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之名,最早出现于唐代,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形式,介于官学与私学之间,既能弥补官学的不足,又能起到培养人才、收藏书籍、发扬学术与传承文化的作用。书院作为古代教育的表现形式,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耒阳在古代虽然属于南蛮之地,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敢为人先的耒阳人,很早就办起了书院,对推动耒阳乃至湘南地区教育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些年来,我利用业余时间,走遍了古代耒阳几个书院的旧址,透过那些残存的瓦片或者泥土,试图寻找它们的背影。
耒阳最早的书院是杜陵书院,早得比岳麓书院还早几十年。杜陵,顾名思义,就是杜甫的墓地。提起诗圣杜甫,与耒阳有着不解之缘。杜甫在耒阳吃牛肉被撑死于舟中的特大新闻,至今被无数文人墨客津津乐道。在耒阳,留有杜甫墓、杜公祠、杜陵桥、杜甫书院等遗址。杜陵书院是湖南最早的书院之一,建于唐哀帝天佑四年(907年)。当时,耒阳知县朱昂感念杜甫,于墓前建杜公祠,立杜陵书院,为四合院封山式,正中明堂设木质雕像,各祭文碑刻环刻于石栏上,东西栋有房子10余间。杜陵书院先后培养出12个进士。1956年7月,湖南省人民委员会确定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5年,耒阳一中扩建校舍,将杜公祠主殿及东侧房子拆除,仅存有西侧和后栋八间危房。1992年由市一中依原样重新建西栋创杜甫陈列室,2002年9月立青铜杜甫塑像于墓碑前。我有几次前往一中校园,徘徊在杜公墓前。就在这个树木参天的地方,曾相继办有“耒阳县官立第一高等小学堂”、“耒阳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耒阳县立初中“耒阳县立中学”、“耒阳县立初级中学”(含“耒阳县简易师范学校”)、“耒阳县第一初级中学”、“湖南私立黎光初级工业职业学校”、“耒阳县第一中学”,最后发展成全省示范性中学——耒阳市第一中学,拥有300余名教职员工,近6000名学生。千百年来,杜陵书院及其上述学校,为国家、为民族培育出了数万社会精英和国家栋梁。为了传播优秀文化,培育人文精神,提升城市品位,2012年6月21日上午,耒阳杜陵书院大讲坛在耒阳一中开坛。首场讲座嘉宾为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知名主讲人、北师大教授康震,讲授了杜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及其在湖南、耒阳的生活经历。
明代嘉靖二十九年(1550),耒阳境内增添了一个书院,名叫白石书院。提起这个书院,不得不提及一个耒阳县令。他,就是赫赫有名的庞统。三国时期,庞统是个奇才,但持才傲物、睥睨天下,加之相貌丑陋,不为孙权看重。诸葛亮在吊唁周瑜时遇见庞统,知道其有才,也料定孙权不会用他,就写了封推荐信给庞统,让他拿着去见刘备。其实,刘备早在得到诸葛亮之前,就得到水镜先生司马徽对“伏龙和凤雏”的推荐。自然,刘备对庞统的才学应当深信不疑。不料,当刘备见到庞统后,晕倒啊,这庞统长得也太对不起观众了,而且很是孤傲,见到刘备也只是作个揖,刘备心中更有些不悦了。刘备本想拒绝用庞统,但碍于诸葛亮的面子,也怕坏了自己名声,便打发庞统做了耒阳县的县令。庞统受此冷遇,自然心灰意冷,经常躲在后花园喝酒、吟诗、读书,装疯卖傻,三个月不升堂不理事,大小案件压着不判。百姓的状纸告到刘备处,刘备很恼火,派义弟张飞去耒阳考察庞统政绩。庞统当然很高兴,他就为了等到这一天,便用耒阳湖子酒热情接待了张飞。待张飞酒足饭饱之后,把全县告状者喊到公堂,三个月积案一日清,让张飞大吃一惊。刘备听了张飞的汇报,方知以貌取人浪费了个天才,赶紧派人把庞统接来,破格荣升为中郎将副军师,与诸葛亮共同辅佐刘备取天下。后人为纪念庞统的功德,在耒阳县城以北几里远处,修建了庞公祠。到了明代嘉靖辛亥年间,马宣调任耒阳知县,在庞公祠内建学校,成为学宫,受到当时的郡守蔡汝楠赏识。因为蔡汝楠号白石,后人就把学宫叫做白石书院。耒阳在明代出了好几个进士,与白石书院的良好教育分不开的。巧合的是,当时离耒阳两百里远的汝城县,也有个白石书院,层楼垒阁,若隐若现宁丛林之中。院内曲径宛转,幽雅清静,风轻鸟呜。此书院曾是湖南著名书院之一,培育出4个进士:朱海、朱英、朱守孚、朱守恕。新中国开国上将朱良才,幼时曾在白石书院读书,少年时遇到朱德率部发动湘南暴动,便赶到耒阳投奔朱德,成为军部秘书。
到了清朝雍正二年(1724),知县徐德泰在青龙塔侧创建青麓书院。据史料记载,徐德泰赴任时,乘船过耒洲渡,抵铜锣洲。他发现这处景致秀美,一塔高耸在耒水西岸。他向迎接他的县绅黄定周等人了解,方知宝塔为前任县令张应星建。船至青龙塔脚下,徐知县带了随从及迎接的县绅弃船从陆,攀上青麓山,登上青麓塔顶,一邑风光尽收眼底。放眼四望,耒水南来,在塔前回环东去,流至石泊湾又转向北去。青麓山似一葫芦,在葫芦瓶颈的岸上,青麓塔的右边,相距里许,是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知县曾惟悫创办的文昌宫。文昌宫与青龙塔之间有块空地,险而夷,高而坦。徐德泰看后惊叹不已,心想张应星建塔以植一邑之风水,我何不办书院以振一邑人文?时迎接县令的县绅黄定周、李三侯、谢彝重、梁子凤四人答应以身任其劳,发动四邑绅捐资建书院。他们四人主其事、购木石,纠工匠,备材料。书院建成后,明谕四乡绅捐赠学租用,以养书院各项费用。青麓书院于甲辰(1724)仲冬竣工,可容纳两百生员。书院向全县四乡绅募捐学租田,至光绪十一年(1885),已有田禾2243担,有田租669石,不仅解决了书院教书人员的薪俸,还可资助生员的香火钱。青麓书院先后培养出举人21人,恩赐举人4人,进士12人,可谓红火一时。清光绪廿九年(1903)废私塾、书院,兴办学堂,青麓书院改为耒阳官立第二高等小学堂,附设初中预科班。民国十五年又设立乙种师范传习所,后改为耒阳县立初级中学。民国十七年(1928)因战火,青麓书院被焚。民国廿八(1939)年,湖南省政府播迁耒阳,省政府为播迁官员子弟,在青麓书院、文昌阁两处旧址上创办精忠学校,分设小学部和中学部,直到民国三十三年(1944)六月省政府迁出。2004年6月,罗湘云及梁晓斌兄弟姐妹等人为了弘扬青麓书院的传统精神,筹建私立正源学校,继续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耒阳市政府为纪念徐德泰创办青麓书院,将南连接群英路、北延青麓麓村的大道命名为德泰隆大道。
清朝,耒阳深受湖湘文化浸润,大兴教育,在青麓书院之后,又陆续建成四个书院。一是紫云书院,嘉定二十年(1815),小水铺乡绅曾宏中、曾玉川、谭宪榜、萧文发等人发起,在县南黄冈铺创办紫云书院。二是义兴书院。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县西十里洞,乡绅蒋占魁、谢龙章、郭翼之等人,创办义兴书院。三是同治五年(1866),上架乡乡绅陈耀芳,独自出资,捐田租两百石,在上架桥创建仰高书院。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建成上架中学。笔者在八十年代,曾在这里就读过。四是淝江书院光绪初年,村民在淝江与耒水交汇处的洲上,兴建淝江书院。
书院的负责人叫山长,还有个副山长,协助山长工作。山长、副山长都是本县有名的宿儒,学识渊博,书院里的学长、讲师、教习、经师、监院、门子等一应人员,均有山长聘用。清朝时,书院的生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儒童,也就是今天的初级班,紫云书院、义兴书院、仰高书院、淝江书院,基本上是这类生员。他们通过在这里学习,准备获取秀才。另一部分是已考中秀才的生员,相当于今天的高级班。他们在这里通过深造,准备参加乡试,夺取举人。这些人,多集中在杜陵书院、白石书院、青麓书院。书院是封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的地方,更是培养官吏的地方。由于修业没有年限,生员要读到考中秀才、举人为止。因此,生员中,年长者有三四十岁,年幼者只有十几岁。据记载,从1724到1901年的177年中,耒阳共考取举人18人,进士12人。
书院的兴盛与衰废,折射的不仅是古代文化教育的变迁,更是古代社会激荡变化的缩影。耒阳境内的书院,虽然早已随着历史风雨而消失,但它们留下的背影,千百年来令无数人痴迷。这些书院的旧址,成了各类中小学校。由书院到学校,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是一种精神的延续,是一个地方的希望。
-全文完-
▷ 进入朱文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