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转星移,日月如梭,岁月会磨平我们许多的记忆,许多事情或许会淹没在岁月的长河中,但是那段在绿荫下成长的岁月,我却始终难忘。我知道,我是想寻找一片绿荫,想寻找那消逝了的美好!
每一个人生都是从过去走来,每一个生命都必将走向未来,即使在一个普通人的内心深处也珍藏着感人至深的回忆。
那些欢笑、那些泪水,那些喜悦、那些艰辛,那些幸福与甜美、那些坚韧与奋斗,那些对父母亲情的思念,那些对儿女未来的期盼,那一个个蒙尘已久的故事,那一段段不为人知的经历,那些您也许已很少想起,但又永远无法忘却的过去,或许已经成为您生命中最鲜明的印记,正无可阻挡地逐渐成为您个人的历史,但清夜扪心,我们还是会感到些许的遗憾。
历史无法重演,但历史必然延续。只有被记录的历史才能走进亲人的记忆,只有能分享的历史才不仅仅是您的过去,因此, 逝去的岁月,像永远无法靠岸的渡船,所以我喜欢用文字记录下来一切。比如那些有关感情的文字,记录下来即显些庄重。有时翻出来,那就像一些时光的碎片,温暖而年轻,让人知道血是怎么热过,知道心率是怎么不齐过。
有些记忆,犹如浸泡太久的隔夜茶,索然无味。而有的记忆,却如一酝佳酿,愈久愈芳香醇厚。该忘记的却难放下,该明了的却又悟不透。世事沧桑,人生况味,又有几人能参透。
今年是中国共[chan*]党建党九十二周年,我是在建党五十周年入党的,到今年七月一日整整四十二年了。回顾我入党的经历确有许多感慨要说。
我在高中二年时就入团了。学品兼优,又是学生会干部,进入大学后,很快被定为入党积极份子来培养。大三时(1961年7月1日)第一次填写了入党志愿书,就在我期待党支部召开全体党员大会通过时,学院发生了院系调整之事,我由于改系,入党之事断线,至到毕业入党问题也没有解决。
1962年毕业分配到大庆油田,在基层只工作了一年,就调入大庆局团委任干事,63年12月又调入大庆政治部办公室任秘书。频繁地调动、换岗位,入党问题搁浅了。至到19*4年下半年,党组织才要求我再次提出入党申请。1965年10月又一次填写了入党志愿书。由于政办成员除我一人是团员外,均是党员,故拿我入党之事没当回事。再加上组织信任我,我虽不是党员,但党内文件也可以阅看,我自己也误认为是党内人士了,故没有急于向组织提出要求和希望。好景不长,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造反了,党组织瘫痪了,我的入党愿望又破灭了。这里还有一段插曲。造反派不知何时找到了我的“入党志愿书”,因上面有按刘少奇《论共[chan*]党员修养》要求写的一些观点,被拿出来公布于众,并进行批判,当然我也逃脱不了,挨整数日。
至到1971年党组织恢复,转入正常工作,我于当年7月1日第三次填写了入党志愿书,并在党支部大会上通过了我的入党申请,成为一名中共正式党员。从1961年第一次填写入党志愿书,到成为一名党员,历经三次波折,耗时整整十年。我期盼、我等待,我坚信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不动摇,正如我入党志愿书上所说的“组织上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入党一生一世”,由于我端正了入党动机,不是为个人某种利益而入党,是为大多数人民的利益而入党,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入党。所以在入党问题上虽坎坷多多,但不急躁、不气馁,因为我没有把组织上入党当成唯一的奋斗目标,而是把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个远大目标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所以我成功了,胜利了!
今天我虽已退休,但共[chan*]党员本色永不褪。退休后,我身退,心不退,关注国家大事。
南方冰雪了,我尽一份老人之心;汶川、玉树地震了,我关心的是孩子们,尽其所能予以资助。我读书之外,还写点文章,一不为成名,二不为文章换酒。老了依然月有所奉,上网,写博客,更会让我的脑子经常想事,而不老化、不迟钝、不犯傻……
-全文完-
▷ 进入肖旭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