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乡村古桥朱文科

发表于-2014年02月02日 晚上7:44评论-2条

因为工作性质的缘故,近几年我经常下乡进村,差不多走遍了耒阳的每个乡镇。在山野中游走得久了,心里难免泛起寂寞。但我知道,真正寂寞的不是我,而是那些古桥。 

耒阳境内,河流溪涧众多。有河就有桥,有的几百年,有的上千年。耒阳乡村的古桥,多为青石垒砌,不是石拱桥,就是石板桥。即使有些是木桥,桥墩也是石头垒的。抚摸桥石,依稀感受到某种力量的感召。耒阳乡间古桥知多少?恐怕没个准数。《耒阳县志》记载,有八十多座古桥,绝大多数是在明清时期所建,也有宋元时代的。

耒阳最早的古桥,是洞阳桥。洞阳桥又名梅花桥,在耒阳一中附近小溪上,梁天监二年(503年)修建,比赵州桥还早一百多年,是湖南最古老的石拱桥。明朝嘉靖庚戊年(1550年),县令刘永吉重修。桥长15米,宽4米,高10米,桥面青石,夹杂有白色纹路,石匠就随纹路,雕刻一树梅花,枝干古峭。杜甫墓葬桥北里许后,要到杜墓必经此桥,人们遂将洞阳桥改名杜陵桥。耒阳有民谚:“莫道耒阳无好景,杜陵桥上一枝梅。”耒阳梅桥这个地名,由此而来。清朝康熙年间,当地谢士德募捐修桥,洞阳桥历久弥新。《耒阳县志》记载:“前人之创始无承,将后之营修莫继。一切商夫贩子,车轻马肥,谓此桥何。”县令张应星赋诗云:“如何春近转严寒,始信阳生冬未残;不必岭梅先得气,杜桥也有一枝看。”古桥是先民们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千帆过尽之后的不朽,足以使这座城市的后来者,能在其中看见自己的前世与今生,看见先辈的生活痕迹。只有这种心灵与记忆上的追寻与衔接,才能构成贯穿古今的文化史。

耒阳水东江有个花桥,建于南宋嘉庆十年。据说在宋代,这里距离耒阳县城刚好十里,附近有个谷府君祠,内有吴碑,后来漂没了。祠前有条溪流,溪水深急,两岸险峻,又没有桥,人车难行。耒阳人素有修桥架路的传统,视为最大的善事。乡民李景悌自掏资金,发动亲友,在溪流上架桥。有个叫尹以林的道士闻讯,带徒弟慧深前来协助,很快建成一座石拱桥,至今还在发挥作用。我曾去看过,桥确是老了,无情岁月,把石条摩挲得圆钝不整,苍老却风骨犹存。桥身虽短,却一头连接着良田,一头承载着村舍,桥身四周长满了苍藤、野草和青苔,粗砺的石板略显斑驳,但并没有荒废。这里极静,远山回环,一溪萦纡,苍翠连天。来回走走,能从鞋踏在桥面上的清空声中听到自己的心跳。一座城市,若是把有关文化的因素和记忆删削而去,必定会变得瘦骨嶙峋,空泛苍白。古桥携载着文化,蕴纳着一种精神,对于一个地域以及其民众来说,这种精神就是一种灵魂,作为底蕴滋润居民的心灵和智慧。

耒阳还有座南宋古桥,那就是金厢桥。位于东湖圩乡观音阁村,建于南宋度宗咸淳九年(1273)。南宋时,东湖属于平陵乡,“民物阜繁,路径平直,两山相互迎送,作翠浪滚滚,见其来不见其去,中有细流,倾注成涧,涧深且阔,非桥不可过。”(见《耒阳县志》卷一)。当地有个李应祥,为人豪爽,爱做好事,捐米五百石,建成此桥,取名金厢桥。从此过往行人马车,十分方便。清康熙三年(16*4),此桥毁于战火,行人不得不绕道而行。直到半个世纪后,康熙五十七年(1718),乡绅李开坌筹资,依旧貌重建,共三拱,长26米,宽高3米,青石构造,至今完整。据说桥边曾经有棵百年杨树,与桥毗邻相伴,巨大的树干拔地而起,高达数丈。茂密的万千条树枝,伞一样撑开,形成一方圆圆的穹庐,冠盖田野,荫泽四周,庇护一方土地。人们在低垂下来的树枝上系上红布,祈福祈寿。可惜,这棵树也毁掉了。桥是生存,树是幻象;桥来往的是现实,树通达的是未来;桥行走的是脚步,树安放的是灵魂。没了树的庇佑,这桥也显得孤单,这人也显得寂寞。

淝江下游,南阳境内,淝江口,有座三拱石桥。淝江口,古为湘粤陆上交通要冲。明崇祯十三年(1*40),当地庠生杨一清承父遗志捐资兴建,取名孝思桥,后倾圮。康熙五十七年(1718),僧人云福募资重建,较旧址移上移500米,更名永思桥。乾隆四十一年(1776),被洪水冲垮。乾隆五十九年(1794),当地监生梁鸣歧等捐资再建,条石结构,改名永济桥。桥长四十余米,宽六米多,还是三拱,拱高十米。桥面铺白条石,两侧条石砌栏杆。桥墩于民国4年(1915)洪水冲击后加固,系耒阳市著名古建筑之一。不幸的是,1997年秋,又被洪水冲毁。时隔一年,由当地贤人梁瑞松、梁瑞芬等三人首倡,南阳镇政府和有关单位带头出资和募捐重修。1998年秋动工,同年冬峻工。依然是三拱,长66米,宽4米,人车两用,除义务工外,耗资30万元。有过《淝江桥》诗云:“淝江青桥卧洪波,曾作古道续永郴;龙云佛庵看过客,方石姓名记缘尘。驿铃声去水自流,商旅诗多风若甚;凭栏可曾怀旧忧,浅水螺虾入阳春。”任何一座桥梁,倘没有了人来人往,就会寂寞,寂寞于清寂中,看纤草黄绿,花开花谢,与淡淡的夕阳、清冷的山色溶成一气。淝江桥的四起四落,四落四起,体现的是乡民与大自然不屈不挠斗争的精神。这种精神,不管多么雄刚,却始终温润如水绵绵不断,若生命生生不息。

黄市镇排溪与耒水汇口处,有座通津桥,元泰定元年(1324)李叔章建。桥身揠月单拱,长10米,宽4.5米,高3米多,青石砌建。桥上旧时有亭,后倾圮。史料载,民国8年(1919),耒阳知县刘钟衡在桥面建了个亭子,名叫思逸亭,亭上建有“望衡楼”。亭、楼均由湖南省督军谭延闿书额,刘钟衡则撰刻思逸亭碑文。今桥、碑尚存,亭、楼已毁。通津桥虽历经七百余年风雨剥蚀,依然巍巍挺立,仍是周围百姓的生产要道和闲时休憩之地。每年农忙季节,桥上百姓穿梭如流,挑谷子、背玉米、赶耕牛、堆稻草,一派丰收和喜悦的景象。而夏季黄昏,大家则来桥上吹河风乘凉。抽着土烟卷的老农,在桥上摇竹扇吹龙门阵,小伙子大姑娘谈情说爱,老婆婆靠在桥上闭目养神,构成了一幅繁华又散淡的世俗图景。古桥则默默守候这幅世俗图景,守望着人们朴素而平静的生活。

耒阳乡间的古桥,还有很多很多,只要留心,随处可见,那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像夏塘的遇仙桥、余庆的枫林桥、灶市街的朱彭桥、淝江的永济桥、马水的五马桥、竹市的竹塔桥、三都的许家桥、上架的上嫁桥、遥田的水西桥、新市的铜环桥,以及石牛桥、接武桥、肥田桥、朱紫桥、三拱桥、杨梅桥、白羊桥,等等,都建于明清时期,迄今无不有数百年历史。这些古桥,经历了太多的历史风雨,见证了太多的人间苦难,却始终缄默镇定地立着,用宽厚仁慈,用无私给予的心去包容抚一切。

悠悠古桥经风雨,多少往来成云烟。从古桥通过的,无论是百姓商贾,还是文臣武将,一片小小的烟云而已。就能那些架桥的好人,也一个个流逝于历史长河。只有这些古桥,记住了他们的名字,他们的善,他们的好,并在这种怀念中,沉淀成一段远静的岁月。古是时间,桥是灵魂,古桥就是时间的灵魂。在今天这个浮躁的社会,人若能在这时间的灵魂中安静下来,想必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朱文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风儿那么缠绵点评:

悠悠古桥经风雨,多少往来成云烟。人生亦如此,在今天这个浮躁的社会,人若能在这时间的灵魂中安静下来,其实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文章评论共[2]个
罗军琳-评论

拜读先生美文,学习了(:046)段落有些乱,帮先生重新排版过来了,下次请注意哦!新春快乐!at:2014年02月03日 清晨5:38

绍庆-评论

细品佳作,祝在新的一年里更上一层楼!(:012)(:012)(:012)at:2014年02月03日 早上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