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在乡下过年的那七八天里,除了初一与乡友们打牌斗牛,其它几天里总有几个小时窝在楼上看书写字。尽管我带了一大撂十几本的书回去,但整天看的还只是一套木心先生的《文学回忆录》,上下册两大本共50余万字。并且看的极其投入,有点为木心先生着迷,想不通一个人没有大学与图书馆的强大附助和当下网络资料的便利,竟能凭一己之记忆与整理竟讲得如此淡渊腾写意,上下翻飞,条分缕析,丝丝点点,有如散文诗。可见此人文学修养之高山仰止,而且连说话都极具艺术,无一处废话,有如音律一般严整。好象古今中外文学上的好作品与大人物没有他不知道的,横跨文史哲,音乐艺术绘画等,真正的学贯中西与特立独行而又头头是道。当然,我们也不得不佩服陈丹青先生,正因为他的穷五年之功的五大本课堂笔记,才能令如今这个被国内众生与学界集体遗忘与疏漏数十年,有如深海一般的大家重新走上台面。仅凭这两本被我划线大半之《文学回忆录》来说,我之预计可以说木心的价值于我们将来中国,其文学影响当比肩于鲁迅,更不下于钱钟书,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可能还有过之。据我所看过的当代国内大家的文学作品来说,我还想不出有几个可以与之相并的大家来;至于庙堂之高的大学学府有没有教授学者什么的可以相比,由于我鄙陋之人没有进过当然不得而知,但从作品说话据我对文学的爱好而言,我估计也不会有几个。就从那早已不是什么纯学术殿堂而早已沦为追名逐利之所的所谓大学来说也定计出不了这种大家来!梅贻琦老先生早说过:大学,非大楼之大而大师之大也。试问当下中国,还有几所大学当得起这句话!
当然,木心的作品也不止这本《文学回忆录》,而且这也是他死后一年才通过众多读者的恳请与陈丹青先生的不懈整理与努力才得以出版的作品。其它我通过当当网还买到了他另外两大套共十几本作品,如《琼美卡随想录》,《素履之往》,《鱼丽之宴》,《我纷纷的情欲》,《哥伦比亚的倒影》,《温萨墓园的笔记》等等,最重要的还有古体诗集《诗经演》。这些书,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短而薄,散文体与随笔体相兼,读起来一点也不累,没有所谓大部头,也没有故作高深,却无处不闪耀着人性的光彩与哲理的简洁与动人。他为文的角度,有时竟不得不让人读来慰贴与叹服,很难想象,汉语当下文学之内,还有这么纯净的文字与文体及语言。也许他的最大价值还是古体本的《诗经演》,正如如他自己所言,本质上他就是一个诗人,一个忘却时空的游吟诗人!有时,无论是从他本人外形的讲究美还是他作品的雕琢美来看,有时竟让人心生不真实之感。这是什么样的一个人,终身不婚,却精致到一尘不染,投身文学与艺术,无论时局潦乱还是人心逼仄或如当下之凿凿切切物欲纵行,他自魏然不动,如山耸峙渊停沉潜与自得其乐,口称什么“艺术广大已极,足可占有一个人”。也许,他的古体诗我们很难品出味来,但是那些小篇的精美章句也足够陶冶人心的了!当然,如果不是有着对文学的爱好与执著的人,也定然不会喜欢木心的,这是一个与我们现实生活完全脱轨的人!读他,有如读中世纪的文人,亦有如陶渊明,挥之不去一片淡淡的澄静美,“结芦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说了这么多,还是来摘几句他的美句来,以便让没读过他的人一窥堂奥:
“那时候的日子很短,一生只够爱一个人,那时候的锁很美,你锁了,别人就懂了。”
“要象读人一样读书,要像读书一样读人。”
“以死殉道易,以不死殉道难。”
“世上多的是比恺撒不足比乞丐有余的人,零零碎碎的如意总是有的,,,,”
“文学是什么,文学家是什么。文学是对文学家这个人的一番终身教育。”
“因为喜欢朴素所以喜欢华丽。”
“迷路于大道上的人嗤笑迷路于小径上的人,后者可怜,前者可怜且可耻。”
“看在莫扎特的面上,善待这个世界吧。”
“秋天的风都是从往年的秋天吹来的。”
“无为是一种为,不是一种无。”
“人,徒劳于自己赌自己,自己狎弄自己。”
“难得有一位渺小的伟人,在肮脏的世界上,干净的活了几十年。”
“悲伤有很多种,能够抑制的悲伤,未必称得上悲伤。”
“我很久没有以小步紧跑去迎接一个人的快乐了。”
“无知的人总是薄情的,无知的本质,就是薄情。”
“常以为人是一种容器,盛着快乐,盛着悲哀。但人不是容器,人是导管,快乐流过,悲哀流过,导管只是导管。各种快乐悲哀流过流过,一直到死,导管才空了。疯子就是导管的淤塞和破裂。”
“悲观是一种远见。”
“所谓无底深渊主,下去,也是前程万里。”
“爱,原来是一场自我教育。”
,,,,,
不摘了,随便百度一下,也比这多,总之,这人是一个如海般深的湖!
我在读完《文学回忆录》后,又看了一些他的其它的书,受了一些濡染,之后又看完了《木心纪念专号》,从而知道了竟然还有很多年轻读者特意专程跑到乌镇去参加他的葬礼与追思会,甚至还有人数十天陪伴于医院于其左右予以尽心服侍,真不知道这是人格的魅力还是文学的魅力!历史上有多少大家默默死去,木心潜行了几十年,虽说是被遗忘的大师,但是,至死,也算是哀荣备至了(葬礼近万人,微博追思逾十五万人)!法国,有为大文学家举行国葬的传统,如雨果,卢梭,左拉,大仲马,伏尔泰等等,在我们中国逝去的文人之中,就葬礼的规格而言,无过于鲁迅。但是,就当下而言,木心先生亦可算是民间独步了!
我之读到木心,缘起于《铿锵三人行》,连续三讲的陈丹青与窦文涛还有许子东的木心专侃,让我一下就对这个人留心了。很难想象,一个年已56岁,饱经风霜的老男人,孑然一身飘零海外,如他所说:“家破人亡断子绝孙;柳暗花明却无一村,只为不辜负了所受的艺术教养,才苟活了下来”。只此一句,就让多少人心生破碎情起探究,回望祖国六七十年代的国家混乱与破碎凋敝及文人梦魇,怎不让我们这些后生之人掬一把哀叹与同情之泪,正所谓千载之后,秦政不灭,可悲可叹!当然,木心是幸运的,在祖国他受尽磨难,然而异国他乡,他却遇到了陈丹青。正是这位年轻的天才画家的相伴相持才让他在美国这块土地还算不错地生活了二十多年,并创作了那么多精美作品(包括众多被国外顶级收藏机构收藏的若干年后也许价值连城的许多画作)。当然,也还是因为陈丹青之于各种场所的不吝赞美与反复推崇才让更多国人(多为年轻人,也许是年轻人没有成见和没有沾染更多文人相轻的恶劣习气吧)接触到木心的作品并导致现在以及以后必然的大放光彩!诚然,作品是需要时代检验的,也许这就是一个经得起时代洗礼和检验的人,正所谓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不如此,也对不起他所受的磨难和独然一身的奉献!于陈丹青而言,能够在三十多岁的锦秀华年里于异国他乡刚好遇到这样一样风采卓然的文化与艺术导师,并于各方面给予他一生都珍贵异常的重大影响,这当然也是他的幸运!于是,也就有了这宿命般长达五年的1989年-1994年的世界文学史之课。一个没有正规学习过世界文学史课的导师,只凭个人的文学素养与记忆辗转于一个个客厅给这些集聚于异国他乡下的画家们开世界文学大课,想起这些情境,竟然亦有点小规模的孔子家学与孟荀时期的稷下学宫的风采,当然,即便是不可以随便与这些圣贤争辉,但于今于后而言,也绝对是一段不灭的文坛佳话吧!
通观此《文学回忆录》,发觉木心先生于古人先贤也好还是外国名家也罢,其之喜好与评点都纯粹是私人化的,完全不掩其之好恶,狂狷之处随处可见,当然,可爱之处也随处可见。也许,这才是一个真才华与真性情的人,这样的课堂才更能吸引人,不然,也不可能在那种环境之下持续五年之久,不为名不为利,教与听者双方,都纯粹出于对文学的爱好与课堂本身精彩的喜爱。他甚至说:“诸子百家中,老子是唯一的智者,而孔子则是最伟大的庸人”,敢这样说的人,数千年以来,恐怕没几人吧!孔子那可是“天不生孔子,万古如长夜”的圣贤先师啊!另外,他另一本《琼美卡随想录》里面的一篇“我友”之章写道,他最为推崇的几位古人有:老庄,屈原,稽康,陶潜,司马迁,李商隐,曹雪芹等;当代作家,他只提了一下张爱玲及胡兰成,其它人都一声不吭(我个人认为,贾平凹与陈忠实等寥寥几人还是值得一看的,还有史铁生与汪曾琪也绝对是值得品味的大家)。至于外国作家,在文学回忆录里面说之又说的有:萨士比亚,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哈代,尼采,拜伦,福楼拜等。所有这些,还有整个《文学回忆录》里面的名家的书单,足可以成为我之今后读书的灯塔,当然,我认为于木心这本书而言,更为重要的是他评价这些名人与前辈们的角度与观点才更值得我们品味再三!
拉拉扯扯地写了这么多,并不足以剖现木心之于汉语文学之价值。当然,对于木心的阅读与理解,我也还只是刚刚开始,对于文学的远征,我也还只是在路上。但是,于世界文学的殿堂而言,木心先生的这本《文学回忆录》给世人搭了一座绝妙的彩虹之桥,也许我们都可以藉此----木心之渡,更好地融于文学与人生之中!
感谢木心!亦感谢陈丹青!
愿天下那些热爱文学的人士也能象我一样热爱并阅读木心!
-全文完-
▷ 进入木木MM002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