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早就根深蒂固了,其历史之悠久、其影响之深远是世人所共知的。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后,道教逐步逊位。近两千年来,佛教在中国宗教中几乎一直处于统治地位,所以现在的年轻人对道教不很了解。值得一提的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近两千年的传承和演化,已经融入了道教的一些成分,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了。虽然说“天下名山僧占多”,但道教也占有四大名山的,如江西龙虎山、湖北武当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
虽然说在中国近代,各种“洋宗教”的频频登陆,但是道教在中国仍然坚固地占有一席之地。
在我老家广西都安县,道教却以另一种形式顽强地生存和发展着,在那里,道教甚至成为宗教的主要地位,这与国内其它地方是不同的。在都安虽然没有专门供奉道教神祗的道观,但道教却以更加深入人心的形式存在。在都安,不论城镇的还是农村的,所有的人家家家堂屋都设有神台。神台上所供奉的神位除历代宗亲外更有很多的道教神祗,如灶王、花王、土地神、财神、关圣、福神、等等。初一十五、逢年过节、大事活动都会烧香祭祀。这与北京紫禁城和天坛皇朝时代的做法是一样的,只是没有那么大排场而是缩微了而已。你看,这比一座城市只有一两座道教庙观要强多了——道教神祗竟然进入每个家庭,受到所有民众的崇拜,这还不厉害吗?还有,在都安自然也与全国各地一样有不少佛寺,但你如果留心去看,你会看到寺庙里面供奉的不只是三世诸佛、如来观音、十八罗汉,而在大殿旁边的小殿里或在大殿中不显眼的位置,也还供奉着一些道教神祗,如玉皇大帝、三清、土地、雷王、花王、财神、福禄寿三星等等,只是各处情况不尽相同罢了。
更加要紧的是,在都安那里,道教占领了丧葬文化这座最高的山头,可以说都安的道教文化实质上就是丧葬文化。道教与丧葬嫁接起来就变得根深蒂固。这比中原的道教宗旨——纯粹的追求长生不老、得道成仙而修身养性,更有生存的土壤。都安有“侍死如侍生”,“行孝大过天”的传统观念,人过世了一定要开道场,穷家起码开一夜,富家要开三天三夜,甚至听说旧时还有开七天七夜的。千百年来那里一直如此,即使是在“破四旧”闹得最厉害的十年文革当中也还有人家冒险,秘密地偷开道场。因为那里有一种牢固的传统观念,即人死了的头等大事是要“超度亡灵上天堂”,不忍心让亲人的亡灵“在地狱受苦”。
在中国的绝大多数汉族居住地域也有“超度亡灵”这种理念,但他们的做法一般是请和尚到堂念经,这在《红楼梦》等名著里都是有记叙的。然而在广西都安,“超度亡灵”的法事自古以来都是由“道公”和“师公”来做的,一般没有请和尚念经的做法。正是因为如此,道教才能在都安得天独厚,深深地插根在人们的生活中。
可以说都安道教是中国传统道教的本土化,还可以说都安道教是由道公和师公来传承的。都安的道公和师公是都安道教这条藤上结的两个瓜,而且是互为支撑和配合的。都安人的说法是:道公主文,是“左班”,其主要职责是与天神沟通对话;师公主武,是“右班”,其主要职责是与人对话,向人传达道教孝善报应的理念。通过道公和师公的做法,以达到“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境界。
若说道公和师公举行的丧葬法事便是道教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也不是牵强附会的。从道公和师公所用的大量的经书和唱本的内容中可以得到证明。
因为道公的主要职责是与天神沟通对话,所以他们所用的经书,其经文几乎完全袭用了中国传统道教典籍的内容和文字,里面频频颂念的都是道教大神的尊号,一字不差。例如“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太乙救苦天尊”、“九幽拔罪天尊”、“朱陵度命天尊”等等。
因为师公的主要职责是与人对话,向人传达道教的孝善报应理念,与道公职责不同,所以师公的唱本自然是与道公的经书不同的。师公的祖师爷明白,要完成这种工作职责最简便又最有效的办法,是向人们讲述那些道教故事。如要达到妇孺皆知的程度,必须将汉语记载的那些道教故事翻译成壮语。所以都安师公所用的唱本都是用“古壮字”编写的。师公唱本别有一番风味,它是中国传统道教本土化的产物。之所以师公用的书不叫“经书”而叫“唱本”,是因为这些唱本不是道经的原文,而是经过删补加工、演化改编了的。“古壮字”是壮族先民的了不起的创造。壮族先民利用汉语的偏旁部首和读音,另行组合成为音形义不同的文字——“古壮字”。师公做法事的主要内容是“打武”,辅以唱歌。因为一边打武一边看书是不方便的,所以他们所用的书必须是易记易背、朗朗上口。同时师公书一定要富有音乐感和讲究押韵,为大众所喜闻乐见。于是壮族先民的师公唱文编造者,采用了类似律诗的五言句式或七言句式,并采用本地语言——壮语编写。由于壮族原本没有文字,于是壮族先民们就创造了“古壮字”,形成了流传至今的师公唱本。
那些师公唱本都唱些什么呢?我经过多年的业余考察,我知道师公唱本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经典传说故事,那些故事来自《封神演义》、《西游记》、《搜神记》、太平广记》、《山海经》、《聊斋志异》等经典著作。还有部分内容是劝善行孝的山歌和一些民间传说故事。那些故事并非保持原貌,而是全都被演绎改编了的。更需指出的是,那些故事在改编时大胆地将本土文化元素揉合进去,而且充许在演唱时临场发挥,随机加入一些笑料。因此,师公们的演唱更富人情味,更受大众欢迎。
最值得提出的是,都安的道教文化是最具特色的。这并非言过其实,事实证明如此。因为都安的道教实质上是“三教合一”。所谓“三教合一”,就是将“道儒释”三教揉合在一起而成。都安的道公和师公们经常使用“三教”这个词语,他们住家的神台上,当然不例外地列具道教诸神的名位,但是有一点是不同的,他们不把本家历代祖先排在正位。一般人家在神台的正位写着:“x氏历代始高曾祖考妣正位”,而道公师公们其家神台的正位却写着:“本龛三教道佛真武上帝正位”,“三教”二字,赫然在目。如果你翻开他们使用的道经和唱文中,你会到处可见“三教合一”的迹象:你会发现字里行间存在“燃灯古佛”、“观世音菩萨”、“释加牟尼”、“达摩”、“唐三藏”、“天竺灵山”、“先师孔夫子”、“颜回”等等字眼。这些佛教儒教名号与道教众多天尊大神名号混在一起,这就是证据。此外,都安道公师公们在行教时“道儒释”三家的思想和精神都一同得到充分的体现。
都安道教文化与其他地方的道教文化一样,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封建迷信的糟粕,但是其中也不乏对人对家庭对社会有利的精华成分。譬如劝人行孝行善、合睦相处、勤俭持家、尊老爱幼、惜孤怜贫、敬畏自然等等。
一个国家的民众,一般都享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但是不论何种宗教,都以不危害国家安全、不反人类为存在的前提。只要是对维护国家、合谐社会、稳定家庭、养身益智有利的,就应该由它自然发展。俗话说,“存在就是理由”。同样,都安道教能够存在和发展,这就反映了那方水土地养育着的人民群众对它的认可,能够容纳它的存在,于是我们就不好对它说什么了。
-全文完-
▷ 进入霞中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