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金
老嫌耳目太聪明,每逐不平寻洞清。
埋骨何方山兀兀,卜居敢问水盈盈。
利虽有计权门役,事但无人白眼生。
岘石泪碑今尚在,几时重读召棠情。
【注释】
一、兀兀:高耸貌。 唐 杨乘 《南徐春日怀古》诗:“兴亡山兀兀,今古水浑浑。”元 李庭《咸阳怀古》诗:“连鸡势尽霸图新,兀兀宫墙压渭 滨。” 明 朱权 《荆钗记·参相》:“巍巍驾海紫金梁,兀兀擎天碧玉柱。” 清孙枝蔚 《邗上酬赠施尚白督学二十韵》:“冻月娟娟白,高云兀兀垂。”
二、卜居:择地居住。《艺文类聚》卷六四引 南朝齐 萧子良 《行宅》诗:“访宇北山阿,卜居西野外。” 唐杜甫 《寄题江外草堂》诗:“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
三、岘石泪碑:指羊公碑。晋 羊祜 都督 荆州 诸军事,驻 襄阳 。死后,其部属在 岘山 祜 生前游息之地建碑立庙,每年祭祀。见碑者莫不流泪。杜预 因称此碑为堕泪碑。见《北堂书钞》卷一○二引《荆州图记》、《晋书·羊祜传》。唐 李白《襄阳曲》:“ 峴山 临 汉江 ,水渌沙如雪,上有堕泪碑,青苔久磨灭。”宋 范仲淹《寄题岘山羊公祠堂》诗:“于今堕泪碑,观之益钦戴。”清 钱谦益 《送林自名宪使归闽》诗之一:“独有 君山石,犹存堕泪碑。”
四、召棠:《诗·召南·甘棠序》:“《甘棠》,美 召伯也。 召伯 之教,明於南国。” 孔颖达疏、 朱熹 集传并谓 召伯 巡行南土,布 文王 之政,曾舍于甘棠之下,因爱结于民心,故人爱其树,而不忍伤。后世因以“召棠”为颂扬官吏政绩的典实。《艺文类聚》卷七七引南朝 梁 刘孝绰 《栖隐寺碑铭》:“ 召 棠且思, 羊 碑犹泣。”《蕙风词话续编》卷一引金 李用章 《大常引·同知崔仲明生日》词:“ 太行千里政声扬,问何处,是黄堂,遗爱几时忘!试听取,人歌《召棠》。” 清 赵翼 《青山庄歌》:“令孙继起为方伯,分 陕曾栽 召伯 棠。” 清 赵翼 《瓯北诗话·诗人佳句二》引燕人谒 《韩魏公相州祠堂记》诗:“有客能吟丞相柏,无人敢伐召公 棠。”
-全文完-
▷ 进入大金z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