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被誉为美女的有许多,但既美又有文才的不多,如能排上榜的是蔡琰、李清照、柳如是、朱淑真、薛涛、吕碧城、顾太清、班昭、卓文君、谢道韫等。认识清代美女诗人吴藻,是在大学课堂学习古代文学的时候,先生在讲到中国古代一些有才的美女时,讲到了清朝的美女诗人吴藻。于是,吴藻鲜活的形象便在我的日记本上植根,在我的心中又多了一位性格独特的美丽才女。
【一】聪明又美丽的吴藻
关于吴藻生平的故事,先生曾在文学课上娓娓道来,她的多愁和多彩人生,演绎了一个时代的人文风情,至今想起都不会忘记。吴藻,字苹香,自号玉岑子,生于清道光年间,原籍系安徽黟县。清年间,徽商在当时国内被誉为实力雄厚的一支商业大军。吴藻的父亲是一位大丝绸商,她从小随父母居住在今浙江杭州市,古称之为一个叫仁和的地方,传说中的仁和建县始于五代吴越,开始叫钱江县,北宋改仁和县,一直存在到清代。她是父母的暖宝宝和掌上明珠,自一出生就极受宠爱。
然而吴藻虽然出生于经商之家,吴藻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欢笑,幼小的吴藻不仅喜欢舞文弄墨,而且聪慧过人,自小喜欢唐诗宋词。由于经商缘故,家中从没出过一位像模像样的读书人,所以父亲看到吴藻十分喜读,惊喜之余,就用重金聘请了一位名师到家用心培养她。从此,吴藻和自己家的一些亲戚姐妹们一样,开始接受全面规范的闺中教育。她在读书过程中追求读名家的书,不仅只是四书五经之类,更有历代文人的名作,特别是历史上一些才女所写的文章,她都爱找来阅读。经过几年的熏陶培养,吴藻的文学才华很快显现出来。小姑娘不仅长得眉清目秀和出众的天然漂亮,而且作诗填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忽如当年宋李清照的天赋降临在她的身上,父母高兴得逢人就夸。少年时的吴藻同时也是曹雪芹的铁杆粉丝,她把父亲从外面带回家里的《红楼梦》翻读了一遍又一遍。父母见女儿自小有才,常会背着吴藻在亲朋好友面前夸耀一番。
少女时代的吴藻在模仿中开始创作,以她对生活的感知写了一篇《如梦令》:“燕子未随春去,飞入绣帘深处,软语多时,莫是要和依住?延停,延停,含笑回他:不许”!这首词写得细腻生动,和辛弃疾的“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的词句有几分相似,但此词完全充满了少女的天真烂漫。受到左邻右舍和亲朋好友的称赞,于是神童少女的名字传向四面八方。
江南的水、江南的雨、江南的气候滋润了万物,吴藻在江南的灿烂阳光下长得亭亭玉立,忽如西施一般的美,人见人爱。在古代,女子到了十七八岁就要订亲成家。然吴藻从十五六岁起,就被有钱的大款人家相中,到吴家来做媒说亲的几乎踏破了门坎,许多徽商大户知道吴藻才华横溢,都想娶其当媳妇,好络个富豪和文学双全之名。吴家是生意人,故交际的圈子里除了商人还是商人。在这些大户中会经商的小伙子,他们虽然长得高头大马或者一表人材,但因为大多只上过学堂而没多深造,在当时已经被称之为才女的吴藻根本看不上他们。为此,其父母十分着急。
然吴藻却不急,她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每天除了继续她的琴棋书画外就是写作,她非常专注。吴藻特别欣赏和崇拜的就是东晋女诗人、才女谢道韫。她经常找来谢道韫诗文反复欣赏,在阔读中还常常把自己比作谢道韫,除了解这位女才子的生平,还带着一份深深的同情。
【二】崇拜谢道韫的吴藻
吴藻从少年开始,心目有了自己的偶像,她最佩服东晋才女谢道韫。谢道韫是东晋后期打败苻坚百万大军的一代名将谢安的侄女,是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后来又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王凝之的妻子。谢道韫聪慧有才,人也长得美丽,不仅诗文才全,还是一位女中英雄,她对这位绝代才女和奇女崇拜不已。
谢道韫一生的声名浮沉,则是她错嫁了的丈夫王凝之。在晋代,王谢两族世代替缨,朝廷倚之为柱石,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谢道韫嫁入王家,应当是门当户对。但在“书圣”的几个儿子中,王凝之却是禀性最陋弱的一个,非但中庸安命,还恪信邪道。婚后的谢道韫发现王凝之的才学欠佳,至使十分失落。其实,谢道韫的心里总是藏着一份天真烂漫,认为人和人之间的缘分,最重要是取决于二人志趣的相投程度如何。如果没有志同道合,就算有了情缘也无从谈及人生的造化,所以她常常掩卷轻叹,望月兴叹。
谢道韫爱文学,曾以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之咏雪诗名扬千古。说的是一次冬日谢氏家族聚会,正赶上大雪鹅毛般片片落下,谢安于温酒赏雪之余,雅兴大发,问在座的谢氏后辈,飘飘大雪何所似?谢道韫的堂哥谢明接口:“撒盐空中差可拟。”空中撒盐何故,难道想人工降雪?。谢道韫马上微哂道:“未若柳絮因风起。”简单一句,谢道韫的诗情才气相比她堂哥何啻宵壤!谢安大声称善,夸奖道韫敏慧过人。她博览群书,文学功底深厚,其中的《登山》是她的代表作:“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非工复非匠,云构成自然。气象尔何然?遂令我屡迁。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此诗借登山观景,说明优美的自然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的重要性。此外,登山亦是运动健身的极好手段;登山既能陶冶人们的性情,又可活动筋骨。此文受到社会普遍认同和赞赏。
还记得有一次,丈夫凝之与弟弟献之等友人到一起讨论诗文,席间谈及诗文,小叔王献之被文友说得理屈词穷,而丈夫王凝之怎么也接不上嘴。正处于尴尬境地时,被经过的谢道韫听到了。谢道韫立即在屏风后面参加了讨论。谢道韫接过小叔献之的话说下去,引经据典,讲得条条有理,使在坐的文友无言以对,甘拜下风。大家被谢道韫的才华折服得一个个翘起大拇指。这次讨论,使谢道韫更加知道丈夫王凝之的文才不足,谢道韫从此开始更加郁郁不欢起来。
其后,以海盗起家的孙恩率兵进攻会稽。时任会稽内史的王凝之虽手握军政大权,但面对强敌的进攻,竟然不听部下劝说作准备迎战,而一味相信道教,还闭门祈祷希望道祖能保佑,还对部下说:“吾已请大道,许鬼兵相助,贼自破矣。”致使贼兵一到城下,不费吹灰之力便长驱直入,王凝之及其子女被贼兵在刀剑中杀害。
谢道韫目睹丈夫和儿女蒙难的惨状,怒火万丈,于是手持兵器带着家中的女仆向贼兵冲去。谢道韫英勇无畏,杀死贼兵数人。然而终因寡不敌众,被贼兵俘虏,此时她手中还抱着只有三岁的外孙刘涛。孙恩以为谢道韫抱的这个孩子也是王家的后代,下令部下去将孩子杀死。谢道韫面对刽子手,正气凛然地对孙恩厉声喊道:“事涉王门,何关他族?这个孩子是我的外孙刘涛,你们一定要杀他,那就先杀了我吧!” 孙恩早已听说谢道韫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女子,只见她义正词严,毫不畏惧的英勇气概胜过男儿,不免被她的举动所折服,于是改容相待,不但没有杀死小孩刘涛,而且还派人将她和她的外孙刘涛一起送回会稽。
从此谢道韫寡居会稽。物是人非,此情此景纵然宁静淡泊也不免黯然以至泪下。从此时开始,谢道韫矢志守节,足不出户,每天只是打理本府内务,闲暇时写诗著文。融入了自己的满腔悲愤苦情之后就陆续写出了《哀江南赋》,《枯树赋》等传世名篇,直至离开人世。谢道韫在敌人面前的英雄无敌的壮举,在吴藻的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并且崇拜不已。她曾经暗暗地说:“我就是要向谢道韫学习,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女子”!
受谢道韫生平事迹的熏陶,吴藻在二十岁时,以心中的谢道韫为影,以她的勤奋写下了杂剧《乔影》而闻名大江南北。《乔影》的剧作情节很简单,全剧只有一幕,是写谢道韫改作男儿装,在书斋展玩自绘的男装的小影片断。谢道韫在题为《饮酒读骚图》的小影前对酒抒情,感叹自己因性别所限,平生抱负不得施展,天地之大,只有这幅小影才是自己平生的“第一知己”。这是一种怀才不遇顾影自怜的意思。吴藻的《乔影》可以说是一部才女同病相怜的宣泄,是冲破三纲五常封建牢笼的宣言书,是用文学形式在抗争中开出的一朵奇葩。道光五年的秋天,《乔影》在上海的广场演出。当时由苏州男子顾兰洲独唱。他“曼声徐引,或歌或泣,靡不曲尽意态”,感动了无数观众。
《乔影》在当时的文坛引起轰动,传抄者无数,有“闻者传钞,一时纸贵”的美誉,令男性作家们发出了、须眉未免儿女肠,巾帼翻多丈夫气“的赞叹。诵读曲词,就会感受到封建时代知识女性的脉搏,心灵产生强烈的震颤。《乔影》充分表现了吴藻的人生理想和心灵轨迹。《饮酒读骚图》就是奠定吴藻文学地位的顶峰之作,虽短小,却承载了吴藻所有的生命内涵。其寓意是襟怀虽然像凌云展翅的飞鹏那样豪放,可处境却好似紧锁樊笼的病鹤般不自由,想到自己是个女儿身,只得自悲自叹罢了。剧中惟一的人物谢絮才,就是作者的化身。
吴藻后来一直认为,造成她一生不幸的原因就是因为她是女子,所以,她开始向往要有男性一样的生活,希望像他们那样自由地参与各种社会生活,跳出笼门,从而建功立业。她渴望像苏轼那样,以铜琵琶、铁绰板来放歌人生;她也要仿效屈原问天,问女性何以命途多舛。
【三】婚后不如意的吴藻
似乎老天爷都很残忍 ,历史上往往有一些才色双绝的女子 ,都逃脱不了红颜薄命的命运 ,吴藻自然也不例外。在封建社会,做才女远不如才子们来得潇洒。封建社会倡导“男尊女卑”和“女子无才便是德”。在男权社会里,男人总是希望的女子是乖乖的淑女,而不是一个吟风弄月的才女。因为才女智商高,眼光高人一等,能洞悉男权社会的种种弊端,甚至会以身挑战这些弊端。所以那时的才女们大多为情所困,为情所伤。而吴藻,就是一位这样的才女。
春去秋来,一眨眼,吴藻已经二十二岁了,吴藻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那时候的女性都是在十七八岁成家了,吴藻再也拖不起了。她苦苦地寻寻觅觅了许多年,还是逃不掉做一个商人妻子的命运。她的父母替她物色了一位姓黄的丈夫,也是一位大商人家庭出身。当文才女子遇到一个商人,肯定是情感和爱好不会相同,如果为了享乐,那么就一辈子当好家庭的主妇,然吴藻不愿这样做一个这样的女子,她忽然变得一点儿兴趣也没有了,她很不情不愿的披上了嫁衣,她为自己感到莫名的悲凉。
婚礼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天气举办。黄家为了显耀经济实力,把这场婚礼办得极尽奢华,轰动了杭州的整个仁和县城。迎娶那天,由十六人抬的迎亲花轿凤冠高扬,溢彩流金,一路上江南丝竹和鞭炮锣鼓声交响,送亲的嫁妆排出好几里地。但吴藻坐在大轿中丝毫没有被周围的气氛感染,她神情漠然,心境似乎淡淡。
黄家朱门大户,家财万贯。进了黄家门,可以说是吃喝玩乐的生活什么都不用愁,黄家对吴藻的到来真是百般珍视,年轻的丈夫又给了她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在宽敞的屋子里给她准备了一间书房。一张花梨大理石的大案,案上放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雕刻的笔筒,内插的各种毫笔如小树林一般。吴藻不禁心花怒放,她心想,这排场堪称书香大家,原来丈夫也是喜欢读诗书之人。以后可以夫唱妇随,读书消得泼茶香,此种生活也是神仙过的日子。
然而她想错了,黄家富实无比,可是就却从未出过读书人。黄公子从少年开始经商,除了会看帐本外,就没再摸别的书本。由于随父一心经营,所以没有喝过多少墨水,文化程度不高,他一年中除了算数和记住生意场上的来往金额,很少接触诗词文章,对文学没有任何兴趣。只是他在婚前听说了妻子的才情,因为十分佩服和敬重,就花了心思为她布置了豪华的书房。
还记得大婚的当天晚上,灯光花烛之夜,闹新房后不久,吴藻就兴冲冲的把写好的一首诗拿给丈夫看,酒兴没退的丈夫抬眼看了看,除了说“好,好”以外,就再也说不出第三个字,又因酒力的作用一下子躺在床上,没一会儿就打起了呼噜。吴藻坐在红烛下,听着此起彼伏的呼噜声,惊得目瞪口呆,她本想和丈夫相依相偎,共论诗词之乐,没想到夫君如此之声把她吓了一跳,心中不觉冷了。哎,原来丈夫其实是个庸俗之人。唉,在生意人的眼里,只有金钱的流通和进进出出的数字,而文字他们是不甘兴趣的,这一切吴藻根本没法想到。这桩看起来门当户对的婚事并不遂她所愿,她的心中充满感伤。在《酷相思》里,她叹息道:寂寂重门深院锁,正睡起,愁无那。觉鬓影微松钗半軃。清晓也,慵梳裹;黄昏也,慵梳裹。竹簟纱橱谁耐卧,苦病境,牢担荷。怎廿载光阴如梦过。当初也,伤心我;而今也,伤心我。
婚后的日子,丈夫对吴藻还是百般宠爱的,但每次回家总是见妻子被闲愁折磨得日渐憔淬,丈夫十分心疼。在他的眼里,妻子写点诗词文章,纯粹的是玩乐一下,她爱玩就让她好好玩吧,只要她成天开心就好,为什么要这样呢?他始终想不明白。于是,他常常看到吴藻呆在书房里,用文字编织政她的闲愁。对婚后的生活,吴藻越来越不满意,她在《祝英台近》中这样写道:“曲栏低,深院锁,人晚倦梳裹。恨海茫茫,已觉此身堕。”尽管生活优裕,可吴藻还是有一种自我失落的感觉。她越想越伤心,她不甘心做一只关在笼中的金丝鸟,她要到外面去飞翔。她的《乳飞燕?题〈红楼梦〉传奇》对林黛玉悲惨结局的伤痛不已,何尝不是词人悲情的自身折射:欲补天何用,尽销魂、红楼深处,翠围香拥。女痴儿愁不醒,日日苦将情种。问谁个、是真情种?顽石有灵仙有根,只蚕丝、烛泪三生共。勾却了,太虚梦。喁喁话向苍苔空,似依依、玉钗头上,桐花小凤。黄土茜窗成语谶,消得美人心痛。何处吊、埋香故冢?花落花开人不见,哭春风、有泪和花恸。花不语,泪如涌。
从此,她每日里是我行我素,除了吟诗和作赋,就是弹琴和绘画,每天一个人忙得不亦乐乎,她写好诗词常常只能自赏,再也不邀丈夫一起共赏了。丈夫自知不懂诗词,虽有愧疚,但不愿暴露,他对妻子的生活可以说是关怀得无微不至,想尽办法一心一意驱赶她的闲愁。最后,丈夫就只能劝吴藻多外出散散心,多结交一些喜欢诗画的女朋友,好散散心。
【四】爱女扮男装的吴藻
随着岁月流逝,吴藻的词作很快在才子们中流传开来,许多文人对她的才华深表赞叹,但都遗憾不能和这位年轻的才女见面。正是一个想走出去,其他的想走近她。再则在生活中,没有美女的捧场,文人们在一起再怎么疯狂,也觉得索然无味。
随着吴藻声名日盛,一些比较大胆的文人,就开始托人邀请吴藻去参加一些诗文酒会,他们很想能见见这位才女。这种想法不谋而合,这真是符合吴藻的心意,她也决定摆脱笼中的生活,勇敢地走出家门。一开始,吴藻结交的是一些红粉闺友,常常坐坐聊聊,也谈点诗文什么的,但吴藻觉得很不过瘾,再慢慢的,她结识了一些文人才士。那时,在吴藻的头脑里,总觉得真正要当一位才女,不仅要有才,还要有过人的胆识,到男人们中间去,一起探讨文学和人生,要敢于向束缚手脚的固有的潜规则挑战。
一天,吴藻把自己的想法悄悄告诉了丈夫,她原来以为丈夫会反对她的这种做法,甚至于会说:“堂堂大家庭的媳妇这样做成何体统”?没想到丈夫不但不阻止她,反而点头支持她。吴藻永远记得的是丈夫对她说的话:“夫人,只要你玩得开心,玩得高兴,你就放心去吧”。在得到了丈夫的同意后,吴藻高兴得彻夜难眠,她为自己设计了未来生活的图画。从此她如鱼得水,同一些谈得拢人文人们一起作诗饮酒唱和,才情迸发,她的才华让那些男士们惊羡不已。 江南的湖光山色,西湖的浓妆淡墨、桃红柳绿永远是才子佳人们的天堂,当吴藻的词作传到他们手中时,又一次引起极大的轰动。于是,在风清月明,飞檐翘角的阁楼上,吴藻常邀三五好友,坐定谈诗品酒,或者走出去,这样的诗会一次又一次启迪了吴藻,她在交际活动中重新找回了失落的自己,性情又变得活跃开朗起来。这样的聚会,这样的会话,使她经常是在夜深人静时分带醉而归。
即使这样,他的丈夫也没有责怪她。但是,作为一个女人,经常参加男人们的活动毕竟有许多不便,也容易遭人闲话。又后来,她想起谢道韫面对刀剑的执着和勇敢,吴藻灵机一动,决定女扮男装去赴各地文才好友邀请的酒会。
吴藻说到做到,后来干脆就对着镜子女扮男装了,她在在出门参加文友聚会时,常常是儒巾长袍,俨然是一个翩翩书生,怎么也让人看不出来。有了这样的打扮,她的行动方便多了,可以更加方便自由地出入一些酒楼茶馆。从此,吴藻在丈夫和文人雅士面前成了一个公子哥儿。她举止文雅,风度翩翩,满腹诗书,实在是以假乱真了,就连丈夫也常常捧腹大笑。
【五】去妓女院逛的吴藻
一次,吴藻酒后听人说附近有家青楼,其中有不少女子在被迫当妓女,她便好奇地随一班文人来到青楼,拂袖走进了青楼,她要看看青楼中的女子是怎样生活的。这在中国的历史上,吴藻是唯一一位女扮男装去逛妓院的美女诗人。
那天,当她一走进青楼,她的美貌和气质就立即吸引了那些疯疯颠颠的涂脂抹粉的女子,她们一个个都纷纷朝她献媚眼微笑。其中有一个姓林的漂亮歌妓竟对她情有独钟,不仅为她唱歌,还不可般地靠拢她,诉说说是一见钟情地自己爱上了吴藻。
面对林姑娘的冲动,吴藻心潮翻滚,这怎么会是这样的?看来一个人长得美确实是会吸引人的,她对青楼女子的生活不熟悉,为了积累妓院妓女们的生活素材,她干脆逢场作戏,还与那位林姑娘一边微笑,一边交谈,一边眉目传情,一副恋人模样。林姓歌妓不知道吴藻是女,竟然还要以身相许。在以后的日子里,吴藻每次都装模作样地答应下来。一天,吴藻还当着林姑娘写了一首《洞仙歌?赠吴门青林校书》。这校书就是旧时对妓书的雅称,从中记述了此事:“珊珊琐骨,似碧城仙侣,一笑相逢淡忘语。镇拈花倚竹,翠袖生寒,空谷里、想见个侬幽绪。 兰釭低照影,赌酒评诗,便唱江南断肠句。一样扫眉才,偏我清狂,要消受玉人心许。正漠漠、烟波五湖春,待买个红船,载卿同去”。 值得一提的是:古时的大文豪,几乎都为妓女写过诗词,唐宋的李白、杜甫、秦观、苏轼都是,宋柳永也就不必说了,吴藻太仰慕这些文豪了,她觉得自己要学就学个十足,也放荡不羁的给妓女留了诗。
她的笔刚落,就让林姑娘激动得热泪盈眶。吴藻真的是要买只红船搞同性恋,与林姑娘同游五湖而去吗?非也。这只是一时的酒酣娱兴而已。她根本没有同性恋的意欲。原因很简单,在吴藻的内心深处,尽管她外出女扮男装参加聚会借酒消愁,但终究还是寂寞惆怅的,她眼中的丈夫尽管有钱,但不一定是她的文字知己。“停琴坐,秋影落空阶”,漫漫长夜,夜凉如水,相伴的仍是凄凉;“圆缺阴晴天不管,谁管得,古今来,万斛愁”?维妙维肖地写出了她生活上的众多困惑。
对于吴藻这些做法,丈夫并不干涉她,只要是妻子高兴的,他根本不在乎。但亲友和长辈却有微词,然丈夫也总是为她辩解:“吴藻是个不一般女子,我们不能用常规来约束她”。由此可见,丈夫其实是很爱她的,只是生活方式不同,爱的方式也不一样。在婚姻问题上,他采取了包容,他只是没有能力抚慰她那颗爱好文学的孤高寂寞的心。丈夫这样对待她,让常人觉得这位丈夫无论他会不会作诗,都绝不是一个庸俗的男子了。丈夫对妻子爱得是何等深沉,他如此的懂她。只是吴藻她不懂,走进了文字中也不愿去懂。
【六】失去丈夫爱的吴藻
为了使自己的文学水平不断提高,吴藻和女同伴们又前往苏州拜见文坛著名人物陈文述。陈文述是明嘉庆时期举人,家中建了一座碧城仙馆,他像袁枚那样,收了一大帮女弟子,终日里在那儿吟诗唱词,打算择江南宝地重振闺秀文学,在当时的影响是很大的。吴藻除了拜见和结识了这位师长之外,还认识了好几位令她终身难忘的女友,与她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还在间隙写下了不少酬答词。陈文述对吴藻评价很高。
吴藻就这样成为了陈文述门下徒弟。 “前生名士,今生美人”。这是陈文述对吴藻的评价,他说她是自己弟子中的第一人。在苏州的日子里,吴藻还认识了陈文述的儿子陈小云与妻子汪端,他们是一对词坛伉俪,夫唱妇随,堪称是文坛一对鸳鸯,让吴藻十分羡慕。吴藻认为这才是人生理想中的婚姻,后来她在致汪端的《南楼令》一词中,赞他们的婚姻是“福惠证双休,神仙第一流”。 吴藻还认定理想中的夫妻生活就是常在湖上泛舟,花丛月下品茗,诗词唱和,琴瑟相谐。而这一切,对颇有些心高气傲的吴藻来说,已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奢望了。她总觉得,尽管丈夫对她好,但志不同道不合,嫁给丈夫是一生的委屈。从此,她经常与这些才子们一同登酒楼,上画航,举杯畅饮,高声唱和。常常月夜泛舟湖波上,深夜不归,也经常远游郊外,带醉而回。就这样,时光一天天过去了。这样的日子一晃而过就是十年。十年中,她不曾生下一男半女,她的心高高浮在生活之上。
婚后第十年,吴藻的丈夫不幸得了重病,被突来的恶魔击倒而离开了人世。尽管丈夫生前不能做到与她夫唱妇随,但毕竟他十分宠爱自己,为此她伤心至极。丈夫走了,生活让她品味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孤独,那些诗酒唱酬的日子都成为一种美好的回忆了。以前,无论她做什么,丈夫都是支持和包容她。甚至她十年没有生育,丈夫也不曾说过她一句什么。每天,他都关心的就是问她出外开心吗,今天填了什么新词?她却认为他是又啰嗦了,什么都不懂还要问她。十年的无微不至,她已经习以为常。突然间这一切戛然而止。她这才发现,自己身边的这个人曾经做了那么多。思来想去,十年来,她觉得自己欠他太多了,他对她,一直都是“你主宰,我崇拜,没有别的选择”。 她对他,总是温水煮鱼不死不活的淡漠,一个妻子应该做的许多事,她什么都没有为他做,她忽然大哭起来,哭得老天也伤感得落下泪来。
“门外水粼粼,春色三分已二分;旧雨不来同听雨,黄昏,剪烛西窗少个人。小病自温存,薄暮飞来一朵云;若问湖山消领未,琴样樽,不上兰舟只待君”。在这首《南乡子》的词中,她终于开始出现了自己丈夫的身影。她一直觉得可有可无的丈夫,现在却让她铭心刻骨的惦念。可不是吗?黄昏时分,再没人陪她共剪西窗烛;生病之时,再没人着急惦念嘘寒问暖。她的心,完全沉了下来,冷下来了,她感觉自已走到了生命的深秋。她想到谢道韫的身世,忽然觉得自己和她怎么有了同样相似的命运?大雁的翅膀已经折断,她发誓从此开始闭门不出。她要“不上兰舟只待君”,说出了她心中的真言,这是她对丈夫和忏悔。这一年,吴藻三十二岁。
【七】南湖学做梅的吴藻
由于吴藻的丈夫离世,她的老师陈文述劝其修道,并赠以法名“来鹤”。而且陈文述还特别强调:“诸女弟子‘皆诚心礼诵’,参悟真如,尤以钱塘吴苹香为世擘。”在老师的鼓励下,吴藻告别了以往的生活,决定一心学佛参禅。从此,才三十余岁的吴藻就移居嘉兴的南湖,筑“香南雪北庐”,与古城和野水为伴,从此归于那种青灯古佛的境界。她隐居在嘉兴南湖僻静的“香南雪北庐”,对着满园梅花,从此开始了青灯古佛的生活。
丈夫走了,吴藻定痛思痛,千言万语觉得自己对不起丈夫。“一卷离骚一卷经,十年心事十年灯,芭蕉叶上几秋声!欲哭不成还强笑,讳然无奈学忘情,误人在自说聪明”。这首《浣溪沙》,读一遍都让人觉得心酸。从此,每日陪伴她的,只有“一卷离骚一卷经”,心中念念不忘的,是“十年心事十年灯”,她变了一个人,仿佛已经真正长大,已经不再是那个被人捧着手心的小女孩。十年来,当她发现真爱就在身边的时候,丈夫其实已经永远的离去了。这真是人世间最悲惨的事情。
吴藻是一个热爱生活和对生活充满激情的人,早年激情飞扬、诗酒唱酬的名士生涯,从此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她在寂寞的青灯世界中漫度人生,似乎是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每天带着伤心和孤寒。是的,她在男人们的世界里走过一遭,她反抗过这个世界对她的不公,并也发出了自己的呼声。然而当她隐居在人迹稀疏的南湖边,一切都归于平静时,只有相伴房前屋后的梅花才会在风中摇曳,与她对话。在人迹罕至的南湖边,在如雪的梅林里,这位纤弱的女子一路低吟浅叹,再也没有人听到了她的声音,她也无须别人听到,她觉得自己活在寂寞里反而更好。
南湖畔,再没人来安慰她内心的寂寞和忧伤。那些纷繁的感受,那些冷,泪,被一枝细杆狼毫急急地写到一张张古朴的纸上。那纸,从此也带着心酸真的不堪重负了。“记得黄昏小院,曾伴花宿”,梅如雪,一生爱梅,写梅,与梅相伴,冷艳,孤傲,把每一朵雪花都认作芳邻。 吴藻在这种冷落寂寞的生活中,她把自己当成了一枝梅花,一生只需要北风和雪,任向她袭来,都已无惧。
【八】清第一女词家吴藻
在南湖的长期幽居中,吴藻在青灯下通过反复回忆,像她当年崇拜的谢道韫一样,在创作中开始将自己平生创作的词作一一整理出来,编成了两本集子,一本是《花帘词》,收集的是她三十岁以前的词作;一本是《香南雪北词》,在道光二十四年刊成,汇入了她三十岁以后的优秀作品。吴藻的词影响很大,被人们称之为清代的谢道韫。后来,她的诗词被众多文人收藏,对她的评价也很高。
吴藻是一个女子,她做了许多男人做过的事情,她的一生带有传奇色彩,她用轻巧、活泼、流畅的白话,并用诗词形式抒写了自己的心情,被誉为是清代女词家中第一人是当之无愧。
-全文完-
▷ 进入沁香一瓣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