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话说比较这个题目,老夫平生写过不止一篇类似的文章,都是结合现实生活实际有感而发,分别刊发在纸质媒体上,反响不俗。记忆较深的一篇《话比》文章还曾经发表在1980年5月24日《河南日报》当时影响颇深的“小论丛”杂文专栏上。今天再做同题文章,似有“汤剩饭”之嫌。不过,坊间俚语素有“剩饭烫三遍,大肉也不换”之说。可见,剩饭烫好了,吃起来也非常有滋味。说得文雅点儿,这叫作老生常谈,常谈常新。
“比”者,乃对比,比较之谓也,此亦是国人思维的一种基本方式。毛泽东老人家在评论西汉贾谊的《治安策》时就曾发表过类似的高见:“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有斗争,才能发展”(《毛泽东书信选集》第539页)。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矛盾的一方在同矛盾的另一方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山有高低之分,海有深浅之别。这种区分的结果都是通过比较得来的。可见,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没有鉴别,就不会有所发现。人们就是在不断的比较中明是非,辨真假,懂善恶,定取舍的。
然而,比较的方法却有多种多样,比较的方法不同,其结果也就大不一样。运用比较这种思维方式,须有与之性质相同或相反的事物作为对比物的“参照系”,才能进行正确比较。“参照系”不同,比较的结果就会大相径庭。
“人比人,气死人。”这是一种比较的方法。这种比较法是怀着一种消极攀比的心态,拿自己的“短板”与别人的“长板”作为“参照系”进行比较,结果就会比出自卑,越比较越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越比较越窝火,越比较越生气。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不比好似坐井观天,一比才知道天外有天。”这又是一种比较的方法。这种比较法同样是拿自己的“短板”与别人的“长板”作为“参照系”进行比较,但是这种比较法则是怀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去比较,结果从中“比”出了差距,发现了问题,激励了士气。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也是一种比较的方法。这种比较法不仅怀着一种积极的心态,而且是拿自己的“长板”与别人的“短板” 作为“参照系”进行比较,结果比出了自尊,越比较越有信心,越比越高兴。
“参照系”在比较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据说,俄国大思想家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曾经引用《克雷洛夫寓言》中的一句话:“鹰有时飞得比鸡还低,但鸡却永远飞不了鹰那样高。”拿鹰与鸡进行比较,高低自见分明。
前国家主[xi]刘少奇在《论共[chan*]党员的修养》一书中也曾经谆谆告诫全党,在工作上应同比自己强的同志比;在待遇上应同比自己低的同志比。经常作这样的比较,工作中就不会挑肥拣瘦,拈轻怕重;生活上就不会牢*满腹,怨天尤人;人格上就会比出共[chan*]党人的高风亮节。
共产主义战士雷锋讲得更加直截了当:工作上向高标准看齐,生活上向低标准看齐。经常作这样的比较,自然就会多些坦荡荡,少些常戚戚。
然而,现实生活中能把这种正确的、科学的比较方法运用到“出神入化”境界的人毕竟还是太少了,而常常看到和听到的则多是不正确和非科学的比较方法。
君不见,置中央三令五申和民生民意于不顾,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超标准建楼堂馆所者有之;比请客送礼,吃拿卡要者有之;比“跑官”,图形式,走过场,搞虚假政绩者有之;比“走后门”,搞不正之风的“本事”者亦有之;比车,比房,比吃,比喝,比穿者更是屡见不鲜,甚至快要成为一种“时尚”了……殊不知,作这样的比较,不仅有悖于党和国家的重托和要求,而且比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比低了人格和人品。
老夫也俗。当“口头革命派”容易,真正从自我做起,事事身体力行起来确实也难。不过,学会正确运用科学的比较方法,不仅是一门学问和艺术,更是一种精神和境界。古人曰“不矜细行,必累大德”(《尚书?旅獒》)。我当“敬小慎微,动不失时,百射重戒,祸乃不滋”(《淮南子?人间训》)。是谓座右铭耳!
2014年2月9日
-全文完-
▷ 进入耳关音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