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表现政治内容词之赏析(二)
辛弃疾的理想抱负、思想感情不被南宋统治集团所理解,他在登览风景名胜的时候,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怀想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就常常激起忧时忧国的感情,同时更产生壮志难酬的苦闷。他一生写了大量的登临怀古词,大多数都是感慨万端、深沉悲壮。他晚年曾经出任镇江知府,在镇江写下了著名的《南乡子》和《永遇乐》两首怀古词。【南乡子】的题目叫《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原文是这样的,“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是由三国时孙权曾经一度建都于京口引起联想,借登临怀古以感慨国事。京口,即镇江。北固亭,又称北固楼,在镇江东北的北固山上,下临长江。“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神州”在这里指中原沦陷地区。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北固楼上,举头望去,风光满眼,哪里是中原故土呢?这是扣着登临的题意起头,写登临所见。而词人所注目的却已越出了“满眼风光”,身在北固楼,而心向着神州。“望神州”表明“有怀”的“怀”是现实感受,并非单纯地发思古之幽情。站立于京口的北固楼头,对神州只能“望”,写出南北分裂的现实,这使词人抚今追昔,不胜感慨。下面就说:“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几多朝代的兴替,国家的盛衰,犹如这“悠悠”的长江流水滚滚而去,亦如“悠悠”的长江流水滚滚而来。“不尽长江滚滚流”一句借用了杜甫“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意在说明过去的历史已经成为陈迹,今天又当如何呢?于是下片就以古喻今,转入怀古,所怀之人是三国时东吴的君主孙权。孙权从十九岁起开始统率东吴军队,雄踞江南,与曹操、刘备相抗衡,词人认为他是一个大有作为的人物。因为孙权曾经在京口建都,所以词人在北固楼怀古就自然而然地想到这个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两句,概括地写孙权的英雄业绩,也写他的英雄气概。兜鍪,就是头盔,这里借指士兵。坐断就是占据住的意思。两句的大意是说,孙权年轻时就统率了东吴的军队,占据住东南江山,征战不休。“战未休”点出“战”,这是借古论今。三国时代鼎足三分的局面与现实中南北分裂的局面有相似之处,孙权占据东南,为抵抗曹刘而征战不休,而今南宋占据江南,却只是一味妥协投降,使中原大好河山不能恢复,爱国志士的理想抱负也不能实现。词人在这里称赞孙权“坐断东南战未休”,就是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苟且偷安表示不满。接下去两句“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化用曹操的话来表示对孙权的景仰。据《三国志》记载,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曹操对刘备说,当今天下的英雄只有你和我两人。词人在这里化用其意,称赞孙权是只有刘备和曹操才能匹敌的英雄。古人煮酒论英雄,词人在这里也是在论英雄。在词人看来,孙权的敌手是曹刘,南宋的敌手则是占据了中原的金国统治者,孙权敢于同曹、刘征战不休,正是南宋应当学习的榜样。因此词的最后一句说:“生子当如孙仲谋”。这也是借用曹操的话。仲谋,是孙权的字。据记载,曹操有一次与孙权作战失败,看到孙权部队的舟船,兵器,军容都十分整肃,于是感叹说:“生子当如孙仲谋。”词人借曹操的话来称赞孙权敢于抵抗强大的敌人,表示应当向孙权学习,同时又是借古喻今,讽刺怯懦畏敌的南宋投降派。这首词写法上很有特点,上下片都有问句。上片问“何处望神州”,点明怀想的地点是中原故土,抒写的是现实感受;下片问“天下英雄谁敌手,”点明怀想的古人是敢于抗拒强大敌人的英雄人物,怀古的目的是要讽喻现实。词的内容是慷慨激昂的,使用问句的形式,又使慷慨的词意显得更为深沉。
辛弃疾晚年出任镇江知府,是要为抗金北伐出力。但是当时的宰相韩伲胄主张北伐,任用辛弃疾等抗战派人士的目的是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并不认真准备北伐,对辛弃疾提出的策略也不真正重视。因此,辛弃疾在词中怀想古人,实际上是抒发自己心中的忧愤。这一点在【永遇乐】词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永遇乐】词的题目是《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一开头还是从孙权写起:“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千古江山”,指京口这个千古形胜之地,如《南乡子》词所说“满眼风光北固楼”。词人由这个千古形胜之地很自然地联想到与此地有关的历史上的千古风流人物孙权。“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也像《南乡子》词说“天下英雄谁敌手”、“生子当如孙仲谋”,意思是孙权曾在京口建都,做出一番事业,可今天在京口已经看不到孙权的遗迹了。所以下面补充说,“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舞榭歌台”,本指一代繁华生活,这里借指政治、军事上的煊赫声威。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的流风余韵都经历了无数时代的风雨而一去不复返了,只留下这个千古形胜之地京口供应人瞻仰凭吊而已。《南乡子》词的“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也是这个意思。与《南乡子》词不同的是,【永遇乐】词进一步写到了与京口有关的其他历史人物。孙权偏处一隅,能够与雄踞中原而企图使天下“归心”的曹操相抗衡,所谓“坐断东南战未休”,这是很了不起的,因此词人对他表示追怀、仰慕。但还有比孙权更了不起的英雄,这就是刘裕。刘裕当南北朝对峙的时期,采取积极进攻的态度,主动提兵北伐,立下赫赫战功,比起孙权来,似乎高出了一筹。刘裕生长在京口,早年又在京口起兵讨伐桓玄,辛弃疾登临京口北固亭,又很自然地联想到了他,“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寄奴,就是刘裕,刘裕小名叫寄奴。孙权曾在京口建都,所以词人说“千古江山”,从总体上突出京口形势之险要。刘裕生长在京口,所以词人说“斜阳草树,寻常巷陌”,只就眼前具体的夕阳照射的普通街道与树木写去。刘裕的时代,也在“雨打风吹”当中过去了,那“寻常巷陌”也是“英雄无觅,刘寄奴处”的。这里,词人用“人道寄奴曾住”一句带过,语气中同样包含着风流云散的惋惜。词人叙说孙权,只从总体上点明“英雄”,而叙说刘裕则展开了比较具体的生动描绘。在“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之后,词人接着补充说:“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三句,突出了刘裕的英雄气概。金戈,指拿着武器。铁马,指挎着战马。金戈铁马,即指驰骋疆场,带兵作战。气吞万里,是形客气势磅礴,足以吞纳万里之广,敌人当然就不在话下了。词人刻意描写刘裕具有猛虎一般的威风豪气,是有事实依据的。刘裕渡江北伐,先后灭掉了鲜卑贵族建立的南燕政权和后秦政权,收复了长安,洛阳等地。南燕政权在今天山东境内,后秦政权在今天陕西境内,在辛弃疾那个时候却是金国的占领区,因而刘裕当年灭掉南燕和后秦就使得辛弃疾极为向往了。辛弃疾在词的上片联系京口而歌颂了孙权和刘裕,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是借古讽今,指斥屈辱求和的南宋统治集团。孙权不怕强敌的威慑,敢于同曹操较量,刘裕进一步渡江,收复大河南北,他们不愧为“英雄”,确实是“气吞万里如虎”。对照起来,南宋统治集团则不敢与金人决一雌雄,他们畏敌如虎,妥协投降,苟且偷安。不要说中原故土未能收复,就是半壁河山也朝不保夕。第二层意思是怀古抒愤,感慨自己空怀收复中原故土的壮志,备受压制打击,眼看北伐无望,统一大业难以完成。对照起来,孙权、刘裕能有所建树,虽然“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但他们的英雄气概,宏伟功业却像“千古江山”那样永世长存,自己则只有登临浩叹而已。词人是否因此而消沉颓废呢?没有。词人始终密切注视着国家局势,希望有朝一日为国效力。词的下片仍然扣着借古讽今与怀古抒愤去展开描述,先提出另一历史人物宋文帝刘义隆,他是刘裕的第三儿子。“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就是说的宋文帝的事情。元嘉,是宋文帝的年号。草草,是草率的意思。宋文帝在元嘉八年(431)未经充分准备就发动北伐,结果兵败于滑台。封,是古代在山上筑坛祭天的仪式。狼居胥,即狼居胥山,在今天内蒙古境内。汉武帝时,大将霍去病北伐匈奴,一直打到狼居胥山,并在那里筑坛祭天、刻石纪功。后来,封狼居胥就常常被用来指在讨伐敌人中取得胜利。据《宋书·王玄谟传》记载,王玄谟多次向宋文帝进献北伐的方案,宋文帝听了之后对殷景仁说:听了王玄谟的陈说,受到鼓动,使人产生了封狼居胥山的意愿。赢得,是取得的意思。北顾,回头北望的意思,这是用宋文帝诗中的词意。宋文帝北伐失败后,作诗有“北顾涕交流”之句,“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这三句,大意是说宋文帝元嘉之时北伐,草率经营,结果兵败,徒然落得一个慌张地回头望北的结局。从孙权,刘裕到宋文帝,三个历史人物构成三个层次:孙权坐镇江东,敢于北抗曹操,刘裕进而渡江北伐,收复失地,宋文帝“有封狼居胥意”,可惜“元嘉草草”,徒劳无功。词人是慨叹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孙权、刘裕这样的英雄人物,同时又以宋文帝的历史教训告诫南宋统治集团。词人虽然力主北伐,但已预见到当时韩倔胄的用兵别有企图,而且仓促上阵,必然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事实终于证实了词人的预见。而韩偏胄在失败之前,并没有听进去词人的告诫。词人深深地为国事担忧,并慨叹自己不能为国事尽力。词的下片在描述了宋文帝的“元嘉草草”之后,即把笔锋转向现实,先回忆自己南归时的情景:“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词人在绍兴三十二年(1162)南归,到写这首词的时候,已经过了四十三年。望中,指登楼眺望之中。扬州路,指今天江苏扬州一带。词人南归时,率部队从这一带经过,而当时的扬州又屡遇金兵的焚掠,所以说“烽火扬州路”。这里暗用了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的词句,把“春风十里”换成“烽火”,隐含历史的对比,从对比中流露出沉痛心情。同时,“烽火”二字又是从前面提到的宋文帝的元嘉之败引出来的。元嘉之败后,北魏太武帝乘机南侵,追击刘宋军队直到长江边,并焚烧了扬州。词人很自然地把这同金主完颜亮南侵时扬州也几经兵火联系了起来。现在登上北固楼,向北眺望,四十三年前自己南归时的经历以及扬州一带的兵火都还记忆犹新,那时自己胸怀大志,要干一番事业,可是,四十三年过去了,自己一事无成,国势也越来越不振作。而随着时光的流逝,人们对失败的历史和分裂的局面也渐渐地不以为意了。因此,接下去词人就感叹到,“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可堪回首”是反问语气,就是不堪回首的意思。佛狸是北魏太武帝的小名。神鸦,指吃庙里祭品的乌鸦。社鼓,指古代社日里迎神祭祀的鼓声。这三句仍然是借用刘宋的旧事来暗喻南宋的现实。宋文帝元嘉北伐失败之后,北魏太武帝率兵追击王玄漠,驻军在长江北岸的瓜步山,在山上修建了一座行宫。这座行宫后来成了魏太武庙,因为魏太武帝的小名叫佛狸,所以又叫佛狸祠。“一片神鸦社鼓”,是说魏太武庙的香火很盛。人们忘记了过去失败的历史,竟在佛狸祠下迎神祭祀,这情景真是令人不堪回首。词人在这里不是对刘宋的历史作评价,而是借用历史来影射现实。宋文帝元嘉北伐失败、北魏太武帝南侵的历史,早已被人们遗忘了,而太武帝南侵时留下的祠庙,却至今香火不断。与此类似,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同样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被人淡忘了。词人对这样的现实,感到深深的忧虑。他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虽然年老,却还壮志犹存,希望为国立功:“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凭谁问”是凭借谁、靠谁来探问的意思。廉颇,是战国时代赵国的名将,善于用兵,晚年被排挤到魏国。赵国由于屡受秦国的进攻,赵王想再用廉颇,怕他已经年老,就派人去看看。廉颇在使者面前“一饭斗米,肉十斤”,并披甲上马,表示不老。廉颇的仇人郭开怕廉颇再被重用,就买通使者,在赵王面前毁谤廉颇。使者回到赵国后,报告赵王说,廉将军虽老,还很能吃饭,但是和我坐了一会儿,就上了三次厕所。赵王听了,信以为真,认为廉颇确实老了,就没有起用他。词人在这里以廉颇自比,说自己虽然已有六十六岁,但还有廉颇那样老当益壮的雄心,可是晚年的境遇还不如廉颇。因为廉颇虽老,赵王还派使者去探问,而自己,就连探问的人也没有了。眼看时光虚度而壮志难酬,不能不深感悲哀,在无限悲愤之中结束了全词。词的下片内容比较复杂,但还是用借古讽今和怀古抒愤的手法,围绕着忧虑国事和感叹自己的遭遇这个中心,与上片的内容互相照应,脉络分明,层次清楚。由于作者胸襟开阔,思想深刻,站得高,看得远,因而这首词也就写得境界阔大,气魄宏伟,感情深沉。表现手法也很有特点,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多用典故,熟练地运用古人古事来表现自己在现实处境中要说的话。当时曾经有人当着辛弃疾的面批评这首词用典多,辛弃疾听了很高兴,说是“实中余痼”,认为用典太多是他的—个老毛病。我们认为,诗词中多用典故,如果用得不好确实是一种弊病。但是这首词用典很贴切自然,词人紧紧围绕着一个中心去使用、安排这些典故,结构严密,一气贯注。词中的这些历史人物和故事,初看似乎不相关联,而实际上它们的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完全是统一的,只要理解了每一个典故的含义,以及作者运用这些典故的意图,就能理解它们的深刻寄托以及内在的紧密联系。因此,这首词的用典,不仅中心明确,而且含义深刻,耐人寻味,确实是恰到好处的。同时,词中使用的典故都带有慷慨激昂或苍凉悲壮的感情色彩,传达了词人当时的那种为壮志犹存、报国无路而深感悲愤的复杂情绪,具有动人心弦的力量。这些都体现了辛弃疾词善于运用典故的特色。其次,这首词的标题是怀古,主旨却是伤今,词人登临怀古,或借古讽今,或征引历史教训,或借古事进行类比,怀古之中寄寓着对国事的忧虑和对自己遭遇的感慨,从山川风光说到古代历史,从古代历史说到眼前时事,高瞻远瞩,纵操捭阖,怀古与伤今有机地结合,写景、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比较集中地体观了辛弃疾怀古词的特点,后人曾经称许这首词“极咏古之能事”,明代人杨慎在《词品》中还推举它为辛词中的“第一”。
-全文完-
▷ 进入肖旭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