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用8年去见证感情或者说一种关系,从时间上而言,足矣了。你可以不信,蜡笔已经21了,为了让电筒能改善或者改变,他想着法的来帮他。他甚至过早的结了婚,向他证明一个正常的家庭是多么的美好。蜡笔的女儿都4岁了。
为了不至于让电筒孤单寂寞,蜡笔总来陪他说话聊天,特别是电筒出差的时候,他几乎每次都陪着,因为他生怕电筒一个人的旅途孤单。可是就算他再努力,也没法改变电筒,相反到平添了更多。
蜡笔根本就不是gay,可是他宁愿陪伴电筒,宁愿陪他到彻底改变为止。也许是他们之间有感情所系,也许是上天安排的剧情。如此下去,是不能改变的。
电筒是很矛盾的,他怎么会再忍心去做那些不该做的事情。他真的是个有责任感的人,尽管蜡笔无数次陪他说话,陪他出差……可是,在蜡笔结婚之后,他们就开始了独处的生活。蜡笔以为已经改变了他,他每次见他的时候,总是很开心,蜡笔自然也很高兴,有时候蜡笔也说:“哥啊,你要是坚持不住,你要是想,我可以的,我愿意的……”
电筒怎么会呢,尽管他深深的爱着蜡笔,尽管他没法摆脱自己对他的那份感情,可是他还是要控制,不能乱了方寸啊。大家知道么,蜡笔终究成了影响他最大的一个人。也是他将用大量时间要表达的人。
(二)
电筒看着蜡笔,看他的发型,还挺新的呢,脸削瘦了点,眼睛显得更大了,有点象卡通画里的小姑娘,他把蜡笔的手拉过来,手背还是嫩嫩的,手指头有点粗糙,没等电筒开口,蜡笔对着哥哥:“哥,你好好照顾自己啊。想我时打电话或者过来招呼我……!”电筒用力的拍了几下他的肩膀,他会意的对电筒点了点头。那次蜡笔送他出门口,他走了好远,回头看时,蜡笔还在门口,脸在看着电筒的方向。
(三)
蜡笔是内蒙古赤峰的,13岁的时候,一家人来到了这边陲小市,来这之前把自家的房子和家产都卖掉了。因为父亲得了脑血管病,不能做体力,又听说这里开发开放,就想一家人过来谋生。没有读过书的母亲除了对他们有极深的爱之外,那就只有拜托老天能让他们哥几个过上好日子。15岁的哥哥,选择了去土建队做力工,11岁的妹妹看家做饭,爸爸力所能及的去捡垃圾,而他和母亲则买了一辆人力三轮车,走村串屯收破烂。这普通家庭的特殊分工,着实叫人感叹人生之旅的辛酸,不过这一家人对生活的坚持喝奋斗不息的精神着实折服人。就在那段,他们为着新生活忙得热火朝天时,电筒认识了他。
那时候的电筒也在做小本生意,每天骑着自行车托着几板冻鱼沿街叫卖。收入也颇丰。很偶然的,他卖完鱼在往家走的路上,正好碰见蜡笔和蜡笔妈妈推着慢悠悠的三轮车,电筒也随之减慢了速度。
还没等电筒搭茬,小蜡笔先问:“叔叔,你是卖啥的啊(他竟然叫电筒叔叔,他可没有那么老)?”电筒说:“卖鱼,你们呢?”他很干脆的说:“收破烂啊!”他又问电筒:“叔叔,你一天能挣多少钱啊?”电筒说:“也就70,80块吧。”
蜡笔眼睛噌的一亮:“啊?能挣那么多啊?!那你教我卖鱼呗?!”电筒没有犹豫:“好啊!”就这样,第二天,电筒就帮他进了鱼。又告诉他该如何叫卖,电筒骑自行车,他们母子推着三轮车各自出发了。
第三天一大早,他就来到电筒家,很有礼貌的一进屋,就管电筒的父母叫大爷大娘,叫完了瞅电筒笑了笑。其实啊,他昨天卖鱼没有挣着钱,只剩了几斤鱼自己家吃了。这是跑电筒这来掏经来了,电筒其实是个热心人,就悉心的教他这其中的方法和窍门。不过,叫电筒爸爸大爷,叫电筒叔叔,那岂不差辈了,更何况,电筒爸爸比蜡笔的爸爸还小两岁呢。他灵机改口,从此就叫电筒哥了。
就是那个冬天,电筒在天津水产与人合伙进了一批鱼。因为当时,农村到市里的交通和沟通都不是很发达,所以电筒选择去农村卖,相比之下一定好卖,同时也能多挣点。但是去农村卖货有个缺点,那就是农村人喜欢用粮食来换,这样一来有时候用自行车可能就负担不了了,电筒顾过几回机动车,但是费用高,不合算。正好赶上蜡笔家鸟枪换炮,三轮车换成了驴车。结果电筒就开始顾他的驴车卖货(连人带车外加一头驴,一天给他20元)。记得,有一天货卖得相当好,回来时电筒说给他加一倍钱(40元),结果他说什么也不肯要。最后只要了30元,对于一个小孩来说,当时他的举动反映出他的为人,电筒开始偷偷欣赏上了蜡笔。
蜡笔刚认识电筒的时候,还从没有吃过火腿肠,没有去浴池洗过一次澡,没有看过一次录像,那次电筒在卖货的同时,一边收帐,要回来6箱苹果梨,当即送给蜡笔两箱。他们全家人高兴极了,好多天都没舍得吃。
直到有一天,蜡笔从被子里取出来一个苹果梨:“哥,就这一个了,我给你留的,你吃吧,你知道么?我在老家一年也吃不着水果,只有到过年的时候才能买点梨,而且还是冻的,象这种暖梨,我是第一次吃这么多,这是最后一个,留给你的,也是我开始就选出来的最大的一个。”电筒怎么会好意思吃呢,他们谦让了好半天,当时谁也没吃。看着他们苦着的生活,电筒的内心挺不是滋味的,虽然他也不富裕,但是他真想尽能力帮帮蜡笔,这种想法他有,但还没急着去表达。于是继续用他的驴车卖他的货。
做生意么,不管大小,有挣可能就有赔,就有那么一天风雪交加,连驴都懒得迈步。何况人了,怎么会有人出来买货呢,结果劳累了一天,只卖出50多元钱,蜡笔也看出电筒有点心情不好,晚间给他租车钱时,他说啥也不肯要:“哥,今天生意不好就算帮忙了!”
电筒强行塞给了他,不管咋说,他也不容易,20元顾个驴车,还外加一个小车老板啊,这大冷天的,挣不挣是和人家有啥关系。没挣着钱,倒赔,情绪不太好是正常,不过被着小孩的举动扶平了,他在想:“这小孩啊,冲着为人,将来也能有点出息!”谁知道,第二天,蜡笔硬是又给电筒拿回来10元钱。说是他们全家人的意思,让他必须收下。10元钱,或许是微不足道的,但在那一瞬间,电筒真的被这全家人的意思感动了。也许真的是因为这10元钱而改变了他们家的命运,在以后的生活当中,他在尽全力的帮他们,一直到现在,可能还会继续。
用驴车拉货肯定要比自行车要多拉了,收入也相对多了,他决定要带蜡笔一程。这回不是顾他,是要和他合作。他当然高兴啊。20天后,分给蜡笔1700元,结果他的做法和上次一样,拼命的谦让,他只要了1000元。他着实懂得人情,电筒开始喜欢上这个孩子。
电筒给他买了好几套衣服,包括内衣还有鞋,可是他不穿,后来给他哥和他妹妹都买了。这会他才高兴的穿着新衣服四处炫耀逢人就说,自己认识了一个可有能耐的哥了。
冬天在忙碌中,欢快中很快就过去了。过完春节,电筒买了一辆机动三轮车,销售对象还是农村,这会是把商店用车拉着跑,你想买啥,这都有,每到一处是特受欢迎。这的1000多个村落让他俩跑了个遍。司机时常就是蜡笔,看着每天呼呼呼见涨的票子,那个高兴啊!
(四)
印度电影《大蓬车》,不知道你看过么,那群吉普赛人把歌声与欢乐撒播一路,而且还能收获爱情,特别是当他们用舞蹈与歌声表达人生与生活时,电筒真的有一种冲动,让自己更能热爱生命和生活,他们不是送戏下乡,但是也解决了不少农民买东西难的问题。当他们几天后又重复回来哪个村子,被村民包围时,那个兴奋劲儿就甭题了。虽然收入不少,但是一旦投入到农民中间,就有了被需要感,挣钱多少已经显得不重要了。
电筒是喜欢唱歌的,蜡笔是喜欢听歌的,每次凯旋归来他们是一路风声一路歌。不知道自啥时候起,每次送蜡笔到家门口,他们都要拥抱一下,才肯回家。这次亦然,可是就在电筒放开蜡笔回头的一瞬,蜡笔突然亲了他一口,虽然亲的仅仅是脸。
他飞快的跑进了屋子,电筒呆若木鸡的怵在那老半天。
几年过去后,电筒提起那天晚上,那个吻时,蜡笔说:“竟胡扯,哪有的事啊,我才没有亲过你呢。你竟臭美。”就算是电筒多心了,多情了,不管怎么说,对电筒而言,那天晚上,就是他们的开始。
每天都在一起,任何可能的机会都有。但是电筒是比较低调的那种,喜欢收藏自己。尽力的把心思都用在工作上。于是他们继续着工作和日渐红火的相处。他毫不顾忌的躺在电筒的身上,即使在他家,他妈都说他:“起来,叫你哥歇一会儿!”他任性撒娇的说:“不,不,我就躺他身上,我以后天天躺在他身上。”电筒知道,他是找到了一种依靠,有了一种安全感,单纯的他可是赖上了我。但电筒开始有一种莫名的喜悦和责任,渐渐的,对工作加倍的努力,收入也在与日俱增,他们也成了分不开的朋友。
他有过领着蜡笔,第一次去看录像,第一次下馆子,还有第一次洗桑拿。也有第一次吻他的唇,他们开始沉浸在一起……
有一天,有人说电筒牵着一个小男孩的手。他不记得,但是他肯定,他牵过,因为那已成为他的一种习惯。习惯了是改不掉的,爱,还改什么呢!他只是在想:“到什么时候,我才能有可能……!”每个人希望把自己的人生书写得很好很幸福很浪漫,可是对于电筒,这人生该怎么去表达,这无法表达的苦人生。
(五)
有一天,他们的货卖得很好。两天总收入约有700元,在18年前,两天赚700元可不是小数目啊。蜡笔是个能吃苦的孩子,这为后来他能够承担生活上更重的包袱,奠定了有用的基础,他们继续分享着因收获而带来的喜悦,同担着生意和生活上的不易和苦楚。
蜡笔和电筒的故事,直到去年9月10日,电筒的典当行开业,算是告一段落了。因为蜡笔也大了,也该面对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和感情了。这一切都是意料之中的,也是电筒的心愿。
-全文完-
▷ 进入金子川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