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三年不见,李建华明显清瘦了苍老了,表情清肃。如同一匹长途奔腾在征途上刚刚收蹄的老马,无法安静下来,他,脸颊松弛,深邃老眼有些困倦,头顶的白发有些杂乱,额头上的纹路像几道深深的犁沟痕,把睿智、宽厚、正直与苦乐耕耘在眉宇之间……这是一位有思想的文学忠臣。他在澄星化工集团公司做有关文字工作的事务,平时他就是一个普通的江南秀才,不喜好看足球喝啤酒,也不喜欢吃羊肉汤,跟咖啡无缘。不过偶尔也会吟诗时喝杯新茶。他舍不得自己买,定是文友送的。现在他每天的案头工作都排得很满,为了潜心投入工作,他有意识离开家人,独住一处,在新的安置房里埋头写作,儿子大学毕业二年了在一家上市公司工作,不用他操心了。
此时,正坐在江阴东门外山观镇“新家”创作小说的李建华,全然是一匹志在千里的老骥,是一尊岁月与困境中艰辛雕凿出的雕像。常年他永远保持朴素的衣着,而他那青筋暴凸的粗糙大手,还残余他当三轮车夫的窘境。他的神态既安详又在焦虑,有时有些木讷的表情,让你很快地联想到他楼房旁那慷慨大度的柳树、尽心尽职地守卫文学田园。
香樟和柳树,也是李建华引以为自豪的家乡植物。高大挺拔,魁伟壮实,立足在贫瘦的石头滩地里,任风霜苦寒旱涝煎熬,总是根深叶茂、傲骨坚挺,如同它根下的黑色泥土,总是隐忍质朴,又丰沃。在没有龙蟠龙山下,冷眼审视着纷繁芜杂的芸芸苍生……
是啊,他正是这样的老树。他笔下的大干部和辛勤劳作美女们更是植根于同一片土壤。眼瞅着江阴市的高楼大厦和交通环道在向城外漫溢,哪怕郊区开发的风景已经变得多么叫人愕然。他的心里总还是那一片白墙灰瓦的村落书院、古庙晨钟,总还是瓦屋麦垄间的勃发春天、风雪雨霜中的牧歌……他一直站立在故乡的土地上,真心拥抱生活,感受着大地母亲的恩情,旦旦写下真性情的文字,坚守文学之梦。
香樟树是多好的一种树,作家李建华也是那样质朴敦厚的人。记得作家夏坚勇曾经不止一次对我讲:“李建华是个厚道人。新世纪启始的年代,他每每来作协开会或办事,总是低调。他为人厚诚在山城文学界是公认的。李建华是业余作家,他省吃俭用地让清贫的家过得安逸。这个戍卫边关的退役士兵从不屈服于困顿,在当代理民办教师十多年的时光,他没能有机会转正改变命运,他不后悔。向生活做斗争,最终还是过上了幸福日子。
李建华刚捻灭烟蒂,认真地擦手,抿嘴端详着眼前的文友,我也在一家广告公司打工。他来看我,他坐在桌边不说话。他咽下一口唾沫。庄严稳健,拉开架势,吃饭也不例外,何况是并不能令人食欲大快餐,他吃了二盒还没饱肚,我有些不好意思。他却安逸而宁静。并不懊恼有我这样的草根朋友。
几年里,他一篇篇写评论写散文,而我几乎脱离了小城文学圈子,极少参加跟文学有关的会议。我陷入了惯常的安详与沉思之中。
青节前,他打电话给我,要来我家,说是他在文联办公室替我捎了两本新出的书。我说行啊,我告诉了他我新家的住址。
我等待他的敲门声;这是文学的使者敲响文学春天的声音。我等待着……
-全文完-
▷ 进入方芳88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