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小镇的石头街南山孤独人

发表于-2005年04月14日 早上8:30评论-0条

我生在小镇,长在小镇,小镇给了我人生的启蒙,我的一生从小镇开始,而我自长大后离开小镇,却再也未曾回去过。小镇,我是忘掉了许多,唯一剩下的只有小镇的街道。

小镇的街道窄窄的、曲曲的、长长的,像小镇一样古老而久远,没有人能说清它的渊源。与别处不同的是,小镇的街道全是用石头铺垫成的。小镇傍着一条明净的河流,清澈的水底,可见鱼儿在满是大大小小、圆圆滑滑的石头群中游戏。先辈们精选河中片状圆石,一排排紧紧镶嵌在了小镇的街面,左斜右斜,前插后插,错落有致,形成一条条连通的皱褶,宛若一片片盛开的秋菊。雨天,雨水便顺着皱褶缓缓流去,在细雨霏霏的时节,人走在这菊花瓣上,鞋子是不会湿的。

儿时的我最喜欢雨天,不管是润物无声的春雨,还是淅淅沥沥的秋雨。我喜欢看雨水落下房檐,打在小街石头上溅起水珠,汇聚到街道,沿着石头皱褶形成溪流。若溪流成涌时,我和小伙伴便叠上几只小船,放在细浪中,看它顺流而下,摇晃着缓缓消失在视野。更多的时候独自坐在门墩上看街道中过往行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东往西来、西来东往;或肩扛手提、或撒手闲游;或着装华丽、或衣裳褴褛,或行色匆匆,或步履缓缓,形形色色,不一而足,使这小镇的街道平添了都市的繁华。

小街的美得益于四面青山,得益于沿街而建的房舍。虽地处偏僻,地域却兼北方之粗犷,蓄南方之灵秀。家家的门面房都是翘角飞椽,石灰搪白的防火墙,衬着青砖黑瓦,一派古朴风貌。后便是独家庭院,小院中间一口渗井,一家起居生活弃水和院内房檐滴水,通过这口渗井回到地下,所以小镇街道不仅古朴,而且洁雅。

开放使小镇的人富裕起来,有钱的人推到了旧房子,建起了楼房,小镇的人好像一夜间浮躁起来,用现代都市人的方式过自己的生活。各家的污水多了起来,自家的小天井院子盛不下如此多的污水。便有人向镇长建议,将石头街毁了,铺上水泥路,再在街道中间挖一个下水道,将污水排到河里。镇长心动了,召集全街道的人讨论,年轻的后生支持,老一辈反对的厉害。他们说不出太多理由,只是咬定祖先多少代人留下来的东西,怎么能说毁就毁了呢?

但政绩是重要的。不久,报告打上去了,文件发下来了,群众集资一点,镇上拿出一点,县里拨了一点。那菊花瓣样的小街路面,就在轰轰烈烈的政绩工程中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工程结束后,一个盛大的庆典仪式宣告小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年后,水泥路面裂开缝子,许多下水道盖板掉角下陷,走在上面嗒嗒作响,更糟糕的是下水道常年散发出臭气。到了夏秋,更是臭气熏天,成了蚊子苍蝇的滋生场所。由于街道本来就很窄,各家各户连窗子也不敢开了。医院搬走了,说是不利病人康复;学校搬走了,说是地方太小不利于发展;镇政府搬走了,说是为了带动开发区建设;有钱的人家也搬走了,留下一些贫穷的人家守在老街,繁荣了几千年的小镇似乎一夜间沦落萧条了。从下水道出来污水流到了河里,有一天,小镇的人们忽然发现河水不能吃了;又一天,小镇的人们发现河水不能用来浇菜了,那清澈涟漪的溪流,那自在游弋的鱼儿成了美好的回忆。流淌了多少年养育了多少人,给我童年带来多少欢乐的美丽小河呀,竟然变成了一条让人生厌的死河。

小镇真的变了,那袅袅炊烟,鸡鸣犬吠,莺歌燕舞,鱼鸭成群,田亩阡陌,如画的田园美景成了昨日黄花。只是小镇的人们怎么也想不明白,祖先在这里平平安安干干净净繁衍生息了几千年,怎么到他们手里仅十几年就变成了这幅模样了呢。

我怀念从前的小镇,更怀念从前的石头街。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南山孤独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文清 | 荐/文清推荐: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当年的桃花园没有了,令人惋惜。
现在的豆腐渣工程,让人痛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