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表象联想就是表象之间彼此互相引起的。这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思维活动,其心理机制是建立在记忆基础上的表象运动。即表象的再现、组合和改造。
什么是表象?是在记忆中所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表象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可直接表现客观事物的外貌,具有形象性特点,并且还可以保留在人的记忆中。表象也可称谓印象,是曾经感知过的对象和现象在头脑中留下的深刻印象。如你有游览过黄山的经历,当听到有关介绍时,你的脑海里会立刻浮现出黄山的形象。这种重新浮现的形象就是表象。“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由空间上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由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联想到有关历史人物,这是相关联想。“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向东流”。由“愁”想到江水长流,这是由特征相似引起的联想。《琵琶行》中的一句“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表象联想是诗歌形象创造中最为普通的一种表象运动。在艺术形象创造过程中,人脑中那些具有力的结构的表象之间,彼此相互引发,由一个联想到另一个或者更多,使它们彼此联系起来,共同完成艺术形象的创造任务。表象联想一般可分为三类: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和对比联想。接近联想,如由于常看见某两人总是在一块儿,因而,一旦回想起其中一人的姓名或形象时,往往也联想到另一人的姓名或形象;相似联想,如看到田田的荷叶,联想到荷叶似的亭亭的舞女的裙。对比联想,如处于最幸福的时刻人,往往会联想到自己最困难、最痛苦的时刻。在修辞实践中,比喻的运用十分广泛。由于比喻格所唤起的有关表象往往是成双成对的(本体和喻体),因此,联想就成为沟通本体和喻体之间联系的关键所在。比喻格所利用的显然是第二种联想,在本体和喻体的类似点上产生联系。联想可以由感知觉引起表象,也可由表象引起表象,比喻格的联想就是由表象引起表象,例如:知识像海洋。“知识”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把“知识”比作“海洋”,就唤起了人们关于“海洋”表象的联想:深邃而广阔。把这个表象同“知识”的广博深奥联系起来,就使得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了。再如那喷薄而下的钢水呀(郭小川《出钢的时候》:“好像朝霞映照着的高山瀑布。”)
“钢水”和“瀑布”的形象都是鲜明、具体的,二者之间的类似点是“喷薄而下”。但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类似点也常是抽象的性质和道理。又如:这姑娘长得像一朵花。“花”这个词在接受语言信息的人的大脑中唤起的表象一般不会是一朵具体的花,也不会有人这样联想:“这姑娘象花一样有花瓣儿、花蕊,气味芬芳”等等,而是不约而同地领悟到:“这姑娘长得像花一样美”。比喻格的这种效果又是由于表象的概括性所决定的。
我们说联想、想象在审美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能借助情感的推动把审美感知中获得的审美印象和旧有的表象相连结、综合,从而改造成为新的审美印象。新的审美印象具有更为深广的感受内容。
审美创造需要联想、想象,审美欣赏也同样包含着丰富的联想、想象。老残听白妞说书时的感受,他感受艺术美时,包含着丰富的想象。它运用丰富的联想、想象,用熨斗熨过的附贴,吃了人參果的畅快,钢丝抛入云梯的回转,攀登泰山的奇险等,将概括化了的音乐内容转化成丰富奇特的音乐形象,其感受的形式更加自由,其感受的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深广。
联想是表象运动的积极形式。联想可分为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和意义联想。在审美创造中,这些联想表现形式各有不同,但在具体创造中往往是有选择性的。托尔斯泰的日记中记载,说明列夫.托尔斯泰创作想象、联想的过程,想象、联想的特征。他在袖口上白丝绒绣成的图案想到了安娜的处境,这个花纹图案使他联想写出安娜整整一章。在这里托尔斯泰几乎包括了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意义联想在内的各种联想形式,用来进行艺术创造,其结果是新的审美印象的形成。
在联想中还有一种特殊的形式——“通感”,又称“通觉”。是指从感知表象到印象形成过程中的感觉挪移、转化、渗透等心理现象。当你吟诵“兔丝生尖尖似针”的时候,仿佛在听觉中获得了一种触觉感受。当你吟诵“车辚辚,马萧萧”诗句时,那辚辚的车轮声,萧萧的马嘶声好像在你耳边响起。我们常常把“热”与“闹”连在一起,“冷”和“峻”凑在一块,这也是因为人的各种通感本身与联想的结合,可以说是一种感觉联想。在审美活动中运用通感的心理功能,可以创造出清新隽永的审美印象。
想象是表象运动的高级形式。它可以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再造性想象是主体在经验、记忆基础上,在头脑中再现出客观事物的表象;创造性想象却不只是再现新生事物而是要创造出新的形象。 审美感受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心理感受,其想象既是建立在记忆基础上的表象活动,又要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因而再现性想象与创造性想象在这里曾得到结合与统一。艺术想象的基本趋向是表象的改造,从而能保证最终能创造出所未见到过的新的形象。如孙悟空的形象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但猴子的形象是人们所熟悉的,而天不怕,地不怕,敢做敢为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存在的。艺术家把各种现实事物中的形象和特性组织到一起,就创造出了孙悟空这样一个崭新的艺术形象。
审美想象和联想必须以生活经验为基础。艺术家的生活经验越厚实,记忆中储存的表象越丰富,其想象力就越有广阔驰骋的余地。因此创造的艺术形象也就与生活实际越加接近。
创作思维与审美思维是相通的,但又有所不同。如创作者是那样想的、那样做的,问题是欣赏者能否看到、听到、想到这些东西。这也取决于欣赏者的生活经验与欣赏技巧了。
-全文完-
▷ 进入肖旭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