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中国第一女词人——李清照肖旭

发表于-2014年02月28日 早上8:13评论-5条

中国第一女词人——李清照【声声慢】词赏析

南宋前期在民族灾难中,人民的抗金斗争和统治阶级内部主战派和主和派的斗争,对知识分子有普遍而深刻的影响,社会的巨大变化带来文学创作上的巨大变化。文学创作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爱国主义成为这一时期的中心主题;二是许多作家的创作内容和风格,在社会转折之中有了明显变化。婉约派转入深沉,江西诗派转入雄阔,都不乏伤时忧国之作。

在中国文学史上,李清照是一位可与第一流男性作家相抗衡的女词人。她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大家。她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她从优裕美满的闺阁生活,走向了苦难深重的社会现实。她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诗、词、文、词论等均有作品传世。她的诗有着与词完全不同的风格,表现出对现实的强烈关注,如《上枢密韩公二部尚书胡公》等;她的散文代表作是《金石录后序》;她的词属婉约派,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是以自己的生活体验为基础,描写自己的生活,对自然的美,表达自己对丈夫的真挚感情,主要表现青春之恋和别离相思之情,如【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等。后期词在内容上有所扩展,以感知伤乱、悼亡、忆旧为基本内容,表现出更为深沉的感伤,她把个人的愁怀与国家、时代相联系,怀念故国,不满现实,感情常带着时代的悲怆,反映了人民的普遍情绪、愿望,有比较强的时代性和社会意义。代表作有【永遇乐】 (落日镕金)、【声声慢】 (寻寻觅觅)。

这首《声声慢》写于1129年,词人46岁。这一年她的丈夫(赵明诚)病故于健康(今南京市)。在兵荒马乱辗转迁移之中,苦心收集来的金石书画毁失殆尽。此后李清照流落江南,孤苦无依。在凄风苦雨的秋天,“乍暖还寒”的时节,那吹朔的寒风,飞归的大雁,憔悴的黄花,这一切都触动着词人的满怀愁绪,寂寞凄凉的气氛包围着她,梧桐细雨像是洒不完的伤心泪,引起的只能是无限的哀感,郁积在她心头的坎坷沦落的忧思,也随着这稀稀疏疏的雨声在心里翻腾,淹没在心中的愁绪中。该词所展示的就是女词人暮年萧索的憔悴形象和凄伤哀婉的内心世界。全词分五个层次,用“愁”来贯穿。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开头便接连吟出七组叠字,就好像是从心底流淌出来的一串轻轻的、深长的叹息。这些叠字构成三个层次,把神态心理与环境感受融会在一起,成功地表现了词人空虚、寂寞、凄苦、孤独的复杂而深细的感情。“寻寻觅觅”是第一层,侧重写精神状态,是她内心世界十分空虚的表现。恍然若失,心神不宁,左顾右盼,思前想后,竭力寻找精神上的寄托和安慰。她心中若有所失,故而若有所寻(寄托安慰),意欲有所收获,结果是一无所得。表现出遭受巨大打击之后精神恍惚,力图排遣愁绪的词人自我形象。“冷冷清清”为第二层,侧重写环境感受。秋凉的天气,异乡的环境,孤苦的生活等无不使人产生“冷冷清清”的寂寞之感。正因周围环境冷冷清清,所以内心才有清凉、孤独之感。“凄凄惨惨戚戚”为第三层,侧重写心境意绪。“凄”,就是凄凉,“惨”,就是惨痛,“戚”,就是悲戚。这里凝聚着词人忧患、离乱和国家残破、故土难回的深切悲哀。这是由环境、心境的清冷而产生的心中惨痛创伤和无尽忧愁苦恼的感觉。这种创意出奇的叠字起句,一气贯下,毫无斧凿痕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一种凄婉至深的情味,使全词沉浸在浓郁的凄凉、悲苦的气氛之中。

这七对迭字,在表达思想感情时,由浅入深,即由清凉之感变为凄惨之情;从外到里,即由自然环境过渡到内心感情。“冷冷清清”为过渡句。从声情方面看,十四个字的节奏由缓到急,由疏到密,正体现词人凄苦之情的不断加剧,逐渐升华。从辞情方面看,“冷”“清”“凄”“惨”“戚”五个词,都是用来形容人们的悲哀心情的。如果我们用“凄”字作词头,用其它四个词相组合,就可构成“凄冷”“凄清”“凄惨”“凄戚”等词语。用这些词语来表达作者当时心情,既自然又真切。另外,大大增加了抒情的强度,意境更为动人。“寻寻觅觅”比起“寻觅”来,过程更长,极显词人寻求解脱而未能如愿的痛苦;“冷冷清清”比起“冷清”来,程度更甚,大有令人浑身颤栗,无法忍受之感;“凄凄惨惨戚戚”比起“凄惨悲戚”来,感情更浓,真有诉不尽的肝肠寸断的万般哀愁。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乍暖还寒”,通常是用来形容早春气候特点的。是说天气忽然暖和起来,一会儿又转寒。这是用来形容深秋气候变化无端。北宋词人张先的 词“乍暖还清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这里是指秋天新袭来的寒意。“将息”,大约是唐宋时口语。旧注“将息”为“调理”。王建《留别张广文》诗“千万求方好将息,杏花寒时邀同行。”这里“将息”即“调理”之意。不过李词中的“将息”,应当作平息,静息,也有排遣、打发的意思。因乍暖还寒的时候,是更容易引起人们的烦闷,更容易牵动人的愁绪。所以这两句是承上而来的,是由前七对迭字的描摹而转为直述,写深秋气候的变化莫测及自己在这种气候影响下的烦躁不安的心情。它兜住了前面一连串的感慨,而引出、展开下面的种种铺叙。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晚来风急”,回应前面的“乍暖还寒”。喝酒是为了御寒,更是为了消愁,但只是徒劳而已。其主要原因,恐怕不在于酒薄,酒力微弱,也不在于晚风本身,而在于人的心情和境遇。她曾经说过“秋风萧条何以度?明窗小酌,暗灯清话最好留连处。”(【青玉案】)为什么同样是萧条秋风,同样是举杯小酌,感受却是迥然不同了呢?这境遇不同是最根本的原因。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此三句应作“正伤心,雁过也,却是旧时相识”理解,正当满怀愁绪难以排遣的时候,忽然传来了嘹唳的雁声,极目蓝天,有“旧时相识”的大雁横空而过,更勾起了物是人非的悲苦之情。当年李清照曾作【一剪梅】词为新婚不久便负笈远游的丈夫赠别,词中说:“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如今丈夫赵明诚已经亡故,“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孤雁儿】),只见雁过,不见锦书,怎不令人心痛欲碎!这“旧时相识”四个字,不仅倍增了思念故夫的凄凉情绪,也寄托着怀乡之意。往日安居中原,今日飘泊江南,飞过的大雁,也似是往日中原所熟识的,这就更牵动了无限乡情。几杯淡酒是无法排遣心中愁闷的,空中的过雁又勾起更多的痛苦。那还是赏菊花吧!然而所见的又是花败色枯的一派衰败景象。“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憔悴损,”三字,既是写菊花,也是写词人。当年伤别,曾吟“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如今悼亡,情况更非昔比,孤苦暮年,桑榆晚景,已是“满地黄花堆积”,无论是黄花,还是自己,都已不堪摘(不堪收拾)了。

“淡酒”、“过雁”、“黄花”,非但不能消除愁绪,不能平复胸中的忧愤,添补空虚的心灵,反而更增添哀伤,那只能“守着窗儿独自”了,但又“怎生得黑”,“怎生”,怎样才能,“得黑”,挨到天黑。度日如年,足见其愁苦程度之深。不同版本,这两句有不同断法:(1)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2)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清代张惠炎《词选》,釆用第二种分逗方式,他认为“守着窗儿独自”是“独守着窗儿”的倒装句。这两种分法都可以。度日如年,这足见愁苦之深了。然而,守到了黄昏,偏偏又下起雨来: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雨点落在梧桐叶上,在愁人的耳中是不堪听的。本来梧桐叶在风雨中的声音,对愁人来说已是很难受了,再加上一层(更兼)细雨,点点滴滴在叶子上,更觉不堪一听。但在往年生活比较安定时,心绪比较欢快时,词人是不是也有这种感受呢?(【摊破·浣溪纱】)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景雨来注!”而今人事全非,感受就全然两样了。她只觉得这淅淅沥沥的敲打在梧桐叶上的秋雨,好像冰凉地流淌在自己饱受创伤的心里。这里又用“点点滴滴”四叠字,短促而又跳宕,如闻秋雨滴叶之声,如见涟涟伤心之泪。如此难以“将息”的“乍暖还寒”时候,那正要喊出一声:“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次第”是这光景、这情形,这当儿的意思。三个字收束了以上铺叙的“最难将息”的种种情景。“怎一个愁字了得”,是怎能可以用一个愁字说得尽的意思。这一个“愁”字又收束了前面贯注下来的全部的情感。这首词在极度凄苦的高[chao]上作结。这一切都凝结在一个“愁”字上,而又非一个“愁”字所能包容。这既扩大了思想感情的容量,又为读者留下了联想的余地。

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其中包含着什么深刻内容?

它表现出作者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被秋景触动的愁绪,这种无法排遣的愁绪里,包含着国破家亡的具体生活内容,是南渡初期许多背景离乡人的共同感受。该词在艺术上值得注意的有三点:

一、章法。李清照的词并不以章法取胜,以前也有些人批评过她的某些词是“有句无篇”。而这首【声声慢】在章法上很有特色。全篇最后归结在一个“愁”字上,这“愁”字是词人感情的一个凝聚点,是词眼。全词围绕着这个“愁”字,逐层推进,在高[chao]的地方感情浓烈、有余韵。 是一首双调词,分上下两片,片与片之间,在音乐上是暂时的休止,而不是全曲的终了。词的各片可分可合,分开可独立,合起来是整体,即平时说的“不要断了曲意”,“发起别意,不可太野”等等,这是一般基本的要求。但这首词比较特殊,它是上下贯注,熔成一体的。整首词以“迭字”起首,这三句虽属上片,其实也是全词的冠冕,笼罩着全词。紧接着“乍暖还寒”“最难将息”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以下就通过“淡酒”、“急风”、“过雁”、“黄昏”、“梧桐”、“细雨”等富有特征意义的形象创造,写出“最难将息”的种种情状,步步深入推上高[chao]。即反复抒写从白昼到深夜都难以排遣的缠绵的哀愁和深切的创痛。它是语浅情深,言近旨远。

二、迭字的运用。自从这首词流传以来,它迭字的运用,便得到了广泛的赞誉。但我们不能认为它是以量取胜。元代乔吉 小令中全部用的是迭字,在量上超过了李清照,“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全部是迭字,但很少有人为它喝彩,这纯粹是文字游戏。反而被讽为丑态百出矣!清人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里说:“东施效颦,丑态百出!”原因在什么地方?在拼凑、在堆积,浮浅、油滑,它缺乏生动丰满的形象,即没有真挚强烈的感情,放在读者面前也只是失掉了灵魂的一种语言躯壳。这当然不行了。李清照这首词的迭字完全不是这种情况,它的成功处在创意出奇。它的“出奇”之处在“创意”。换言之,它在声情、辞情方面,都达到了相当完美的程度。在声音、节奏、情调、气氛方面,都与内容(词人所要表达的那种情感)相吻合。短促、轻细、凄清、顿挫的语音声调,帮助创造了浓郁凄凉的意境。后面以“点点滴滴”四个字谐音。这四个舌尖字读起来短促而跳宕,如闻雨点敲打梧桐叶的滴答之声,会令人联想到女词人流不尽的伤心泪。这正与抒情主人公动荡不安的心绪相一致。它写尽了黄昏梧桐雨声中的如怨如怒、如泣如诉的天涯沦落之感。由此可见这些迭字真正做到了结合内容而变化万态,用力锻炼而不露痕迹,很值得我们吟咏欣赏。

三、口语入词。是李清照词在艺术上的又一特点。她以俗为雅,运用俗字俚语,使词具有朴素之美,成为当行本色的代表。如“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都表现她以口语入词的特点。 通俗的语言,白描的手法,表达了最深刻、最丰富的感情。李清照常以饱满的生动形象,以富有感情的文字来直抒胸臆,披露真情实感,给人以具体的感受,强烈的感染。饱满的感情,自然的音节,无斧凿之痕、做作之态的意境,使李清照在宋代词人中独树一帜,她以杰出的创作成就。为自己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中,在男性辈出的文学史上赢得了一个光辉的席位,成为中国第一女词人。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肖旭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江南忆雪点评:

李清照是中国诗坛上最为著名的女词人。作者通过对李清照词篇的分析,为读者展示了一个才华横溢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伟大诗人,在诗词创作上取得的巨大成就。由于词人生活的动荡年代,以及词人自身婚姻生活的不幸,使得这些作品更加突出了凄婉动人的女性诗歌特点。
谢谢作者送给今天的读者一篇很好的作品,可以帮助我们欣赏李清照的词篇。

文章评论共[6]个
罗军琳-评论

拜读朋友佳作(:012)at:2014年02月28日 下午6:43

呆贝贝-评论

谢谢对杂文版面的支持,期待原创首发佳作。问好!at:2014年03月01日 凌晨0:48

语蒙蒙-评论

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蛮高的。欣赏佳作!(:012)at:2014年03月01日 凌晨4:00

语蒙蒙-评论

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蛮高的。欣赏佳作!(:012)at:2014年03月01日 凌晨4:01

肖旭-评论

谢谢朋友欣赏点评!问好!at:2014年03月01日 清晨7:58

沈良文-评论

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还是可行的,多谢作者的好文,拜读学习了。at:2014年03月01日 中午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