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是一个词语,是在计划中必须达到的目的。也可以理解为“目标”。由此可见,指标是衡量目标的单位或方法,也就是预期中打算达到的指数、规格、标准。一般用数据表示。
在现实生产和各项工作中,人们都喜欢下达各类指标,以促进和保证目标的完成。无论是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指标无处不在。
下达指标有其积极的一面,它可以使任务变得看得见摸得着。有了指标,上级就会省祛许多繁琐的督促和检查,免去许多担忧。有了指标,下级就有了奔头,就如“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一样。所以在现实生产和工作中,上级向下级下达指标已成为习惯。
下达指标也有其消极的一面。有时,下达指标的部门不顾客观实际,违反客观规律,甚至是拍脑门决定。而上级指标下达后,为了完成指标,下级有时是不择手段地,甚至是违法违纪违反政策的去完成。总之,不管用什么办法,完成指标就是好汉。
目前,指标已被广泛用于各行各业、各个领域。比如说,党务工作有指标,政务工作有指标,人口出生率有指标,招商引资有指标,提干有指标,晋升职称有指标,贷款有指标,罚款有指标……等等。
指标,在国家建设中立过功劳,但指标也曾给国家和社会造成过损害。
上世纪的1957年,在全国轰轰烈烈的反右派斗争中,从上到下层层下达指标,每个部门和单位的右派分子不得低于5%。造成了反右严重扩大化。根据解密后的中央档案记载,全国被划为右派的有3178470人,划为中右的有1437562人。超额完成了指标。运动中所采用的“指标”这种不科学的政治工作方式是造成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原因之一。而在1978年的右派改正工作中,不予改正的只有张伯钧、罗隆基、储安平、彭文应、陈仁炳等共96人,只占总数的五万分之一。
1958年钢铁产量的跃进再跃进成了大跃进的核心内容。1956年,我国钢铁产量是520吨。1958年,国家确定了以钢为纲的经济建设思想,下达了本年度实现1070万吨,1959年实现2700万吨钢铁的指标。提出了赶超英国的口号(1956年英国的钢铁年产量2000万吨)。于是全国掀起了大炼钢铁运动。全国各地土洋结合,建起了数百万座炼铁土高炉。浪费了大量资源和人力物力。当年全国钢铁产量实现了预期的指标,但有300万吨是土钢,根本不能用。
历史上,也有一些指标在社会上造成过不良影响。比如为了完成指标而发生的多起抓人、拆房、拉牲畜事件。
如今,无论什么都下指标,已成为管理者的法宝。
2013年9月,郑州市卫生局下发文件,规定各辖区筛查发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任务数不得低于辖区常住人口数的2%,并说这个比例已经低于上级规定标准了。
一些执法管理部门,给工作人员下达了罚款指标。致使下边人员鸡蛋里挑骨头,甚至钓鱼执法,千方百计完成指标,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坏的影响,而所罚之款的去向却不得而知。
再如招商引资指标,在真招商的同时,又逼出了多少假招商真占地?
还有诸如提干指标、晋升职称指标、贷款指标等等,究竟有多少积极作用?
不要小看了“指标”二字,在当今社会中,小小的“指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有的人为了完成指标要政绩而胡作非为;又有的人为了得到涉及切身利益的指标而四处奔波送礼行贿,又成全了多少贪官污吏?
综上可以看出,指标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有正面,也有反面。由此说来,不能没有指标,没有指标就没有标准,就没有目标。指标要下,但要科学,要符合实际。不能人为的想当然乱下指标。最近,中组部印发的《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中规定:“选人用人不能简单以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不能简单地把经济增长速度与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画等号,将其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依据”。这是国家取消以gdp指标论英雄,防止政绩工程、实施实事求是、科学发展观念的重要举措。希望人们能够效仿。
因为指标不是万能的,有一些事情是没必要下指标的,下了指标反而不利于社会,还可能产生腐败。
2014.1.8.
-全文完-
▷ 进入斩妖精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