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州的古典园林中,留园以其独特的造园艺术,布局精巧,奇石众多,水榭亭台遍布,廊道曲折贯通而极具山林野趣闻名,与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留园地处苏州阊门外,最早时是明朝嘉靖年间太仆寺卿徐泰时的东园,园内的假山多为当时的叠石名家周秉忠所设计摆布,妆点在园内四处,格调平淡疏朗,简洁中取自然之景。在清嘉庆时,刘恕在原址上加以改造,建筑逐渐增多,布局渐次完整,取名“寒碧山庄”,又名“刘园”。到了同治年间,为盛旭人(其子即盛宣怀)所购得,重新加以扩建,增设亭台堂屋,曲廊环绕;遍植异花树木,以增野趣;购置名贵家具,巧妙构筑;自此修葺一新,风格大为改变,显得富丽堂皇,之后逐改名“留园”,取与“刘”谐音。当时清末科举考试制度的最后一名状元俞樾作《留园游记》时,称其为“吴下名园之冠”,可见其园艺布局之精良非同一般。
留园面积仅次于拙政园,利用地势特点,结合园艺之长,在整个园区内取景、借光、精心构筑,以各种不同的建筑造型,给整个园林增添了无限景致。当跨进园门,渐次前行,在一个园林中能领略到山水、田园、山林、庭院四种不同之景。中部一泓碧水映出亭台山石,是全园的精华所在。东部以曲园回廊的建筑取胜,重檐迭楼,云、石、斋、馆分布有序。北部竹林小屋,具农村田园风光,树木廊间遍布盆景。西部假山土石堆砌自然,山道曲折,林木葱郁,环境幽雅,极有山野之趣。整个园林以一池碧水为中心,层层铺展,错落相连,疏密相宜,行走之间,尽得古典园林奇趣之妙。
在进入园林沿通道入内,即见一堵白墙上两枝古木交颈沿壁攀援而上,苍劲盘曲,枝节相交,根植在青石花坛,周边杂草开着小花,点辍其间,中间有一匾额写有“古木交柯”,就是指此古柏、女贞二棵古树交柯连理之意,在墙壁上形成一幅自然的花木写意画。
稍往左走即是第一赏景处“绿荫轩”,取自“艳发朱光里,丛依绿荫边”之诗意。西则有一株三百年古枫,东边又有棵榉树,小轩笼罩在绿荫下,故得此名,轩内匾额上有“绿荫”两字。北面透过漏窗即见园内主景一方水池,画船曲桥,亭台石阶皆可尽览。轩南墙壁上嵌有“花步小筑”石额一方,此字为清末钱大昕所书,其下方依墙根所筑的湖石花坛中种有石笋、天竺,攀壁而上,巧妙的构成一幅立体的图画,颇有雅趣,而这“花步小筑”四字恰好嵌于其中,实乃点睛之作。驻足良久,环顾四周,清新之气弥漫而至。
园内以长廊连接贯通各处景点,在一个门洞上方的门楣上可看到一幅篆刻书法的匾额“长留天地间”,长廊的一边有一扇单纯的没有图案设计的长方形漏窗,也称空窗,主要予以采光之用,透过空窗可以更清晰的看到园内景致,窗下种植着兰竹花草,凉风吹入,更觉清新宜人。穿过门洞即看到前面的粉墙上有六扇窗图案,此漏窗俗称“花窗”,在便于通风和采光的同时,可使窗外的景色透过花窗具有若隐若现之感。此六扇窗图案各异,造型不同,会使你无意间去靠近各个窗口遍观园内景色,很好的丰富了墙面审美效果,平添了不同的姿态,为古朴的园林增加了几份活泼的生气。
花窗或漏窗在留园内的长廊上达到了极致,不同的造型特点给园林景色以立体的空间,极大的勾起了游人对赏景的兴致。看似空落落的一个框架,起到的作用无穷,图案的变化也可使景色画面的转换,坐在廊内小憩,靠近窗口侧目即可见园内景色,各个角度都有不同。开设的漏窗之墙,用以分隔园林内部的院落,似隔而非隔,景从窗入,隔而不绝,拓展延伸了园林的空间层次,使周边景色更加的生动别致。花窗的设计还可以使用鸟兽及花草杂物的不规则图案形状,排列也无需规律,随意的摆放可收奇效,移步之间在景色的变换中领略不同的风景。除了回廊在楼阁上窗棂的图案也花样繁多,区别只是从内层装上透明玻璃,站在楼阁窗前,具有更开阔的视境,能够多角度、全方位的欣赏到园林的景致,风从窗外入,景自心中来,至此方觉自然之美非人力所能造就。
留园的回廊贯通在整个的景区,又以漏窗、围墙相隔,由造型各异的门洞而入,蜿蜒高下地贯穿于各处景点,回廊的总长度近700米,漏窗有200余孔,如此的设计布局在别处的园林建筑中极为少见,就是在雨天也无需打伞可游遍四周景点。随走随看,逐次渐进,环环相扣,层层加深,在不断的错落变化中映现不同的景致。绕过庭院,走过门洞,园内布局高低有度,契合园艺特点随意间展现不同的美妙,安静闲适的书斋,精美宏丽的厅堂,丰富多样的庭院,幽僻小巧的天井,迤逦相属的风亭月榭,组合成特有的建筑风格,如一首格调高雅的田园诗,一曲韵律优美的小夜曲,流淌在山水庭院间,萦绕在游人的心里。
留园内最大的一处假山在西侧,一条小涧绕行于山体边缘,缓缓流淌的清水延伸在园林的另一端,涧边树木、圆石随意摆放,杂草异花肆意开放,各具意趣。高高的山体长廊起伏,逶迤盘绕,时高时低,时宽时窄,时明时暗的穿行在乱石山岗。山上树木成荫,花草蔓布,夏日可遮阳,雨日可挡雨。山巅凉亭掩映在松柏间,俯视山下绿草遍布,树木葱郁。坐在凉亭歇息片刻,风吹过枝叶摇曳,花香四溢,阳光透过树丛,晃动在岩石上增添无限野趣。在爬山廊的西部墙壁上,嵌有明代勒石名家董汉策所刻的“二王”(王羲之,王献之)法帖,刻录着《奉橘帖》、《快雪时晴帖》、《送梨帖》等著名法帖,留园内的其他各处廊道墙壁上都镶嵌着不同的书条石,都是名人碑帖作品,书法字体各异,体现不同风格,共有300余幅,极大的丰富了留园作为古典园林的文化内涵,堪称留园一绝,成为书法、碑刻爱好者的学习和欣赏的必到之处。
循着爬山廊可达花园中属于最高的建筑“闻木樨香轩”,从形式上是一个依廊而建的半亭,因四周遍植桂花而得名,每当八月桂花开放之时,清香弥漫在四野,千姿百态的湖石在桂花树的掩映下,更是玲珑而古朴,渗透在桂香之中,散发出沁入心脾芬芳。轩前亭柱上的一幅对联“奇石尽含千古秀,桂花香动万山秋”。这“动”字使用的极妙,将桂花之香的虚景写活了,真是一幅绝佳的应景联。“闻木樨香”还富有禅意,似乎在暗示人们,佛理就如这桂花香味一样,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处不在,在于用心才能参悟得道。
留园的西部极具山林野趣之韵,树木森森,绿竹摇摇,蔓草萋萋。跨过山涧上的小石桥沿石径曲折前行,几株百年银杏苍然挺拔于奇峰异石间,蔚为壮观。在古银杏之间穿过沿石径向上,可见一座六角飞檐攒顶的小亭,这就是临池而设的“可亭”,结顶状如一花瓶倒扣,别具特色。这“可”字别具寓意,亭内有一石桌、石凳供游人停留小憩之用。此石桌出产于安徽灵璧县山中,乃石中上品“灵璧石”制成,可谓来历非凡。
下山沿着山径走进一圆形洞门,上首即有一匾额“又一村”,取陆游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句而得。不用多想院内便是田园山村之景了。走入园内恰如一后花园,花木盆景摆放有序,果树翠竹错落成行,几间小屋若隐若现,九曲小径蜿蜒如带。穿园小径两傍过道都搭有高高的架子,几株粗壮的葡萄藤爬满了整个的拱形顶棚,遮阴蔽日。置身于紫藤缠绕的葡萄架下,遍观两边的竹、李、桃、杏等树木在微风中摇曳自如,阵阵野花的清香弥漫飘然。在葡萄藤蔓覆盖的长廊的尽头,靠北的粉色围墙下有一方水池,数块石灰色的湖石竖立在水池的中间,高低错落的摆放特有新意,一棵蒲草漂浮在水面,铜钱似的叶子贴水铺展,一朵红花镶嵌在绿叶间,远远望去在白色的粉墙背景映衬下,假山湖石宛然是一幅立体的自然水墨山水画。
留园中的建筑别具一格,遍布在园林的各处,沿长廊随处可达。“目对鱼鸟,水木明瑟”,“明瑟楼”即取此意而得。此楼为二层半间,卷棚单面歇山造,楼上三面置明瓦合窗,楼梯在外,均用太湖石堆砌而成。面临清澈明净的池水,背靠树木葱郁的假山,楼边又有青枫庇荫,池清水净,幽雅倍至,信步登楼自有自有一股清风徐来之凉意。梯道边有一峰屹立,上镌“一梯云”三字。楼梯东面墙上,有董其昌书“饱云”二字砖匾一块,饱云之“饱”字与景融合,寓意深远,无以言说,只可意会。
而“曲溪楼”则取于“山渎无所通者曰溪,又注川曰溪”。曲溪,亦即曲水,因靠在池水边,若登楼临窗,自有凉意由水中升腾,扑面而来,故借用此名。“西楼”因在五峰仙馆之西而得名,当时曾名西爽,从此处廊道可达。
沿廊道徐行,那些亭、台、楼、阁都恰如其分的罗列其间,透过漏窗园内景色无有遗落。“清风池馆”是一座外观秀美的两层建筑,其底楼实际上是一道阔阔的廊,西墙壁上开有很大的空窗和洞门,而窗框、门洞也被借用当作是“造景框”来设置,通过它们很自然的可以遍观中部的秀美景色,由此可以看出园林设计者的用心所在。从窗口往外看,映入眼帘的每一处都是立体生动的自然之实景山水画。在西墙对面的东面粉墙上则有二十余方书条石镶嵌其间,这些都是书法名家的绝世作品,有唐代的欧阳洵、褚逐良、颜真卿,以及明代的文征明等名家书法,伫立其间,凝神端详良久,从字里行间都透出不凡的书法造诣艺术的深厚功底,是最为宝贵的中华文化瑰宝。
东西墙面如此别具匠心的布置,在视觉上自然形成了大与小、明与暗、虚与实的对比的同时,置身其间也能在游人的心理上将园林所展示的无比秀丽的自然景色与遥远的历史烟云有机的连在了一起,古与今在历史的长河中穿越而来,融合于自然之景,感叹世事沧桑,物是而人非,古代文化有机的契合在现代文明的实景中,给游人以无意间完成了审美心理上的自然过度,在心灵上达到共鸣。
五峰仙馆的建筑在园林中堪称典范,从建筑的形式上是典型的鸳鸯厅结构,外观是一个大屋顶,而室内则分成前后二间,可前后二个区域的装修及摆设布置上有明显的不同,高大宽敞的南厅占了三分之二。整个大厅装修精美,陈设古雅,素有“江南第一厅堂”之美誉。“五峰”之名出自李白的“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秀出金芙蓉”之句的诗意,并南面小院中有湖石假山,颇具庐山五老峰的写意神韵,逐取名为“五峰仙馆”,匾额篆书亦为当时的金石名家吴大题写。其南厅的装饰多为楠木,亦称“楠木殿”。
南厅内的梁柱均为楠木,横梁是原木方形,中间镶嵌着名家书画作品,梁间还挂有方形灯笼,四边有精美花鸟图画,粗大的楠木圆柱上写有楹联“读书取正,读易取变,读骚取幽,读庄取达,读汉文取坚,最有味卷中岁月;与菊同野,与梅同疏,与莲同洁,与兰同芳,与海棠同韵,定自称花里神仙”。字体苍劲,反映了主人不随俗流的高洁与品质。正厅上方屏门刻有冠云峰图,中间摆放的供桌、天然几、太师椅等家具严格按规制摆放,其材质全是用名贵稀有树木做成,并且有精美的木雕花纹图案,雍容华贵,气度非凡,是男主人接待贵宾宴请之场所。南厅外天井中两边各有金桂一棵,中间门楣上有“东山丝竹”四字门额。“东山”原指晋代名士谢安在上虞的隐居之所,“丝竹”即指音乐,在此亦代指主人有退隐山林之意。
由于当时男女有尊卑之别,北厅则在大厅的中后部以一排屏门、纱隔和飞罩将大厅隔成南北两部分,其使用材质也多采用红木银杏,横梁为圆木,北部的家具摆设也与前厅有所区别,缺少了些许的大气与华贵,可还是不失精美,显得简洁而典雅,是专为女眷而辟的。中间的银杏木屏上刻有光绪年间马锡藩所书的《兰亭序》全文,二十四扇纱隔下方的群板上也均刻有花篮、葫芦、竹笛等“暗八仙”的图案,上半部也装裱着张辛稼的绢本花鸟画。南北二厅在两旁均开设了很大的花窗,可在雕饰上亦有所区别,南厅是圆形,北厅为方形,予以采光和把园内之景引入馆内,坐在厅中亦能看到周围之景。
在五峰馆大厅的北侧角,有一块圆形的大理石座屏,直径达1.40米,却厚度仅有15毫米,此石产自于云南点苍山中,不知当时是如何将其完好无损的从千里之外运到这里的。石面纹理色彩构成自然,中间部分隐隐约约群山环抱,悬壁重叠;下部流水潺潺,似乎飞瀑倾泻;上部流云飘悠,似雾似烟;正中上方一轮白白的圆斑,就像太阳或月亮悬挂天际。透过云层雾罩,似乎是雨后初霁,或是傍晚朦胧的月色。用手触摸,表面光滑几无凹凸之感,如此自然天成的一块圆石,其纹理布局恰似一幅完整的水墨山水图画。这就是留园内有名的镇园三宝之一的“雨后天晴图”。
在五峰仙馆的北门院落即是留园三宝之一的另一宝“冠云峰”,这是在留园内一处不可不到的景点,听其名即可知其物。冠云峰是一块巨大的太湖石,高达6.5米,重逾5吨。此石集“瘦、皱、漏、透”四奇于一体,形状奇特,如云雾盘旋,空漏碧透。据说此石是北宋末年,为宋徽宗采办的花岗石,因战乱之故未能及时运走的皇宫遗物。太湖石属于石灰岩,多为灰色,少见白色、黑色。太湖石的形成是在湖底长期经受波浪及泥沙的冲击以及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溶蚀,在相当漫长的岁月里,逐步形成大自然精雕细琢、曲折圆润的湖石。如此大的湖石无疑是太湖石中的绝品。园主盛康不知如何寻得此石,逐供于园中。为了烘托冠云峰主景,在其两旁还立有二块湖石“瑞云峰”和“岫云峰”作为陪衬,屏立左右,这就是俗称的“留园三峰”,使主峰更加突出其高大奇伟,壁立当空。在假山的周边植上花草松竹。峰的下方则另开辟一方水池“浣云沼”,予以倒影湖石,衬以山景,浑然天成。
石,由于它质地坚硬和外表不易发生变化的特质而被赋予坚贞不渝的人格象征,自古以来为人类所崇拜。太湖石有别于其它岩石,它的坚硬更是无可比拟,经过湖水荡涤,石质坚贞而色泽清白。所以更多的文人以石明志者众多。玩石,爱石,赏石,成为他们的一大爱好。还有的以石为友,为石所痴迷,被称为“石痴”。毫无疑问,园主收拾如此多的奇石于园中,他对石之钟爱程度可非一般了,也是他展示自己的独特的人格品质的象征。
冠云楼、冠云亭、冠云台是专为观赏冠云峰而建。“云满峰头月满天楼”,而取名为“冠云楼”,楼下亦名“仙苑停云”。此楼建成三开间五架屋,东西两面又各接一间四架屋,四周花窗透过园内诸景,站立窗口,冠云峰下绿草遍布的假山,池中蒲草覆盖在水面,数朵小花在绿叶间肆意开放。在楼下的正中壁面上嵌有远古时代鱼化石一方,鱼化石的形成是需经过数亿年的漫长过程,因地壳的运动致使鱼深埋湖底或山体中,经过亿万年的风化侵蚀而成,可想而知,此石之名贵非等闲可比。冠云亭、冠云台在园内假山边,特为从侧面观峰而设,亭为六角攒尖,顶部饰有如意桔子。台是正方形,站于亭内,遍观小院,冠云峰更加夺人眼目,无不惊叹称奇。至此,“冠云峰”、“鱼化石”、“雨后天晴图”被统称为留园内的镇园之“三宝”。
在此沿长廊西行,便到达远翠阁前,此阁为二层楼建筑,亦取自唐诗“前山含远翠,罗列在窗中”之意而名。楼下即称“自在处”,意思是水刷石心得自在的地方。观世音菩萨也就是印度佛教中的“观自在”,而此处取名“自在处”,仔细思量还禅意颇深呢。内壁上挂有满了名家的花鸟山水书法字画等作品,以此衬托出临池山水的诸多意境。
留园最早的建筑是“寒碧山房”,是取自于朱熹的“一水方寒碧,千林已变红”的诗意而来。厅内匾额上的篆书“寒碧山房”四字是当年园主盛康请香禅居士潘中瑞所书。这是在中部观赏池水山景的最佳处所,若是在盛夏时节,池内荷花盛开,宽敞的露台上便是赏荷的绝佳之处。因此,这里也被称为“荷花台”。站在台上,可遍览中部山水,湖石与黄石所筑就的假山上,山石嶙峋,古树参天,尤其是几棵百年的古银杏、古樟树,遮天蔽日的与假山混为一体,登临其间,会产生一种犹如进入深山幽谷的感觉。山石突凸,直逼池水,俯身石阶,伸手即可触及凉水,池水周围的山石径忽高忽低,爬山下谷别有情趣。
池水中央有一小岛即“小蓬莱”,取东海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岛之一。岛上建亭,有曲桥连接两岸,曲桥上方搭建拱棚,爬满了紫色的藤蔓,黄色的小花点戳在绿叶间,在突出的岩石上小坐休憩,清澈明净的池水映出山石亭台,水波荡漾间更是增添了无限的乐趣。
留园中的景点取名几乎都有出处,引经据典徒增了诸多文化的内涵,对游客学习掌握古文化知识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舒啸亭、至乐亭、濠濮亭、揖峰轩、还我读书斋等都有着出典处,移步之间即是一处景点,自然与人工的巧妙结合,布局的精巧真正体现了作为古典园林所具备的雅俗之韵,使游人无不醉心于此。
一曲琵琶古曲《春江花月夜》从池中水面飘来,那弹奏的每一个音符犹如春江之水潺潺的流过心田,循声望去,一只画船在水中划动,船女手执木浆,船儿悠悠的在水面荡漾,船侧的珠帘在微风中摇摆,透过帘内一位少女端坐船中,身穿锦缎粉色古装,面似粉黛,眉目含露,怀抱琵琶,十指轻盈的拨弄丝弦,轻启朱唇,吴侬软语滑出唇齿,流泻出天籁之音。琵琶之声犹如清泉滴石,雨落瓷盆,清脆悦耳之音久久的萦绕在山水亭榭间。至此,想起了白居易的诗《琵琶行》,那时的琵琶女是为了生活所迫,四处卖艺以求生存。而现在船中的那位女子,则是传承和弘扬戏曲艺术,为大众带来文化和娱乐。池中锦鱼似乎也为此陶醉,在水中悠悠的游荡穿梭。偶然间有数只小乌龟浮出水面,拨动四肢,一会引颈昂首,一会潜入浅滩,合着节拍舞动在宁静的水面。
游走于庭园山水间,九曲长廊连接着每一处所能到达的景点,除了满目青翠,还有鸟鸣花香,夏日里阵阵清凉给身心带来异常清新愉悦,或坐或走,或看或听,随处皆是绿意黯然,百鸟和唱。耳际袅袅之音不绝,古筝弹奏如高山流水,洞箫吹奏似深山闻鸪,一曲琵琶弹唱把江南姑苏的意境诠释得淋漓尽致,恰似清泉涓涓流淌,明月临空倾泻。偶然间眼前一对古装女子手执团扇衣袂飘飘的款款而至。一个是闺门小姐装束,粉面如桃花初妍;一个是随身丫鬟打扮,眉黛似三春杨柳。抬手投足,步履轻盈如云中飘落;轻舒衣袖,举止优雅似弱柳临风;眉目传情,喃喃细诉如莺声燕语。一会在假山背后,一会在楼阁临窗,一会又在池水边缘,飘忽不定,若隐若现,伴随着悠远的民族音乐,恰如仙女下凡,尽享人间的游园之乐。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却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一折昆曲《牡丹亭——游园》从那边的小院中飘来,委婉圆润的唱腔,仪态优雅的舞美,宽袖长裙的服饰,音乐的幽远深旷,将戏曲之美演化到了极致。昆曲是百戏之祖,已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苏州这片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土壤里,作为最古老的戏曲艺术正在很好的传承和发扬。汤显祖的全本《牡丹亭》的演出,已把昆曲的艺术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引起了世界性的轰动。循声前往,在一间不大的演出厅内,坐满了看演出的游客,过道、门口都站满了人,舞台上正在演出《牡丹亭》“游园”中的一折。杜丽娘耐不住深院闺门的寂寞,与丫鬟春香徒步在后花园,不知已是春色满园,姹紫嫣红开遍,叹息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都付与了残垣断壁。刚才看到的在园林中随意走动的那二位古装女子,和舞台上的杜丽娘与春香有诸多的相似,莫非就是……?这折戏已成为昆曲中的经典,百演不衰,百看不厌。
曲终而音未绝,人散而神未离。留园之“留”,寓意显然,所到之处赏景看花,爬山穿林,百鸟之声,丝竹之音,古典之曲,优幽委婉的昆曲唱腔,融合在自然山水的环境中,无不令人侧耳倾听。人虽离去,可留园的山水之乐,留园的景色之美,正如这戏曲之音,久久的萦绕在心灵的深处。
-全文完-
▷ 进入真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