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主办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已经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史。起初,主办方或创意者也许就是为了庆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新春佳节而直播的一套综艺晚会,没想到30年后的今天,春晚无论是在演出规模上还是演员阵容上,也无论是播出时间的长度上还是海内外电视观众的收视率上,不仅均创下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公布的“世界之最”,而且竟然还成为中国春节一个新的文化符号,成为众多国人的一个新习惯,成了中华民族的一个新民俗。
一台综艺晚会,面对全国十几亿乃至全世界数十亿的收视观众,况且这些观众的年龄不同,经历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欣赏的品味不同,要想做到让所有观众人人拍手叫好,个个赞不绝口,谈何容易?俗话说“众口难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这才符合常理。难怪年年看春晚,年年有人骂春晚,甚至骂春晚成了一些人的新时尚。特别是甲午马年春晚总导演由著名电影导演冯小刚来担当,更是吊起了国人对于马年春晚期待的胃口。对此,一向豁达睿智的冯小刚早就做好了“挨骂”的思想准备。
如果说做好“挨骂”的思想准备仅仅是冯导的潜意识所决定,那么,为春晚安排一个独创性的“先导片”《春晚是什么?》来开导观众,解读春晚,了解春晚,认识春晚,告诉观众究竟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去观看春晚,将自己的“托付”和盘交给观众,这才是一个真正大智者的风范。
一个导演的水平足以决定一部电影的命运,即使是一部好莱坞大片的成功与否,都可以拿导演说事,唯有中国的春晚不可以全部拿导演说事。中国的春晚远不只是一部电影,更不是一个春晚导演的水平和个人能力能够决定的,它是整个国家时代背景、艺术水平、创作能力、现代科技等文化实力状况的整体反映。冯小刚是人不是神。面对这么历史悠久和普天之下尽人关注的春晚,别说一个冯小刚,即使动员全国的宣传部长、文化部长一起上阵,怕也会留下某些美中不足和缺憾的。
再说了,“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满足了草根,满足不了学者;顾及了学者,又忽略了草根。突出了歌颂,也许少了点讽刺;多点讽刺,也许又伤了歌颂。照顾了老面孔,可能得罪了新面孔;照顾了新面孔,又怕得罪了老面孔……如此而已,哪能做得十全十美呢?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北方有一道非常普通的家常菜品叫作“大烩菜”,有地方称作“一锅炖”或者叫作“大杂烩”,经济实惠,好吃不贵,适合许多人的口味。老夫虽是一个“文艺盲”,但老夫更倾向将春晚看成一道“大杂烩”,喜欢夹什么就随便夹什么,好吃了就多吃两口,好看了就多看两眼,根本就不要太认真,也不要抱什么成见,更不要抱什么偏见。
总之,春晚不是政府“工作报告”,更不是共[chan*]党的“政治报告”。春晚就是一台国人的联欢晚会,联欢晚会以欢乐为目的。若干年之前,老夫曾经写过一篇杂文,题目叫作《高兴就是过年》。既然辛辛苦苦了又一年,大年除夕之夜吃过年夜饭,举家围坐在电视机旁看看春晚,该说就说,该笑就笑;该蹦就蹦,该跳就跳……看过了,乐过了,下楼放挂鞭炮,然后睡个好觉,多好!
博君一笑,如此而已。
2014年元月21日
-全文完-
▷ 进入耳关音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