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去年游历了两个古镇,一是广西大山深处的“黄姚古镇”,另一个是九月中秋去了浙江的水乡“乌镇”。去“黄姚古镇”是在春暖花开的三月,穿过阳朔的“十里画廊”,一路山清水秀,油菜花绽放,一片片蔚黄。田园牧歌,诗境般的古村落,黄姚于我,依然如诗似梦……
原计划漓江漂流后,阳朔辗转两日,便返回桂林,乘火车到湖南去登衡山的。起身前,意外发现阳朔有到“黄姚古镇”的一日游,古镇有汽车到贺州,贺州换车可直达广州。想进出广东都要经过衡山,交通便利,随时随地都可以去。很兴奋,毫不犹豫定了古镇一日游,女人不悦,不能去衡山祝融大庙上稥了,百般相劝,称可以早一天回家,才勉强点头同意了。
第二天上车才知晓,这是一次贵宾豪华游,一辆崭新的旅游大巴,两个游客,一位导游小姐,一位开车的司机师傅,就四个人前往。导游小姐俊俏清秀,告诉古镇还有三位实习的导游陪同。疑惑问:“就我们两个游客吗?你们要亏好多呀。”导游微笑:“客人再少也要走的,要讲信誉的。”闻罢感慨无语,被我一度戏称为小龌龊的旅游行业瞬间高大了起来,在当今滚滚物欲横流的大潮中,有如此信用的事情,真还有点令人匪夷所思。心绪顿大好,一路奇峰连绵,薄雾缭绕,“风景这边独好”-----
“黄姚古镇”隐藏在大山深处,正是这莽莽大山的阻隔,才使古镇避免了战乱兵祸摧残,得已完整的保存了下来。“借的山川秀”,小桥、溪流、古亭、深巷、奇石、农舍、老树,小镇犹如角落里的小家碧玉,田园风光更旖旎。导游说,有三条江水环绕镇中。仔细看来,只是几条溪流而已,后来得知,这溪水是和漓江相通的,以前走水路可到阳朔、桂林。后来江水变迁,才行不得船,古镇也渐渐萧条了。
网上朋友赞叹,这里是“梦境家园”,好个贴切。面对如此秀美的山水佳境、田园风光,女人也来了兴致,走在老巷的青石板路上,左顾右盼,问东问西。沿街老屋泛黄斑驳,墙体皆凸出一块,给人浑厚结实感觉。“欧阳予靖”的寓所前驻足,在北京铁狮子胡同也见到过先生的故居,谁知老先生还在这古镇也住过。有一郭家大宅,月亮门,几进院落。踽踽而行,过太平门,出深巷,溪边还有一“司马第”,步步石阶,青砖老屋。“郭氏宗祠”门前一望,仿佛园林一般,一池碧水,池畔长廊环护,奇石老树,小亭伴湖,远处两座奇峰孤立,一峰如老僧和掌拜佛,一峰似观音菩萨。倒影于水中-----
水是古镇的灵魂,溪水潺潺,静怡清澈,两岸翠竹相伴。在丽江古城、束河古镇见到过“三眼井”,而在这里却见到了“五眼井”,农妇们在淘米洗菜。沿溪行,一路怪石嶙峋,见一片小石林,千奇百怪。还有一凶巴巴石蛇头,游人近前都要摸摸蛇的舌头。,“守望楼”前有一卧石,像只蝙蝠,行人到此都驻足,沾点福气。镇中多古亭,或依山,或临水,或傍崖,或立在桥头,亭亭有联,古色古香。一位老奶奶古亭下卖着梅菜、笋干,淡泊恬静。小镇中的古树参天,千姿百态,遮天蔽日,造型奇特,苍翠郁葱。“东门楼”有一棵高大的榕树,一根长出两棵树,“在地愿为连理枝”如男人怀抱一女子,缠缠绵绵。
最美的是那溪水上的古桥了,那真是一幅梦境中的画儿,翠竹掩映着黄墙黑瓦的老屋,两岸石崖,清溪娟娟,蜿蜒屋旁,一座古桥卧在水上,桥身挂着青藤,桥头一株老树青翠蔽日,桥水相映,倒影出一个圆圆的桥洞来。桥上一蓝衣女子亭亭玉立,可不就是那丁香姑娘?怎么又在这深山古镇邂逅了吗?
匆匆一瞥,我与黄姚,难舍难分,徘徊留连,那份娴静,那份淡泊,那份淳朴,那份清新,那山坳中的农舍,那一池池稻田,那衰草牛羊,那一畦畦菜蔬,仍缭绕心头,仿佛就在家乡的西山中,“转过山头忽见,听得蛙声一片”,梦牵魂绕千百回-----
二
有朋友说,江南的古镇温婉可人。好多年前,去过水乡周庄,那水柔柔的,那摇船女子蛮腰细细的,吟唱着甜甜的歌声,那船儿便穿过古桥款款而来。古镇小巧玲珑,小桥,小河,小楼,小船,如小鸟依人的温馨少妇,风情万种。就连那“全福寺”钟声也是绵绵的,想来,江南水乡的古镇真的好温柔,好婉约,楚楚可爱,那朋友说法很形象的。
当你走进“乌镇”时,过一拱桥,便见一片水杉树林,笔直的树干,整整齐齐。导游说,寓意水乡平原也有山峦。再穿过一片青翠的竹林,漫步到河边,那温柔的风情便扑面而来了,一幅泼墨写意的画儿便展现了出来,岸边老柳低垂,嫩绿柳枝轻轻的抚着水,那河水也是缓缓的,船儿吱吱呀呀的慢慢摇着,那船撸晃来晃去,对岸黑瓦木墙的老屋半立在水上,河水在屋下涓涓流淌,绿树隐约,一廊桥横卧两岸,“水阁” 在涟漪水中摇曳----
“乌镇”很小,一条笔直的小河,沿河一条石板路小街,一侧是错落古民居,一侧临河,叫“东街”。对岸有一条寻常巷陌,两侧大多木板墙的老屋,酒肆、染坊、钱庄、药店、茶铺临街,还有几家深宅大院。岁月侵蚀,透着沧桑,叫“西街”。如今,居民仍从容、闲适的生活在老屋内,无视游客的打扰,没有吆喝叫卖声。男人们河里摇船,田间劳作,女人们河边洗衣,厨房做饭,静静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好不惬意。
河西岸有一淡粉色飞檐小楼阁,楼下有一月亮门,门上有字“立志书院”。弃舟登岸,穿门洞,过“石板巷”就是“矛盾故居”,好大一个宅子。正厅有一老先生半身雕像,手夹香烟,表情淡然,背后上方书“文学巨匠矛盾”金字,是音乐家文联主[xi]周巍峙的笔迹。卧室旁,修竹青翠,想老先生一定酷爱竹子,“居不可一日无竹”。矛盾先生在“立志书院”读完小学,“乌镇”培育了矛盾,矛盾也给家乡带来了荣耀和骄傲。难怪有人说《子夜》里可寻得“乌镇”的影子-----
江南多古镇,南浔、同里、西塘、安昌、木渎等等。然而“乌镇”却脱颖而出,名声大噪,就是缘于完整的保存了这种原汁原味的恬静生活和水乡风情,以河成街,古桥相连,依河筑屋,枕水人家。也正是这原始和宁静,激发了人们返璞归真的热情,来“乌镇”思幽怀旧,平复那骚动不安的心绪,使得这里游人如织,熙熙攘攘,严重时,巷子内竟迈不动步,水泄不通。日已西斜,旅游大巴还蜂拥而至,络绎不绝,中午时分,镇外古寺边的小吃一条街更是繁华喧嚣,人满为患。倒是那“东坡肉”可是一绝,色味俱佳,香而不腻,不可不尝。女人很少吃肉,这次却大开荤戒,吃得好香----
黄昏时分,乌云密布,走出“乌镇”,蓦然回首,古镇已沐浴在烟雨茫茫之中,心绪也莫名的惆怅抑郁了起来,愿夜幕快点降临,让古镇早点静下来,它被喧闹了一天,已经疲惫不堪,不堪重负了。进杭州时,狂风大作,雷雨交加,刮折了雨伞,路上积水成河,堵车严重,赶回宿处已是半夜,早已浇成落汤鸡了----
2014年1月16日星期四
-全文完-
▷ 进入铁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