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喜欢树,是因为树下好躲雨、好乘凉,还可以捡些叶儿、果儿办“家家”;长大以后喜欢树,是因为伫立树下看曲曲直直的枝干及一堆堆一簇簇的绿叶,平添了许多关于生命的思考。
大凡茁壮成长的小树,都给人活泼可爱、朝气蓬勃的感觉,只是小树个性不强,缺乏震撼人的力量,不如苍郁挺拔、独具特质的大树耐读。一棵成熟的大树,总有自己的性格自己的命运,俨然饱经沧桑的老人,让你禁不住去猜度它经历了什么。
合江县白米乡转龙坝的古宅旁有一株黄桷树,树杆上隆起一脉脉蟒蛇般粗壮的茎,恐怕要三、四个人才合抱得拢。奇怪的是树杆底部有一个很大的洞,可容一个人猫着腰穿过,因此树杆显得十分脆薄,仿佛一用力就可以推倒似的。树梢上的枝叶也很稀疏,就那么一小撮,虽然青葱着,却像老人的一绺白发。真不知这棵树站立了几百年,但见旁边的深宅大院已泥墙颓圮,牌坊斑驳,庭园荒芜。这棵树的主干光滑而扭曲,让人自然联想到有没有拖瓣子的长工偷偷上树摘取枝叶?有没有红军在树杈上架过枪?有没有小学生坐在树下读过“a、o、e”?这棵黄桷树老了,走过那么多年的风风雨雨,只拼着最后一点力气撑起一片绿荫!
自怀风景区“水帘”下的那棵“侧生树”,比起白米的黄桷树就小多了,不过碗口粗,却已生长了数十年。这棵树落脚在峭壁之下,凹进去的山崖太矮,树杆斜斜地指向石壁外的天空。由于阳光和雨露只能从壁沿上滑落下来,杆上枝叶一律向外伸展,内侧却不见一枝一叶。这棵卓尔不群的树,托着一片向外涌溢的绿,生存得多么坚强、多么巧妙啊!在那一带汪洋的原始森林里,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是那么铁面无私!
更让人惊奇的是一棵倒生的“小老树”。它扎根在兴文县袁家洞上方的半月形窟窿上缘,已经有100多岁了。袁家洞是一个硕大的溶洞,站在洞口进去的开阔地上,抬头可见漏下天光的窟窿顶部边缘倒悬着一棵“小树”。这是世上罕见的倒生树。因为在这种溶岩地形区,一粒种子要穿透厚厚的窟窿壁向上生长根本不可能,所以它唯一的一线生机便是倒生。特殊的环境让生命创造了奇迹,真不知百多年来,它是怎样紧紧抓住石壁,才不至掉下来——活着真是不易。遥想这棵树的种子,是风,还是什么小动物播种的,在这危险而不至立即落下的石壁上,“小老树”演绎了生命不可承受之轻和生命难以承受之重的涵义。
……
树木千形百态不胜枚举,每一棵长成的树都有自己的性格自己的命运。比如:杨柳柔媚多情,多依山傍水;白桦丰腴挺拔,多站岗放哨;桃李人情味浓,多安家庭院;松柏刚健奇崛,多扎根乱石悬崖……
树与人最大的不同,是没有观众意识,不管长在何方,都任命随性,把生命之绿铺陈得汪洋恣肆,哪怕枯了朽了,也还要孕育绿的苔藓、绿的藤萝。树木是很看重自己的生命的,它们争分夺秒地发展自己、壮大自己——人,是否也应该这般珍惜生命,多做些有益于自己亦有利于他人的事?
-全文完-
▷ 进入蓝紫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