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小说的创作体会 五江南忆雪

发表于-2014年03月07日 下午4:24评论-10条

我在上面谈了自己在小说人物创作形象、语言、动作方面的个人体会,其实在人物塑造上还有一个是心理活动描述。人,是一种有思维的动物。在我们真实生活中,任何一个人,除去可以让我们看到,听见的形态、动作和语言之外,还有更多的东西,并不会表现出来,而是潜藏在每个人的心里。然而这恰恰可以说,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具有个性的内容。人的思维活动,感情活动,全部在心里,而不是在表面。在生活中,我们的确可以通过他们的语言、表情、动作,以及对外在事物的态度,追求的方式等等,来揣度对方的心理世界。然而这也毕竟是非常肤浅的,所有才有这么一句话:“人心难测海水难量”。这恰恰反映出复杂的人类心理活动,是很难从表面看得出来的。

小说的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高度概括、凝练后创作出来的虚拟人物,却又是可以反映生活真实的人物。要小说人物栩栩如生的立体起来,活起来,当然也就需要你的人物是有思想的。于是在小说在怎样去刻画一个人物的心理活动,便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坦白地说,就为个人而言,虽然懂得人物心理活动刻画的重要性,却在实际创作中并不成功。这一来是因为自己的才能,更加重要还是因为我国的一种国情。纵观中国小说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很重要一个特点,我国的小说是以情节,或者叫故事性见长的。这是一种国情,是中国读者的特点。中国人更加喜欢看故事性很强,故事情节曲折,那种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小说,而不会去关注小说中人物心理活动的变化。记得自己年轻时,读小说就常常会跳掉那些大幅的心理活动描述,只看故事情节。一直到自己成熟了,长大了,有了专业的学习和了解,才慢慢懂得去欣赏外国文学中,大幅心理活动描写,学会了通过这样的文字看到小说人物活生生的灵魂。

直到今天,我们的小说界,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各种流派,各种类型的小说层出不穷,却还是很少有擅长心理活动的好作品出现。随着时代快节奏感的需求,对小说中心理活动反而更加忽视起来。我想着也应该是中国现代小说,很难出现可以流芳百世的优秀作品,以及很难在世界文坛有很高地位的原因之一吧?现代的年轻人变得越发浮躁起来,至重视生活的表面,而缺少了深邃的思想。我们的文学史肩有一种思想导向作用的,是不是也应该反省一下?如果我们可以用一种更趋向思想深度,更深刻去刻画小说人物的灵魂的创作模式,影响一代作者,再通过他们的作品,去影响一代人。我们的世界会不会变得不这么浮躁,而更具有内涵一些?

如果我们用些时间去研究一下外国文学,会发现在他们那些著名的经典作品中,常常会有大量的心理活动的刻画。我们多读一些应该对我们在今后创作中带来帮助。我们不妨一起来看一下这方面的例子。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法国最具盛名的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生于法国中部图尔城一个中产者家庭,1816年入法律学校学习,毕业后不顾父母反对,毅然走上文学创作道路。1829年,他发表长篇小说《朱安党人》,迈出了现实主义创作的第一步,1831年出版的《驴皮记》使他声名大震。他要使自己成为文学事业上的拿破仑,在30至40年代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大量作品,一生创作甚丰,写出了91部小说,合称《人间喜剧》。《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我们来看看他在小说中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下面是巴尔扎克所著的短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两个人物初上场时的大段描写,其中除去少量形象和肖像描写,更多还是心理活动的刻画。

格朗台老爹那时想结婚而没有结婚,却已经考虑日后成家过日子了。他注意到这个到处吃闭门羹的姑娘了。身为箍桶匠,他判断一个人的体力是十拿九稳的;他盘算下来,认为这个体格像神话里的大力士那样粗壮的姑娘大可利用。她站着像一棵根深蒂固的六十年的老橡树,膀粗腰圆,后背四方,一双手像赶大车的,有一说一的诚实跟她守身如玉的贞洁一样牢靠。雄赳赳的脸上布满疣子,皮色红得像刚出窑的砖头,手臂上青筋暴起,穿一身破衣烂衫,娜农的这副模样并没有吓退箍桶匠,尽管他那时还处于见色动情的年纪。他给这可怜的姑娘衣着、鞋袜,供她吃住,给她工钱,又不过分粗暴地使唤她。大高个娜农受到这样的善待,快活得偷偷哭了,从此忠心耿耿服侍这位把她当家奴使唤的箍桶匠。她把家务全包了:做饭,蒸煮东西,下河洗衣裳,洗罢用肩膀扛回来;她天一亮就起床,深夜才睡觉;收割的季节,短工们的吃喝全由她做,她还帮着监看场地,防备有人捡走掉在地上的葡萄;她像狗一样忠实地看护主人的财物;总之,她对主人盲目地信服,主人的念头哪怕多么不合情理,她都照办,决无怨言。一八一一年是多事的一年,收葡萄的季节特别辛苦,格朗台决定把自己的一只旧表,送给在他家做了二十年工的娜农,那是她从主人那里得到的唯一礼物。尽管他不时把自己的旧鞋送给她穿(娜农穿着倒很合脚),但是总不能把三个月才得到一双穿破的旧鞋当作礼物吧。可怜的老丫头由于缺这少那变得十分吝啬,终于使格朗台像喜欢一条狗那样喜欢起她来;娜农也乐得伸长脖子由主人套上颈圈,连颈圈上的铁刺,也扎不疼她了。要是格朗台分发面包时切得太薄,娜农也决不抱怨;她高高兴兴地赞同这家人从节制饮食中得到卫生方面的好处,确实从来没有人生过病。娜农已跟这家人打成一片:格朗台笑,她也笑;她跟主人一起发愁、挨冻、取暖、干活儿。享有这样的平等,她能得到多少亲切的补偿啊!主人从来不怪她在树底下贪吃杏子或酸桃,李子或油柿。“吃吧,吃够了算,娜农”。遇到果子把树枝压弯的年份,佃户们不得不用水果喂猪,格朗台也乐得大方。从小只受到虐待的农村女子,总算有人发善心收留下她,看见格朗台老爹含义模糊的微笑,简直像看到灿烂的阳光一样。而且娜农心地纯朴、头脑简单,只容得下一种感情,一个心眼。三十五年来,她总时时看到自己光着脚,衣衫褴褛地站在格朗台老爹的工场门口,听箍桶匠对她说:“你要什么呀,好孩子?”而她的感激之情始终同年轻时一样。有几次格朗台先生想,这可怜虫从来没有听到过一句奉承话,也不知道女人能引发男人什么样的感情,将来被召到上帝跟前时,会比圣母玛丽亚更贞洁;想到这些,格朗台动了恻隐之心,望着她,不禁说了句:“可怜的娜农!”老妈子听到这一声感叹,总是用一种难以形容的目光朝他看一眼。这感叹久而久之构成一条不断的友谊之链,每感叹一次等于给这链条又增添一环。格朗台内心深处的这种怜悯之情,固然让老姑娘感激涕零,但其中总有点不知何来的恐怖成分。这种财迷才有的残忍的怜悯,固然唤醒了老箍桶匠的种种快感,对于娜农而言,却构成了她的全部的幸福。谁不会也叫一声“可怜的娜农”啊?只有上帝才能从语气的抑扬顿挫和有所流露的奥妙的惋惜之情中听出谁才是怀有真正慈悲心肠的人。在索缪,不少人家对待佣人要好得多,佣人却仍对主人不满。于是就产生下面这种议论:“格朗台家对大高个娜农不知下了什么功夫,能让她这样忠心耿耿,简直肯为他们赴汤蹈火!”厨房的窗户对着院子,窗上装着铁栅,里面总是干净、整洁、清冷,名符其实是守财奴的厨房。没有一样东西会糟蹋掉。娜农洗罢碗盏,收好剩菜,熄了灶火,便到跟厨房隔着一条过道的客厅去,坐在主人们的身旁绩麻。一支蜡烛就足够全家人一晚的照明。女佣睡在过道尽头一间小黑屋里,只有墙洞漏进一点光线。多亏她身子骨结实,睡在这样的窝里居然毫无亏损。她在那里可以听到日夜都静悄悄的这个家里的一丝一毫的响动,而且像警犬一样,竖着耳朵睡觉,休息时都不误守夜。

我们在细心阅读上面这些文字的时候,就可以发现巴尔扎克在刻画人物外形的同时,把更多的人物思想融汇进去了。哪怕就是外形、肖像的刻画,其实也是在通过人物自己的眼睛。是小说中的男人老葛朗台看女人娜农,而不是作者巴尔扎克看小说人物。这样才可以把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出来。

“她站着像一棵根深蒂固的六十年的老橡树,膀粗腰圆,后背四方,一双手像赶大车的,有一说一的诚实跟她守身如玉的贞洁一样牢靠。雄赳赳的脸上布满疣子,皮色红得像刚出窑的砖头,手臂上青筋暴起,穿一身破衣烂衫,娜农的这副模样并没有吓退箍桶匠,尽管他那时还处于见色动情的年纪。”

这是对娜农的形象描述,却是葛朗台眼睛里看出来的。为什么不会吓退葛朗台?因为葛朗台有自己想法。所以这个见色动情的老守财奴,却喜欢了这样一个丑女人。“他盘算下来,认为这个体格像神话里的大力士那样粗壮的姑娘大可利用。” “有几次格朗台先生想,这可怜虫从来没有听到过一句奉承话,也不知道女人能引发男人什么样的感情,将来被召到上帝跟前时,会比圣母玛丽亚更贞洁;” “格朗台内心深处的这种怜悯之情,固然让老姑娘感激涕零,但其中总有点不知何来的恐怖成分。这种财迷才有的残忍的怜悯,固然唤醒了老箍桶匠的种种快感,对于娜农而言,却构成了她的全部的幸福。”这几段基本是一葛朗台为主的心理活动。这些心理描写,就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极为生动、形象丰满的人物,那是一个老守财奴的形象。贪婪而吝啬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当然,在中国的优秀著名小说中也并非没有,只是比起这类外国作品就要显得薄弱了许多。本人也在自己创作的小说中做了一些尝试,下面一段文字,是本人正在烟雨红尘发表的长篇小说《人犬不了情》中,第二卷《梦幻公主》中的节选。

梦缘今年24岁了,今年正好是她的本命年。大学也毕业了,还很快有了工作,现在好歹是个杂志社的记者。

梦缘学的新闻,笔头子从小就出类拔萃,不过和大学的老师一点没关系。

照着她老爸梦石的说法,“缘缘的文采是与生俱来,老天爷赐的,大自然给的,和谁都没关系。”

梦缘自己也不知道爹的为什么这样说?也许就是喜欢逗着自己玩吧?她总觉得自己文笔好是事实,从小就好,喜欢写,写多了自然也就好了。最关键的是,自己肯定秉承了爹的文学遗传基因!爹的也是从小喜欢文学,喜欢写作,写了一辈子的书,终于在过了第五个本命年,60岁的时候,成了大作家。

可对此,梦缘的爹的——梦石,从来都不承认。

梦石说,自己从来没有教过缘缘。再说,从缘缘3岁的时候,梦石就离开了她,直到去年才回到梦缘的身边,应该说对梦缘的影响小得可怜。

要是谁和他争论女儿所谓遗传基因问题,梦石肯定会说出下面这段叫人摸不着头脑的话。

“遗传基因肯定是存在的。可是缘缘遗传的不是我梦石的基因,缘缘遗传的是大自然的基因。是大自然的山,大自然的水,大自然的霜雪雨露,大自然的一切精灵所蕴藏的日月星辰之精华!”

梦缘第一次听到爹地这番说法的时候,笑得前仰后合,差一点就连屁股底下的靠背椅,一起仰面摔在地上。幸好当时,梦缘的男朋友就站在她背后不远,连忙上去把梦缘和椅子一起抱住了。

梦缘笑够了,喘停了,问梦石。

“爹地,你这话的意思是不是说,我的爹地其实不是你,是大自然?那,我是石头缝里钻出来的?”

梦石笑而不答,却把目光移到了对面幻奇的身上。

梦缘从椅子上跳起身,跑到了幻奇的身边搂着她,又忍不住“咯咯”地笑起来。

“妈咪,你看爹地说的是什么啊?是不是高兴得像喝醉了?在说酒话啊!”

幻奇微微一笑,拍拍梦缘的背,说:“别听他胡说。你爹地就是在说醉话。缘缘是妈咪的心肝宝贝,怎么会是石头缝里跑出来的?爹地20年没看见你,乐糊涂了。”

幻奇说话的时候,眼睛却在看着梦石,还含着亮晶晶的泪珠,像挂在叶片上的露滴。

梦缘觉得好奇怪的,捧住幻奇的脸,轻轻的问:“妈咪,你又怎么啦?也是因为20年没看见爹地吗?”

幻奇什么也没有回答,只是用力的亲了亲梦缘的脸。

上面这段文字看似叙事描写,实在是采用女主角梦缘心里活动的方式,所以,连语气也不是第三者口气,而是暗含着第一人称的口吻。这也是心理刻画的一种方式。一般说第一人称的写作法,是比较容易表现心理活动的。

总而言之,在小说人物刻画中,我们还是不能忽略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这毕竟是人类重要的活动形式,小说时反映生活的,当然就不能少了这个环节。

关于小说创作的人物描写四个方面的体会,到这里就算说完了。下面将谈的是关于小说的情节创作。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江南忆雪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宁夏何老三点评:

中国小说的心理描写,一直是个瓶颈,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什么突破,因此很难产生小说巨匠。作者以自己小说的心理活动描写为例,为我们指点小说心理描写的方法与实操技巧,读后非常受益。谢谢作者!

文章评论共[10]个
呆贝贝-评论

很实用的文章,可以让读者很好的借鉴。问好!at:2014年03月07日 下午5:33

江南忆雪-回复感谢贝贝回复 at:2014年03月07日 晚上8:26

郑佳仪-评论

啊,欣赏,问好(:002)at:2014年03月07日 晚上8:31

江南忆雪-回复谢谢郑佳仪朋友 at:2014年03月07日 晚上11:42

点墨岁月-评论

写得如此全面,佩服!不懂小说啊!呵呵,问好忆雪兄!at:2014年03月07日 晚上9:39

江南忆雪-回复点墨君客气了。 at:2014年03月07日 晚上11:42

小彭燎-评论

喜欢这类文章,很让人增长学问。祝好!at:2014年03月07日 晚上11:36

江南忆雪-回复谢谢你朋友 at:2014年03月07日 晚上11:42

语蒙蒙-评论

非常赞同何大哥的观点与评点!非常欣赏您特别的“感同身受”!同为文学爱好者,非常敬佩了!(:001)(:012)(:003)at:2014年03月07日 晚上11:57

江南忆雪-回复谢谢语蒙蒙。 at:2014年03月08日 凌晨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