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诗于书中,得诗于书外”,出自袁子才《随园诗话》第三卷。袁的意思是说,作诗,乃至一切文学创作,必须读书,不读书,就不能学到创作的本领。但是仅仅学别人的创作,最终不过学得拾人“牙慧”的本领而已。
毛泽东在《讲话》中,明确地阐述了文艺与生活的关系,他说:书本上的创作“是古人和外国人根据他们彼时彼地所得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出来的东西。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但是继承和借鉴,决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这是决不能替代的。”
文学艺术史上的事实,证明了袁枚和毛泽东的意见的正确性。
仅仅求诗于书中,必然走上“替古人传神”的末路。例如南宋有个师法陶渊明的诗人陈渊,在其旅游诗中写道:“渊明已黄垠,诗语余奇趣。我行田野间,举目辄相遇。谁云古人运,正是无来去。”在陈渊眼中所看到的,只不过是几百年前陶渊明已经歌咏过的景象,而存在于现实中的新鲜活泼的风物,却全在他的视线之外。这种“求诗于书中”的本领,造成了他对现实景象的盲目。何异白日见鬼?! 仅仅“求诗于书中”,忽略现实生活这股“源头活水”,那就不能准确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晚唐诗人任蕃(或作翻),改诗的故事说明了这一点。任蕃考进士不第,游天台巾子峰,题诗壁间云:“‘绝顶新秋生夜凉,鹤翻松露滴衣裳。前峰月照一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既去百余里,欲回改作‘半江水’,行到题处,他人已改矣”(辛文房《唐才子传》古典文学出版社57年版)。
这个故事,生动地说明了三个问题。
第一,说明了诗人一时构思不精,未能确切地反映现实景象。毛病在于“一江水”和”半江水”中的一字之差,从诗的描写看来,这是诗人登临之后,夜幕初落时的题壁之作。当时新月初照,光被“前峰”所遮,它只能照明江流之半。说“一江水”即不确切。诗人未能确切地表述所见,却被那能从书外得诗的行家纠正了失误。
第二,说明诗人自己对创作的认真态度。他已步行了一百多里,诗思入妙,仍不殚烦劳,又走回头路一百多里,仅仅为了改“一”,为“半”。这种认真精神,在今天看来,仍然可取。
第三,说明了技巧、创作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在诗人所刻画的现实景象的艺术境界本身,提示了“半江水”,才是真实描写这种景象的确切表述。这就是那位无名诗人改“一”为“半”的依据。
(曾用郑喜林、qs66ds名字发表过)
-全文完-
▷ 进入肖旭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