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静水深流琴啸

发表于-2014年01月19日 上午11:00评论-1条

当我在黑板上写下这四个字时,有学生问了:老师,这静止的水怎么流动呢?说不通吧。

其实,我最初看到这四个字时,也有这样的疑惑。但深思一下,我是这样理解的:静下心来学习做事,可以做出更好的成绩,也能得到更多的肯定;也可以理解为我们需要静心去面对人生,才能让自己的生命长河更有意义。当然也可以如词典上的那样理解:为人处世不张扬,柔和,洞察一切却不被矛盾束缚,不被欲望捆绑,这样才能拥有和谐的生命,长久的快乐和真正的自由——总而言之,这个词语是值得你思忖的。

我特别喜欢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和苏轼的《赤壁赋》两篇文章。且不说前者就书法的角度讲,是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就文章本身而言,已经非常有深度。在思想活跃的魏晋时期,如果不是阅历丰富的长者,如果不是参透了人生的高人,怎写得出这样有气度的文章?当你得到了你非常喜欢和向往的东西时,你自然是喜不自禁的,但也不过是暂时而已。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你拥有的这些美好的事物很快就成了旧物,不再有新鲜感,自然你就会厌弃了,到后来不过增添一份感慨而已。生是大事,死也是大事,生死都由不得自己。后人看我们跟我们现在看古人是一样的。那么倘若我们笑古人,必然后人也会笑我们。反之我们尊重了祖先,后人是否也会敬重我们呢?

而《赤壁赋》则是写得太美了。那么美的意境,那么有内涵的内容,实在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若不是静水深流的大家,怎有如此生花妙笔写出这等美文?,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遗世独立,羽化登仙——多么美好的愿望啊!想当年曹孟德,是一世之雄,破荆州,下江陵,气贯长虹,而今何在呢?人生是短暂的,长江流水是无穷的。一个人相对于世间,无非就是渺小如蝼蚁的。还有这世上的东西,如果不是属于我的,我一点也不能要。只有自然界中的如山间之明月,江上之清风,可以让你得到视觉和听觉的享受,且一生一世都可以享用,足见造物主之慷慨大方。我们得到了那么多,又有什么遗憾的呢?

记得迟子建写过一篇关于黑暗的文章。她因为手被蜜蜂蛰了,疼得睡不着,就起来多看了一眼黑暗。在这种静静的观察体会中,她觉得黑暗竟然是那么的温柔和美丽,带给她深深的柔情。是啊,黑暗本是安静的柔和的,是我们人类自己忽而让它霓虹闪烁,要不就利用它的遮挡,干些龌龊甚至伤天害理的坏事。其实这与黑暗本身有什么关系呢?相反,它却是安静的,温柔的,动人的。

其实很多人都还是喜欢安静的,但关键是那只是对别人的要求,而不去束缚自己。或者是看到别人吵,自己就跟风了,也吵,似乎要比赛一下谁的音量大。渐渐地,不吵简直就不行了,久而久之,也就成了习惯了。而再想拥有安静的状态,自然就很难了。所以我说:安静,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修养。因为能够控制自己讲话的人,能够尽量不讲话的人,他的注意力在思维上,他能更认真地思考问题。当然,他也做到了如何尊重别人。在吵闹的环境中,那些急匆匆的步伐,那些高声的笑闹,很容易让人心烦,也影响人的思维。而在安静的环境中,人的智商都会提高的。

不是说滔滔不绝抑或夸夸其谈完全不好,而是要看场合要看对象。话贵在精不在多。说话说在点子上,能说得头头是道,有理有据,有什么不好呢?而达到这样的水平是需要修炼的,需要你耐得住寂寞地去积累去思索去锻炼。倘若有一天你一开讲,别人瞬间就被你的语言折服了,就闭嘴了,那就说明你修炼到家了。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是成功的必要的一个过程。

在浮躁的社会,给自己也给别人一个宁静的环境,如何?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琴啸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心海梦涛点评:

“静一分,慧一分”。
要知道许多的“创造与神奇”
都是在静寂的环境中产生的。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带着下午茶来看望朋友,问好并请茶!at:2014年01月19日 下午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