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到瑞鹊学校听了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其课题名是"学校周围有什么"。深有体会,受益非浅,今将感受叙而作之。有失偏颇之处,请见谅。
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应运而生。具有它的特殊背景与重大意义,这是不言而喻的。它如一阵春风沐浴着教育园地的奇花异卉,教育呈现出一派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我的理解:它是书与现实生活的桥梁,它起着一种纽带的作用,它加快了学用结合的步伐。
综合实践活动,顾名思义是:综合学生所学的各学科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的一种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师生的角色有了较明显的变化。在为一活动中,学生是游客,教师以及一切能给这次活动提供相关信息的有关人士,都可以说是导游。学生在整个采访、调查过程中都能体会合作的乐趣,交往的快乐,了解自己所居住社区的生活环境,增进对社区的热爱之情。
它体现新课程理念,不但重视结果而且更重视过程。我简单扼要地把教学过程介绍一下:创设情景、激情导入--汇报交流、丰富认识--小组讨论、整理记录--展示图片、拓展思路--联系生活、完成作业。整个程序清晰、明了,层层深入。在活动的过程当中,师生所付出的心血也是非常之大。但是,这些心血并没有白费,在采访调查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语言材料的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相应的心智更上一层楼。学生的知识日渐丰富,视野日渐开阔,学生的心理也日成熟。它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使师生的接触更为紧密。在整个参观、采访的过程中,师生溶为一体,不分彼此,教师能时刻注意到学生的动态,及时把握学生的闪光点,抓住时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德育、环保、交际等理论的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远离空洞的说教。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功之例,随处可见。师生从中得益,纵有千言万语也说不尽。然而,写到这边我思路突然枯竭,执笔如山。眼睛久久注视着"学校周围有什么"这个课题不放。思绪却飘到了瑞鹊学校周围最为显眼的那一个广场--扶西黎刹广场。此刻,一系列的问题萦绕在我脑海:难道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吗?难道周围的几十个教师都没有想到吗?难道教研员们就这样熟视无睹吗?真的如今的时代已经不是崇敬英雄的时代吗?看到了这一连串的问题,或许你会感觉到莫名其妙,不知所云。那请你听我慢慢道来。学校旁边的广场,请看一段新闻:
中新社泉州十二月十七日电 (杨少霞)菲律宾国父扶西·黎刹塑像日前在其祖籍福建晋江罗山镇上郭村落成,十二月十八日将举行落成典礼。
扶西·黎刹的青铜塑像高三点三米,一手持书,一手握紧拳头,屹立在高十八点六一米的纪念碑上。据负责这项工程的庄先生介绍,整个扶西·黎刹广场占地八十六亩。二000年五月,由时任菲律宾总统的埃斯特拉达亲自培土奠基。今年十月二十五日开始动工建设,现已全面竣工。
扶西·黎刹是菲律宾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争取独立自由的民族英雄。一八六九年被西班牙殖民者杀害,年仅三十五岁。一百多年来扶西·黎刹被菲律宾人尊称为国父。据菲律宾黎刹家谱和扶西黎刹纪念馆有关历史文献记载,扶西·黎刹的高祖父柯南哥清康熙元年(公元一六六二年)出生于中国,早年由福建晋江罗山上郭村移居菲律宾。
扶西·黎刹纪念广场及塑像总投资约一千多万元人民币,其中一部分来自晋江旅菲侨亲。
中新社泉州十二月十七日电 (杨少霞)菲律宾国父扶西·黎刹塑像日前在其祖籍福建晋江罗山镇上郭村落成,十二月十八日将举行落成典礼。扶西·黎刹的青铜塑像高三点三米,一手持书,一手握紧拳头,屹立在高十八点六一米的纪念碑上。据负责这项工程的庄先生介绍,整个扶西·黎刹广场占地八十六亩。二000年五月,由时任菲律宾总统的埃斯特拉达亲自培土奠基。今年十月二十五日开始动工建设,现已全面竣工。扶西·黎刹是菲律宾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争取独立自由的民族英雄。一八六九年被西班牙殖民者杀害,年仅三十五岁。一百多年来扶西·黎刹被菲律宾人尊称为国父。据菲律宾黎刹家谱和扶西黎刹纪念馆有关历史文献记载,扶西·黎刹的高祖父柯南哥清康熙元年(公元一六六二年)出生于中国,早年由福建晋江罗山上郭村移居菲律宾。扶西·黎刹纪念广场及塑像总投资约一千多万元人民币,其中一部分来自晋江旅菲侨亲。
菲律宾国父扶西黎刹,应该说是千千万万瑞鹊人的骄傲,更应该是万万千千莘莘学子学习的榜样。可以说是最现成的,最有意义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材料。可是,教师却一带而过只乎没有提及。难道这些问题不值得我们深刻的反思吗?瑞鹊天桥与黎刹广场是瑞鹊的两大象征,意义重大而深远。而我们的教师却视若未睹,难道是世俗的功利化已经淹没了英雄的灵魂,想不到当年英雄的"可歌可泣",却成了我们现代人的"可悲可泣"。
"瑞云长绕扶西梦,鹊桥永系故梓情。"在云水相逢之处,故乡泥土的芬芳,伴着菲国先烈的激昂、豪迈的声音汇成一首春的交响曲,弥漫在瑞鹊周围的上空。
-全文完-
▷ 进入地狱客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