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前,从网上得知:黄山市,过去叫徽州,它和长江边上的安庆组成安徽省的省名,就像江苏的省名是由江宁(南京)和苏州组成的一样。徽州现在是地级黄山市的一个区。虽然名为黄山,实则距离黄山景区脚下的汤口镇还有50多公里。汤口是这儿去九华山的必经地。因时间还早,我们在车上就计划好不准备在黄山市停留,直接转车去汤口。那知道一下车就碰到了一位“热情好客”的的哥,弄得我们在黄山市多过了两宿。他先说送我们去汤口,收费与大巴同价。上车后又忽悠我们说汤口是个小镇,那里很难找到旅馆,去黄山旅游的人大都下榻市里的屯溪老街,第二天跟团去。我因为也想去看一看屯溪老街,就顺着他的意思叫他送我们过去,没多会儿功夫,就到了一家叫旅行者之家的私人旅馆,给了他十块钱。旅馆里条件还不错,标间比千岛湖那家宽敞得多,开价每晚128元,当我们准备出门时老板娘才同意优惠20元,后来才知道,住在这里的旅客大都是今天才到的外地游客,遭遇也都和我们差不多,有一对从甘肃天水过来的老夫妻住在隔壁,他们真的是付了128元。
住下来后,我去了趟来时下车的车站,旅店门口不远处就是公交站台,化了一元钱就到了车站广场。进站后才知道去汤口的车很多,也没有固定的发车时间,人上得差不多就开。去九华山的车只有下午才有,可见得大部分游客都直接去了汤口。傍晚时分,回到旅馆,阴沉沉的天空又下起了小雨,我和老伴又撑着伞冒雨逛了一回老街。以前在电视里看到过关于屯溪老街的介绍,说那条街有数百年的历史,被世人喻为流动的“清明上河图”,目前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具有宋、明、清时代建筑风格的商业步行街。2009年它与北京的国子监街和苏州的平江路共同当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看过后觉得果不其然。在一公里多长的街道两旁,挤满了具有徽派建筑特色的小楼,全是粉墙。青瓦、马头墙。沿街的店铺,古色古香,有许多老字号的茶楼、酒肆、墨庄。还有不少经营宣纸、徽墨和文物古玩的店铺。整条街上古朴淡雅,仿佛使人穿越到了明、清时代。如果将这条街与扬州的东关街相比,后者的规模和气势比这里差多了,那里有不少低矮的老平房。如果将这里称之谓大家闺秀。东关关街充其量只能算是小家碧玉。街上没有我们需要买的东西,只是在细雨中拍了几张珍贵的照片。
晚上在旅店里听说住在这里的四、五对游客都和旅店里签下了明天参加黄山一日游的协议,价格是每人一百元,旅行社只提供来去包车、景区内交通和导游服务。门票、缆车、食宿自理。考虑到明天还要回到这儿住宿,往返要多走上百公里冤枉路,同时又担心在山上跟不上队伍,就计划明早直接乘车去汤口,晚上就不回来了。后来却没有经得住老板娘再三劝说,又同意再背着其它游客给我们每人优惠20元,于是就答应她明天蹑一天团。
第一天一大早,旅行社的大巴就到旅店门口接客。我们这里是最后一站,车上已经差不多坐满了人。在车上听人说,黄山一日游可是一桩苦差使,除了缆车上下还要步行18公里的山路。导游的几句开场白也很有点意思,他说:“什么叫旅游,旅游就是化钱买罪受……”导游是个30岁左右的大小伙子,粗壮的身材,黧黑的皮肤,略带沙哑的嗓音,有点儿像过去人民公社的生产队长。觉得在这儿当导游也真不容易,我们一生也许只有一次登上黄山的机会,再苦再累但下不为例,他们可是要天天领着游客走一趟的。从他的介绍中我们得知:黄山原名黟山,传说黄帝在此炼丹后得道升天,故改名黄山。它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黄山的景区面积有150多平方公里,它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中外。讲完后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枚佩带在胸前的铭牌,就像是以前戴过的毛主[xi]像章,上面有一棵黄山迎客松。后来他又再次核实了每个游客的手机号码,并告诫大家,走散了的人,如电话三次联系不上视同自动放弃。接下来就开始收钱,他一个人校长兼校工上课带打钟,也真难为他了。门票是每人230元,缆车上、下160元,还有从汤口到缆车处景区内公交车票(外地车辆一律停在汤口)。70周岁以上的老人景区门票全免,不过缆车票和景区内交通票是不优惠的。
黄山一日游的路线是从前山(南路)上,后山(东路)下,也可以走反方向,即从后山上,前山下,沿途的景点是相同的,是黄山景区中的精华。还有一条从北路上山的线路(也有缆车),但一日游来不及走两条线路。听导游说我们今天是走的前山上,后山下的线路。
这条线路的起点是慈光阁,这里是玉屏索道的登车站,上了缆车后,没多一会功夫就到了山顶上的玉屏楼景区。游客们的艰难行程就从这儿开始了。由于担心我的右膝关节可能不争气,心里已经作好掉队的思想准备,走到那里算那里,万一不行就从原路乘缆车下山。一开始,感觉很不适应,队伍的行进速度相当快,又是连续地上山下山,不一会儿就浑身是汗,到了景区中心的玉屏楼休息时,就估计到今天恐怕难以坚持到终点。天气已经转晴,就是云量大,远处的山景在云海中时隐时现。听导游介绍说:玉屏楼地处天都峰与莲花峰之间,景区里有诸多景点,集黄山风景之大成,有黄山绝佳处之称。随着导游的指点,我们看到了驰名中外的迎客松和送客松、陪客松。楼的前面还有文殊台,在那里可以远眺黄山诸多山峰和峰峦间的云海奇观。楼的左右两边各有一块奇石,叫狮象石。楼的后面是玉屏峰,著名的玉屏卧佛惟妙惟肖地仰卧在峰顶上。毛主[xi]在这里还留下了“江山如此多娇”的草书题词。
离开了玉屏楼,导游又领着我们向天海景区进发。山道越走越崎岖,时而上山,登上山顶又下山,坡度也特别陡峭。好在觉得比开始时适应了些,而且总结出来一条走山路的经验,就是凡有栏杆的地方要充分利用手的助力,上山时用力拉紧扶手,下山时用力支撑着扶手,这样手脚并用的方法有效地减轻了腿部的压力,行进的速度也明显地快了些。路上的游人越来越多,有好几支与我们同方向的团队已经在路上混杂一起,难得看到戴着和我们一样铭牌标志的人。浩浩荡荡的人流淹没了我们这支四十多人的杂牌军,也弄不清导游是走在前面还是拉在后面。后来,前面从后山上来的游客也与我们会合了,狭窄的山路上挤满了来来去去的人。听一个女游客说去年国庆期间她在这里被堵塞了两三个小时。一路上有许多奇峰、怪石,导游们都能说出一块块象形的怪石叫什么名字和关于这块石头的传说。我除了偶尔停下来拍几张照片,全部精力似乎都放在对付这脚下的山路上,连文革期间毛主[xi]的那几句脍炙人口的语录都浮上了脑际,就是“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中午时分,我们赶到了天海景区的一个服务区,还好,导游和大部分同车的人都是在我们后面到达的。也有约三分之一的人是先到的,在最先到达的人当中有一个从浙江海宁过来的老头,今年74岁。同行的人还都夸他走得轻松,潇洒,那个老头不胖不瘦,看起来像六十几岁的人,据说在家里是做豆制品生意的。这里有一家提供便餐的饭店,叫天海美食广场,旁边还有一家饮料、副食供应点,停在这儿的人很多,大概这里是中间站,从前山、后山上来的人都有。大部分游客都在山下带足了食品和水,进饭店的人不多。食品和饮料价格特贵,我们化10钱买了一瓶矿泉水。因为出汗多,带的水不够喝,再贵也得买。
下午2时许,我们登上了黄山的又一高峰——光明顶。这次我们可是第一批到达的,等了20多分钟,最后面的人才赶上来。其中有一个年龄并不比我们大的女游客是坐轿子(其实应该叫滑杆)上来的,听说不太长的一段路化去200元。有游客议论这儿的坐轿费用特贵,说在九寨沟全程只需200元。光明顶是黄山的三大主峰之一,海拔1860米,是整个黄山景区的中心枢纽,也是游客必到的一个景点。光明顶上有一块较为平坦的开阔地,站在上面,黄山诸峰尽收眼底。峰顶上有个华东地区海拔最高的气象站,屋顶上有个巨大的白色圆球,据说是在一个寺庙的遗址上建成的。气象站旁边还有一座豪华的星级宾馆,叫光明顶山庄,听说上面有几间观景房,可以在上面看日出,最贵的房间每晚入住价660元。天气已经转晴,阳光开始有点烤人,不过峰顶上仍不时有团团云雾掠过,云雾过后才能抢拍到较为清晰的照片。听说,当年75岁的邓小平也曾徒步登上光明顶。
从光明顶下山后,导游对我们几个老年游客说:再往前走有个岔路口,如果你们当中有走不动的人,可以在那里抄近路去白鹅岭。能继续走的人还要多绕一个圈子再登一座山,但目的地也是白鹅岭,那里是从后山云谷寺索道下山的地方。我们当中有五、六对老年人是靠咬牙坚持跟上来的,听到这个消息个个喜出望外,有个老头笑着说我们终于被减刑了。脱离了队伍后,我们一行十多个老弱残兵开始向白鹅岭上攀登,因为是近路,时间充裕,走走歇歇,最艰苦的时刻已经过去了,胜利已经在望,感觉特别好。路上人不多,偶尔能遇到几个下午从后山上来的散客。人也混熟了,在路边休息时,也会互相帮着拍拍照、聊聊天。感到老年人出来玩还是不要跟团好,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路上经过白鹅岭景区,我们还有幸拍到云海奇观,飘渺的云雾在脚下的山间盘旋,难得一见,美不胜收。
在路上还遇到几个挑食品、饮料上山的挑夫,听说他们是早上6点多从山下出发的,因为不乘缆车,要化十多个小时才能挑到光明顶,一天只能挑一趟,每一百斤货的力资也只有80元,算起来一瓶矿泉水的运费也只有一元钱左右,不晓得凭什么要卖十元一并。我们看到一个模样有五十多岁的挑夫,挑着130斤的担子,艰难地向上攀登,心里觉得很不是滋味。有人感慨地说: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应该让他们免费乘坐缆车,运费也应该再加倍,还有,从人道主义出发,应该规定每趟只准挑五十斤。
到了缆车站时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没等多一会儿,导游带着他主力部队也上来了,我们看到了来自浙江海宁的那位74岁的老人仍然面无倦色,在导游忙着去购买缆车票的时候,大部分游客都瘫坐在路边,而他却还在空地上散步。看来身体不但是革命的本钱,也是玩的本钱。
大巴回程时还经过了两处购物点,在一家专卖竹纤维纺织品的商场停了很长时间,先是安排到一间小型会议室,听商场的专门人员讲解竹纤维纺织品的神奇功效,后又让游客进入购物区。商场像一座迷宫,转来转去就是找不到出口。听同车上的人说,这些商品在超市里大都有得卖,价格要比这里便宜得多,大部分人都没买,也有人大包小包地买得不少,那一对从甘肃天水过来的老夫妻买了许多抹布,说是准备回去送人。
暮色苍茫时才回到市里在老街口散团。
-全文完-
▷ 进入荒村一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