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鹤的故事翔鹤掠雲

发表于-2014年03月15日 凌晨4:59评论-9条

鹤,我们通常所指的“丹顶鹤”,是一种优雅、祥瑞的飞禽。

鹤的体态是那样的美丽、从容,它凌空展翅,两只宽大的翅膀就像两只白帆,时而滑翔在蔚蓝的,如同大海般的空中;时而轻悠悠地扇动着羽翼,缓缓地逍遥而去。那种慢节奏的超脱、飘逸之形态,给人以稳健、成熟、从容不迫和怡然自得的感受。

我曾在昭盟草原的草泽水泊之中见到过嬉戏的鹤。在水泊旁的草丛及天空中,或站立或飞翔着,由十多只鹤所组成。这是一群绝无束缚而又自由自在的鹤群。也是我在草原上看到的最大的禽类。

鹤的那身雪白的羽衣,白的秀气,白的纯净。它那长长的喙,黑白相间的脖子,头顶着尽显典雅秀丽的朱红色,以及纤长的腿,令人感受到它的体态是如此的协调,显然就是一件大自然中的艺术品。

在微微拂动的清风中,在平静的水泊荡起涟漪的水面上,它那轻松的步伐,使我们能体会到这些禽类生活中的悠闲与雅致。

丹顶鹤还是一个“舞蹈家”,它们会在草泽水泊的舞台上,尽情的欢跳。你会在水泊边上看到它展开宽大翅膀,有节奏地快步行走或是奔跑,就好像在芭蕾舞剧的舞台上的演员似得。它的跳跃显得是那样的轻盈,长长的脖子会随着身体舞蹈的姿态而摆动着,显得非常地轻快。

鹤通常是群居的,往往雌雄相随,犹如恩爱夫妻。行为上中规中矩,举止深沉文雅,风度翩翩。人们把鹤的美好之处人格化,形象地将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或是修身洁行的贤能之士,称为“鹤鸣之士”。

古人们看到了鹤的美丽,认为它象征着圣洁,清雅,长寿,故称之为“仙鹤”。而一系列的赋予更深刻内涵的“鹤文化”,在中国古代的儒、释、道三大思想体系中,都有广泛而精彩的体现。形成了许多文化上的经典和传说。

儒家赋予其“君子风度”,由于鹤长鸣之时,小鹤往往相随鸣叫,被称之为“父鸣子合”,鹤成了古时道德轮序的人伦象征。《易经》中便有:“鸣鹤在阴,其子合之”之句。

道家则认为,鹤有“仙风道骨”,是长寿象征,经常出现的“鶴寿”、“鹤龄”、“鹤 算”之类的祝寿之词,便是来源于此。道教的先祖亦常以仙鹤为坐骑,当年长者故去亦有“驾鹤西游”之说。最为典型的是“松鹤图”这一延年长寿之意的绘画题材,从古至今仍是经久不衰的吉祥图案。

我所知道关于鹤最早的文字描述,应该是《诗?小雅?鹤鸣》,其中写道:“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它山之石,可以为错。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多好一幅自然生态中的美丽画卷。

鹤在引颈鸣叫,声音直插云霄,荡动着回音。鱼潜翔于清透的深渊,或者又飞快地跃上滩头。美丽的院子里,长着高大的檀树,其下堆着一层枯枝败叶。诗人又仿佛看到园林旁的一座山峰,从而联想到,这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做磨砺玉器的工具。

著名的成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出自这里的。

说到鹤,在中国历史上和鹤有关的几件历史旧案和经典典故就不能不提及。

春秋时代鲁国的左丘明,在《左传?闵公二年》中就记载了关于卫懿公好鹤亡国的故事。“冬十二月,狄人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公与石祁子珏,与宁庄子矢,使守,曰:“以此赞国,择利而为之。”与夫人绣衣,曰:“听于二子。”渠孔御戎“,子伯为右,黄夷前驱,孔婴齐殿。及狄人战于荧泽。卫师败绩,遂灭卫”。

典型的玩物丧志!哪有爱宠物爱到将鹤封为“大将军”,又是赐轩车,又是赐俸禄,全不把百姓的当回事儿,来了战事,人民肯会替你卖命吗?教训是丧家亡国,够深刻的!

有句人们常说的典故,经常在军事上被引用,那就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说的是南北朝时代的著名的“淝水之战”。

北方大秦天王(前秦)苻坚的百万大军被东晋谢石、谢玄用计在淝水旁将其战败后,溃败的秦军,如天塌山倒,自己互相践踏而死,其尸遮蔽了田野,堵塞了河流。这便有了《晋书?谢玄传》中的一段描写:“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亦在《晋书?苻坚载记》有:“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的记载。

如此狼狈。那些败逃的秦兵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以为是东晋的追兵即将赶到,白天黑夜不敢歇息,在草野中行军,露水中睡觉,挨饿受冻,死去的人数便有十之七八之多。

此役,前秦衰败亡国,东晋趁此北伐,直逼黄河,且得到国家的数十年间再无异族入侵。

这一战,成了中国军事史上最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典故便是源出于此。

但是这一典故,很值得令人从反面进行思索的。苻坚在战端未开之际,曾狂妄的说下话“投鞭可以断流,何愁东晋不灭?”可是战事的发展,完全出乎其所料。

兵多未必是优势,骄兵必败,历史的书写可不是以人得意志而转移的。“戒骄戒躁”永远是有志者施展宏图时的警戒之语!

比较浪漫的传说和典故,叫人很有欣赏的味道的,是北宋杰出的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人事二》中记载了宋代林逋,植梅养鹤,自视清高,过着恬然自适的隐逸生活的轶事。

林逋隐居杭州旁的孤山,养着两只鹤,常泛舟于湖上,纵鹤翔于云霄,游历西湖诸寺。若有客临门,则童子迎之,请客落座稍候,随即开笼纵鹤,过不久,林逋则棹舟归返。

你看,林逋用他的鹤来给自己传达信息呢!

林逋亦自称: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整日种植梅花,饲养仙鹤,且又终生未娶。时人故谓其是“梅鹤因缘、妻梅子鹤”,“梅妻鹤子”由此得来。

顺便说来,林逋的梅花诗是比较有名气的,那首《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将梅花的美丽幽独、清绝高洁的风骨,写得传神之极。若是没有对梅花的异乎寻常的情感,是写不出如此的咏梅的绝唱!

写鹤的文章,我推崇“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文豪苏轼。他的诗文书画成就极高,史上亦难有几人能超过他的成就。一篇《放鹤亭记》,虽有消极情绪和出世思想,但文章观点鲜明,文采四溢,将写鹤的有关史料,文章背景,写得如行云流水般的精彩。

“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

如此景色之中,如此境地之下,看着鹤的飞翔,引其无数遐想!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婉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屦,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饱汝。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苏轼借云龙山人的一番招鹤歌,其道家思想显露无疑。文章引古证今,切中时下,写景精約,叙事简明;且人物问答,语言活泼,词句精妙,气势纵横,自然流畅,实为难得的好文章!

有关鹤的成语典故传说颇多,如:

焚琴煮鹤,

鹤立鸡群,

猿啼鹤唳,

鹤发童颜......

这里不做赘述。但是有一个典故,我倒是愿意说一说。就是如今人们常说的“野鹤孤云”同“闲云孤鹤”。

宋代的王千秋所填的一阕《临江仙》,词写道:“者也之乎真太错,甘心吞棘吞蓬。有无俱尽见真空。炉锥难自荐,关捩只心通。野鹤孤云元自在。刚论隐豹冥鸿。此身今在幻人宫。要将驴佛我,分付马牛风。”“野鹤孤云”之典即源于此处。

单就“野鹤孤云”,按字面释义,乃旧指生活闲散自在,不求名利并脱离世事的人。

中国古代的文人骚客,不少人在不得意之时,便要隐退,逍遥于山水之间,常以“野鹤孤云”自诩。这一方面表现出雅士的一种心态,实际多有无可奈何之意。

当今亦有不少人,亦以此自诩。我倒认为文句虽然儒雅,却多少含有淡淡的消极之味。若是年长者用之,还算得体,赋闲家中,逍遥无事,自然算是“野鹤孤云”。若是年轻者用之,我个人偏见,似有些许淡淡頽意,此乃一家之见,可能不妥,读者不必深追细究,一笑而已。

还是积极向上的好,让优雅的鹤在白云相伴下,展翅飞翔。向上,追求充满光明的世界,向下,给普世人间带来吉祥。

鹤,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使者呀!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翔鹤掠雲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金陵叟精华:呆贝贝
☆ 编辑点评 ☆
金陵叟点评:

读罢此文,大觉快哉!本文行文犹如一只翩翩起舞悠闲洒脱的仙鹤,令读者获得无限的美感。本文先从白鹤的形体写起;继而写到在传统文化中鹤的地位,其中对诗经中鹤的解读本身就是一篇精致的小品文;接着从两个与鹤有关的历史典故,得出治国的启迪;苏轼的美文,林逮的雅事更让鹤的艺术美尽展无余;结尾处对闲云野鹤做哲理上的思辨,对人生的思考不无裨益。通篇信息丰富,引经据典,如信手拈来,文笔流畅,层次清晰,看似随意而写,实乃构思精巧,不着痕迹。出此佳文,仙鹤幸矣!

文章评论共[9]个
郑佳仪-评论

欣赏佳作,问好朋友。at:2014年03月15日 中午1:36

翔鹤掠雲-回复谢朋友,祝好! at:2014年03月18日 中午2:37

文清-评论

拜读朋友佳作,周末愉快!at:2014年03月15日 中午1:48

翔鹤掠雲-回复谢朋友,祝春安! at:2014年03月18日 中午2:41

呆贝贝-评论

很完整的一篇文章。贝贝学习来了。问好!at:2014年03月15日 中午2:12

翔鹤掠雲-回复谢朋友欣赏,共同学习,祝好! at:2014年03月18日 中午2:45

宁夏何老三-评论

拜读佳作,学习了!at:2014年03月16日 早上8:15

翔鹤掠雲-回复感谢朋友来访,祝好! at:2014年03月18日 中午2:47

沈良文-评论

看来作者对鹤的投入不小啊,由此篇可知作者的修为,拜读佳作,欣赏学习。at:2014年03月18日 下午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