求之不得更痛苦的了。比如想叫人人夸奖,比如想点击率第一,比如想超越自己却不可能,如此等等。
“求之不得,辗转反侧”,可一旦得到呢?更高的山峰,又在等着你!
五阴炽盛苦:“五阴”,我的理解同“五蕴”,即:色、受、想、行、识,泛指一切欲望吧!人们对五蕴的执著,就会因此产生痛苦。
现今社会,各种诱惑扑天盖地,人们急于改变自身而不能。
心魔遂生!
原本拟的题目是:涉过愤怒的河。
在网上一查,这部电影《追捕》的原著小说,不知有多少人用它为名,写过文章了。而且网上抗日的烈火熊熊燃烧。得,我不招人骂了!
涉过愤怒的河,换个说法,不就是“智慧达彼岸”嘛!
没有过不去的沟沟坎坎。
长征途中,有人病了伤了,有人掉队了,有人去了其他队伍了。但是,留下来的,意志更坚定了!
文学之途,有如长征!坚持,元帅就是不死的老兵!
最后讲一个我听来的和《心经》有关的故事。
有个法名叫寿水的和尚,父母离世后,他立志要超度双亲的亡灵。所以,每天抄写《心经》十遍,要抄一千天。
抄到第一百天的时候,半夜里,遇到鬼了。
一位美丽的女鬼,长着一双漂亮的大眼睛,哀怨地望着和尚,用长袖和手指捂住嘴巴。
女鬼离开前,把袖子移开,竟然没有嘴巴。
以后,每天都来,不语,袖子移开让和尚看过,就走。
和尚请法师来捉鬼,法师没说什么,在纸片上写了一个字,放在身上,陪和尚去见无嘴女鬼。
女鬼果然又来了,法师亮出纸片,上面是个“如”字。
女鬼望着纸片,眼睛里面露出惊喜,深深地点了点头,马上消失的无影无踪。
法师来到和尚的书房,仔细察看他抄的《心经》,在那句著名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之后,下来的一句是: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和尚抄写时不注意,滴了一片墨在上面,遮住了“如”字的“口”。
法师指着这个字说,这就是那女子的正身。
和尚赶紧改正,从此,太平无事。
讲到此,不禁长叹一声:万物皆有灵,谁也受不得一点委屈!
点击播放:)
本文已被编辑[烟雨琳静]于2005-4-29 18:35:16修改过
本文已被编辑[hugomyson]于2005-4-30 14:41:34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hugomyson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