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初见刘祥友,深深感受到他的确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但又是吃艺术饭的画匠。
为什么不尊称他为画家呢?其实,刘祥友的炭精肖像画画得非常好,用栩栩如生,出神入化这些词语来形容他作画的工夫,一点也不为过。但是,他从一开始就是以画谋生,而不是走一条纯粹的艺术道路,因此,他注定只能成名,不能成家。
因此,刘祥友常常自称手艺人。
二
合江中学有道后校门,后校门外是一排长长的石梯子,有些年辰了。下完石梯,就是县城最繁华的建设路中段。刘祥友的画摊就摆在石梯的下端,靠近大街的一侧。石梯背风,冬天不大冷。夏天,撑把大伞,遮太阳遮风雨一起。这是刘祥友独有的世界。
他原来是摆在街口的石梯上的,那儿当道。后来一个姓苏的70岁老头来摆修理皮鞋的摊子,他就主动让出来了,自己往石梯上一点搬。因为老苏的生意和他的生意性质不同。
他在石梯上作画,已经整整12年。
刘祥友主要是给死人画遗像。他是这人最后的画像者。
或许是中国人都希望死者永垂不朽的普遍心理,或许是民间厚葬的传统风俗,这最后的一张画像,死者的亲朋好友要求特别的高,要画得特别逼真,甚至比活人还要完美。而且,除了久病卧床,慢慢死去的人,这种像要得都特别急,灵堂什么都可以缺,唯独不能缺少死者的遗像。
但是,这个当口刘祥友吃得住。至多两个小时,客户就能拿到一张满意的肖像。这就是为什么城里有三四个画肖像的画匠,但是,绝大多数人仍然慕名前来请他画像的缘故。而且,有些人生前就来画像,以备不测。
“我平均每天至少接一张,有时两三张,最多一天画了五张。”刘祥友得意地说。
三
炭精肖像画是祖国一门古老的绘画艺术。可以说,几千年前书画起源时,炭精画就产生了。最早的颜料是用木炭或者锅底烟,近代炭素发明了才取而代之。
由于炭素是一种十分稳定的化学元素,所以,炭精画最大的特点是不容易挥发、变色,不容易霉烂变质。死者长已矣,用炭精来为他们画像,最能够寄托活人的哀思。古人在选取作遗像画的颜料上,的确具有深谋远虑的眼光。
还有,不爱照相的人,亲友拿来的往往是老照片,甚至是几十年前的一张合影。有的已经发黄,有的布满霉点,有的有水渍。总之,人像已经模糊不清。对此,电脑啊,数码技术啊这些,无能为力,这时,画匠的硬功夫就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了。
经过电脑处理,或者翻拍后不满意,又拿来找刘祥友的,不在少数。
刘祥友精湛的技艺,得益于他的锲而不舍。他出生于合江贫寒山区的一个农民家庭,由于家里子女太多,他从小就过继给姨妈。继父原来的想法是让他学木匠,给他买好整套木工工具,请好四乡八面有名的师傅。可是,刘祥友一开学,却对在家具上描图绘画兴趣浓厚,木工技术未有长进。无奈之下,继父只好顺水推舟,送他到县城美术培训班学习。刘祥友从此在艺术的海洋里如鱼得水。
当初之所以选择专攻炭精画,纯粹因为它容易谋生,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
四
最难的是给没有留下照片的死者现场画像。
那年秋天,凤鸣镇一户人家重金请刘祥友给老人画像。夜里,刮着呼呼的风,昏暗的灯光下,刘祥友紧张地作画。因为怕他胆怯,主人安排了两条大汉寸步不离地陪他。面对停尸板上的老妇人,刘祥友还是浑身直冒虚汗!画完,他风一样地跑掉了。
哪个画家会经历这样的情景呵。
好在,这样的生意不多。
长久给亡人画像,刘祥友的心态也变得恬淡,平和,与世无争。他说,作画时, 也在想象,在和死者作着一种无声的交流。想象他或者她在生的情态、个性、爱好、思想……通过这种把握,融会于心,他的肖像能够达到一种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同死人也能交流?刘祥友肯定地回答能。这种极其特殊的交流,靠的是肖像艺术画师特殊的洞悉力。
当然,来画像的也不尽是死人。有些漂亮小女生来请他画彩色肖像,而且,一般是对着人现场画像。这时,刘祥友的情绪明显好转,还难得的谈笑风生。
五
尽管进城12年了,刘祥友仍然固执地不转户口,他的一家人至今还是农村户口,在老家还有几份田土。每逢农忙季节,他都要停几天笔,回农村去,犁田耙田,栽秧打谷,什么都干。平时,就由妻子谷廷福回去料理。
他说,虽然身在城市,不丢农村,心里踏实。
谷廷福是一位端庄、贤淑、朴实的妇女。当初订婚时,她才12岁,刘祥友16岁。她主要是看上他聪明,好学,喜欢艺术。虽然她从来不懂什么艺术这些,但是,她无比朴素地认为,一个农村小伙子,喜欢绘画,肯定就是一个好小伙。刘祥友来县城固定摆画摊之前,她跟着丈夫在川、黔、渝三省市的农村四处流动画像,没有少吃苦头。直到儿子大了,为了儿子上学,他们来到县城定居,这才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刘祥友的肖像画并不便宜,黑白像最便宜的也要50元一张,最大的150-200元。彩色肖像则价格翻倍。靠着娴熟的技艺,刘祥友把老家的破瓦房改建成一楼一底的小洋楼,在县城义园街购买了100多平米的商品房,还要供两个孩子上中学。
刘祥友其实只有一个儿子,女儿穆玲是他的义女。穆玲出生在合江临近的贵州大山区,父母为了生儿子,已经一口气生了六个女儿,家庭生活极度贫困。迫于无奈,只好把她远远的送人。当初在贵州画像,有人劝他领养穆玲时,刘祥友还居无定所,但是他和妻子商量后,还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因为,他们俩父女有着完全相同的身世。
好在,两个孩子都争气,成绩优秀,表现良好,这让刘祥友感觉有了想头,也有了盼头。
六
画肖像,最不好画的就是名人,因为人们对他们太熟悉不过了。
刘祥友画过一张周恩来的像,挂在摊子上没有多久,就被一所学校买去作美术教学用了。邓小平逝世的第二天,他花了大半天工夫,为伟人画了一张肖像。这张像,先后有不少单位和个人想重金买去收藏,因为,书店里买不到伟人的黑白像。但是,刘祥友坚决拒绝了。
他的想法非常简单:没有老邓,我可能至今还在山区农村修地球呢。他让我们富裕了,生活过好了,我拿他去卖钱,没良心。
他的肖像有两次也没有卖钱。一次是一位来建在合江县境内的四川天然气化工厂工作的意大利专家请他画像,另一次是下榻在石梯对面的荔城宾馆的两位韩国人来请他画像。刘祥友特别认真地给老外画好像,心头一高兴,就大手一挥,让他们不停地鞠着躬走了。
他说,人家外国人很珍爱咱们中国的书画艺术。我的画算老几?能够漂洋过海挂到老外的客厅里,让他看到这张画,就想起古老中国的艺术,想起热情善良的中国人!
2005·4·5
-全文完-
▷ 进入灵魂在风中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