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设县两千多年,自古人丁兴旺,山河秀美,人杰地灵,造纸发明家蔡伦享誉中外,东晋奇才罗含扬名四海,民族英雄谷朗光耀史册、建威将军刘厚基名垂千秋。到了现当代,更是出了大批英豪、将军、学者和影视明星,伍若兰、伍中豪、李天柱、刘铁超、谢唯俊、谭冠三、王紫峰、郑效峰、资凤、刘显宜、伍绍祖、资中筠、伍宇娟,这些杰出的耒阳名人,无不家喻户晓。可见,耒阳文化底蕴之深厚。
民族英雄文天祥,曾任湖南提刑近一年,到衡阳讲学,到耒阳巡视,作《进士题名记》:“按衡进士姓名可考者自祥符省元郑向始,景右八人皆擢第……耒阳居其三,嘉定郡十八人,耒阳又半之。间岁往往多得士。”文天祥夸赞耒阳出了很多进士。到底出了多少呢?根据近年学者考证,现知衡阳各县市历代进士共计298人,其中衡山97人、衡阳67人、耒阳和常宁各47人,衡南36人,祁东4人。耒阳历代出仕皇家的文臣武将,统计有近800人。
最让耒阳人感到幸运的是,一代诗圣杜甫卒于耒阳,葬于耒阳,引来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在耒阳留下许多传世力作,异彩纷呈,熠熠生辉,为耒阳增添了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1
耒阳城东北角,有所千年学府,大名耒阳一中,乃全省示范中学。该校前身,便是杜陵书院,是我国最早的书院。书院的由来,是因杜甫于公元770年卒葬于此处。到唐天佑末年也即公元907年,人们为纪念这位伟大诗人,在其墓旁建祭祀,叫杜工部祠。同时,用这所祠堂作为学宫,名曰杜陵书院,第一任山长毛仁,祠院两用,办学不绝。
杜甫何以到耒阳又卒葬耒阳?说来话长。杜甫是河南巩县人(今河南省巩义市),自幼才气过人,但天忌英才,偏让他生逢乱世,怀才不遇,仕进无门,在长安城困顿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小职。安史之乱爆发,杜甫不得不流亡颠沛,途中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后弃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杜甫投靠剑南节度使严武,在其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人称杜甫为杜拾遗、杜工部,就是这个来历。公元767年,杜甫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三峡,抵达漂泊鄂、湘一带。他在岳阳旅居数月。公元770年4月,杜甫避臧玠之乱,由长沙到衡阳。这时,他的舅父崔伟做郴州的录事参军,写信要他去。于是,杜甫南下郴州,去投靠舅舅崔伟。
杜甫来到耒阳县城边,郴州遥遥在望。不料,天下暴雨,耒水河突涨洪水,杜甫困在河中小岛鸭婆洲,上岸不得。饥寒交迫之中,杜甫病倒了。耒阳县令聂某听说后,仰慕杜甫的才华,同情杜甫的遭遇,风雨交加中,派人乘船冒险赶到鸭婆洲,给杜甫送去牛肉干和白酒,并致信问候。杜甫感动得泪流满面,当即一边饮酒,一边写诗,感激聂县令在他急难中的慷慨。诗题曰:“聂耒阳以什阻水,书致酒肉,疗饥荒江,诗得代怀,兴尽本韵。至县,呈聂令,陆路去方田驿四十里,舟行一日,时属江涨,泊于方田。”全诗如下:
耒阳驰尺素,见访荒江渺。义士烈女家,风流吾贤绍。
昨见狄相孙,许公人伦表。前朝翰林后,屈迹县邑小。
知我碍湍涛,半旬获浩溔。麾下杀元戎,湖边有飞旐。
孤舟增郁郁,僻路殊悄悄。侧惊猿猱捷,仰羡鹳鹤矫。
礼过宰肥羊,愁当置清醥。人非西喻蜀,兴在北坑赵。
方行郴岸静,未话长沙扰。崔师乞已至,澧卒用矜少。
问罪消息真,开颜憩亭沼。
这首诗,赞美了聂县令的良好家风和高尚品格,也为聂县令屈尊小县鸣不平。末段,写阻水的心事。杜甫是位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在任何艰苦情况下,都关心国家大事,后人所谓“平生无饱饭,抵死只忧时”,在这首诗中尤其能体味到。据说,聂县令收到杜甫的诗后,愈发敬佩杜甫的才气和人品。几日后,洪水退出,他立即派人到鸭婆洲寻找杜甫,竟不见杜甫踪迹,只是在鸭婆洲捡到杜甫的遗靴。故后人又把鸭婆洲称为靴洲。县令断定杜甫已亡,于是杜甫的遗靴安葬在县衙北郊耒水左畔洞阳关之西,也就是如今耒阳一中院内的杜陵。圆形墓冢高1.5米,径3米,正面嵌一横碑刻“唐工部杜公墓”,落款为宋景定□年县令王和。
杜甫死于耒阳,学术界曾有过争议,认为杜甫病逝于岳阳,而非耒阳,理由是某部诗集中收录有杜甫的《过洞庭湖》一诗,时间是公元770年下半年。好在后来经过权威认证,此诗并非杜甫所作,乃后人主观臆断,推测是杜甫写的,由此否认了岳阳说。又有人不甘心,对杜甫的安葬之处也争论不休。全国杜墓今有八处,除四处纯属传闻和纪念性质者外,学术界考证杜甫真冢,主要有耒阳说、平江说、偃师说与巩县说。实际上,连杜甫的出身之地都存在很大争议。在中国,越是著名的古人,争议越多,这是中国文化界、学术界较为普遍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过去交通闭塞、信息不畅,很多历史人物记载不多。而名人是一笔财富,一些地方为了自身利益,只要沾点边的名人,千方百计往自己怀里拉,绞尽脑汁争抢到自己名下。反正死无对证,越争越迷糊,越争越理直气壮,个个能搬出证据。这样一来,就成了谜团。就像杜甫究竟出生何处、肉身安葬于何处?都没有确凿的史料可考。
对杜甫的死因,争议也很多。有说病死的,有说被洪水淹死的,也有说是让牛肉撑死的。唐代人编著的《明皇杂录》中描述:杜甫在漂泊至湖南耒阳的时候,为洪水所困,差不多十天都没有进食。后来幸亏当地县令派船救助,并且赠送杜甫一些牛肉和白酒。长期的忍饥挨饿之后,本应慢慢进食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让肠胃逐渐适应。但杜甫一下子猛吃猛喝,牛肉又不是易消化之物,结果肠胃难以承受,反而因此丢掉了性命,时年59岁。一代诗人如此死法,自然令人叹息不已,后世还有人假借韩愈的名义,写了一首《题杜子美坟》的歪诗来感慨杜甫之死:“当时处处多白酒,牛肉如今家家有。饮酒食肉今如此,何故常人无饱死?”现代有学者结合现代医学认为:杜甫死因确实与牛肉有关,但不是撑死的,而是死于食物中毒。因为杜甫到耒阳时正值暑热天气,旧时并无冷藏技术,牛肉极容易变坏腐化,从而产生毒素,而饮入体内的白酒又会促进毒素的循环,杜甫身体本就虚弱不堪,从而导致食物中毒而死。虽然杜甫的死因还存在一些争议,但无可争议的事实便是由于长期动荡、贫困的生活,杜甫的身体状况确实很差,早衰迹象非常明显:四十多岁已满头白发,像个老翁,而且身患多种疾病,肺疾、风痹、疟疾、消渴(糖尿病)等频繁发作,视力变弱,耳朵有些聋,连牙齿都已半落。
无论杜甫是让洪水淹死的,还是吃了变质牛肉中毒而亡,总之他的非正常死亡让人惋叹不已。杜甫是与李白齐名的伟大诗人,倘若评选唐代最杰出的诗人,而且限额两名,非李白杜甫莫属。即使白居易、韩愈、李商隐,用当代术语界定,起码还差一个档次。李杜属顶尖级诗人,后三位只能定位为一流诗人。对比这些大文豪的生平经历,杜甫算是最坎坷的。他一生绝大多数时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四处漂泊,遭受的苦难是无法形容的。这是文人的悲哀,更是时代的悲剧。文人历来惺惺相惜,杜甫的死,也震动了一代代文人。从杜甫死后第二年开始,不断有文人墨客赶到耒阳杜陵,凭吊杜甫,寄托哀思。据不完全统计,关于杜陵的诗,有一百多首,还有不少纪念文章。这些诗文,给寂寞的杜陵添光增彩,也使古城耒阳的上空,闪烁着一抹诗性的光芒。
2
第一个跑到耒阳,吊唁杜甫的著名诗人,当属戎昱。戎昱(744~800),唐代荆南(今湖北江陵)人,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戎昱于772年抵达耒阳,专程到杜陵祭拜杜甫,写下《耒阳溪夜行.为伤杜甫作》。诗云:
“乘夕棹归舟,缘源路转幽。月明看岭树,风静听溪流。
岚气船间入,霜华衣上浮。猿声虽此夜,不是别家愁。”
戎昱对杜甫非常仰慕。杜甫到达长沙时,他恰好在长沙当幕僚,两人得以有缘结识,一见如故成了忘年交。未料不久之后,杜甫魂归耒阳。戎昱长期飘落异乡,诗歌艺术风格以沉郁为主,兼有雄放、哀婉、清新的特色。《中国历代作家小传》载:戎昱“大历7年(772)过耒阳,访杜陵,作《耒阳溪夜行——为伤杜甫作》。”戎昱写这首诗时,距杜甫逝世仅两年。在这首诗中,明月、岭树、溪声、岚气、猿啼,都是诗人特殊观照。它们不仅表现了诗人孤寂清幽的情感,而且掺杂着诗人的羁旅愁绪。前七句融情入景,最后一句,点出“愁”字。路转船行,来到幽深的溪谷,明月升起,挂在高岭的树梢上。望着那轮明月,斯人已逝,诗人心中装着的,不是别家愁,而是自家的哀愁,是对故友的思念。戎昱的耒阳之行全在夜间, 且坐在船上没有登岸,没有惊动官方和沿途老百姓,故这一情节在耒阳既没流传更无记载。不过, 他的《耒阳溪夜行》为耒阳的历史和文化增添了一个彩页。
令人费解的是,《耒阳溪夜行》在《全唐诗》中,竟然出现两次,另一次的作者是张九龄。内容除第二句“缘源二转幽” 中的“二” 字不同,其他完全一样。我认为该诗应是戎昱所作,理由有三:一是诗中所述景物,就在耒阳杜甫墓附近。杜甫墓东距耒水约百米,往南四五十米有梅桥水,梅桥水就是条小溪,注入耒水,上有杜陵桥。“乘夕棹归舟,缘源二转幽”,是说人在耒水中乘船行了一天,天黑时方从“杜陵桥”下“二转”进入梅桥水,并逆流而进入“幽”深之处。二是张九龄比杜甫大几十岁,杜甫病逝耒阳时,张九龄早于三十年前长眠地下了,何来“为伤杜甫作”的诗呢?三是此诗曾被收入在《戎昱集》中,而《张九龄集》没有收入。可见,该诗在《全唐诗》中出现两次,完全是编纂者的笔误。
3
耒水悠悠,杜陵青青,吸引大文豪韩愈寻觅而来。
韩愈(768~824)字退之,号昌黎,谥号文公,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登上仕途,却在功名与仕途上不顺,屡受挫折。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被贬为广东阳山县令。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又贬为为江陵府法曹参军。赴任途中,自郴至衡,路过耒阳,拜谒了杜甫墓,参观了“木居士”庙。留题二诗。所谓木居士,即木刻神像,宋长白《柳亭诗话》载:“衡州耒阳长蘸寺有木居士”。《红楼梦》第5回写贾宝玉梦游太虚境,在领略云雨之事后与秦可卿难解难分,二人携手出游来到一道黑溪前受阻。警幻告诉贾宝玉:“此即迷津也……只有一个木筏,及木居士掌舵,灰侍者撑篙,不受金银之谢,但遇有缘者渡之。”文中提到就是“木居士”。
火透波穿不计春,根如头面干如身。
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无穷求福人。
为神讵比沟中断,遇赏还同爨下余。
朽蠹不胜刀锯力,匠人虽巧欲何如。
该首《题木居士二首》诗,收录入《韩愈诗全集》,有张芸叟《木居士诗序》:“耒阳县北,沿流二三十里骜山寺,即退之所题木居士在焉,元丰初,以祷旱不应,为邑令析而薪之。今存者,乃僧道符更刻。” 骜山寺也叫骜山庙,位于现在耒阳东岸的大市乡。大市古称大陂市。《耒阳市志》载:“南南梁元帝时(552-554)耒阳县治移大陂市;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耒阳更名耒阴县,是治仍在大陂市;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耒阴县复名耒阳县,县治迁还原址(今城区)。”骜山庙在唐朝时不是这个名字,而叫真安寺,建于南朝陈永定元年(557年),后来到五代十国时期,人们为供奉敖王---后汉高祖刘知远,才改名敖山庙。每年农历五月二十三,是敖山王的诞辰,周边的乡亲和各县的刘姓群众都会来到这里祭祀,唱七天大戏,成为重要节日。敖山庙因此香火旺盛,名声远播,成为耒阳最古老的寺庙。韩愈信仰佛学,他到耒阳祭拜杜甫时,顺便从耒水登岸,到真安寺拜佛,写下《题木居士二首》。该诗乃有感于社会现实而发,非一般应景的题咏。诗中“木居士”与“求福人”不妨视为官场中两种人的共名。韩愈运用咏物寓言形式,在影射的人与物之间取其相似点,获得丰富的喜剧效果,成为此诗最显著的特色。有学者认为,从此诗的写作背景看,作者可能有影射贞元末年“暴起领事”的王伾、王叔文及其追随者的用意。他反对二王和永贞革新,固然是保守的表现。但就此诗而言,是写在革新运动之前且未涉及革新之事。此诗讽刺形象的客观意义,是不可简单地以韩愈的政治态度来抹煞的。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散文家和重要诗人,其诗作力求险怪新奇,雄浑而重气势,别开生面创建了一个新的诗歌流派。他善于驱使纵横磅礴的气势,夹杂着恢奇诡异的情趣,给诗思渲染上一层浓郁瑰丽的色彩。韩愈是最先认识到杜甫诗作价值的文人,写了几首评价杜甫的诗作,有《调张籍》、《题杜工部坟》、《荐士》、《醉留东野》。《题杜工部坟》是韩愈在耒阳写的长诗,有378字,诗云:“今春偶客耒阳路,凄惨去寻江上墓……有唐文物盛复全,名书史册俱才贤。中间诗笔谁清新,屈指都无五四人。独有工部称全美,当日诗人无拟伦。” 诗中对杜甫的才情推崇备至。
韩愈此诗,为杜甫卒葬耒阳的重要证据。其时,距杜甫逝世仅31年,当年目击杜甫卒、墓者大有人在。韩愈凭吊杜陵时,耒阳县令亲自引路,按旧时官场上的惯例,内官左迁,外官奉若神明,倘若这是假墓,县官敢引韩愈去祭拜?“牧童指我祠堂处”,“入门古屋三四间”,从该诗中可发现,杜甫死后三十年里,当地人已在墓地建了祠堂,不过很简陋,只有老屋三四间,远没有后来杜陵书院的壮观。据《耒阳县志》载:“祠堂初建成后,县令申详上宪,配有供俸常额,明及明前额编门子一人看守,清门子易为僧。每岁孟春三日孟秋三日县官率师生行释奠礼。清孟春三日易为三月三日,秋奠如旧。”
韩愈的诗,也提及杜甫被牛肉撑死之事:“当时处处多白酒,牛肉如今家家有。饮酒食肉今如此,何故常人无饱死。子美当日称才贤,聂侯见待诚非喜。洎乎圣意再搜求,奸臣以此欺天子。” 但韩愈对此说表示怀疑,认为杜甫实同屈原、李白一样,都是淹死的,牛肉撑死之说,是聂县令胡诌出来的谎话,目的是搪塞天子搜求杜甫的遗体。韩愈的观点对后世影响甚大,新、旧《唐书?杜甫传》均采此说,《新唐书?杜甫传》将《旧唐书》“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改为“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夕卒”,显得“醉死”比“撑死”高雅些。
中晚唐时期,前来耒阳吊唁杜甫的诗人很多,史料记载上百人。除韩愈外,比较出名的诗人有:罗隐,写有《经耒阳杜工部墓》、《杜陵秋思》等多首,“紫菊馨香覆楚醪,奠君江畔雨萧骚。旅魂自是才相累,闲骨何妨冢更高。騄骥丧来空蹇蹶,芝兰衰后长蓬蒿。屈原宋玉邻君处,几驾青螭缓郁陶。”(《经耒阳杜工部墓》)。郑谷,写有《送田光》:“耒阳江口春山绿,恸哭应寻杜甫坟。” 杜荀鹤,写有《经青山吊李翰林》:“何为先生死,先生道日新。青山明月夜,千古一诗人。天地空销骨,声名不傍身。谁移耒阳冢,来此作吟邻?”孟宾于,写有《耒阳杜工部祠堂》:“南游何感思,更甚叶缤纷。一夜耒江雨,百年工部文。青山当日见,白酒至今闻。惟有为诗者,经过时吊君。”齐己,写有《次耒阳作》:“绕岳复沿湘,衡阳又耒阳。不堪思北客,从此入南荒。旦夕多猿狖,淹留少雪霜。因经杜公墓,惆怅学文章。” 韦庄,写有《耒阳县浮山神庙》:“一郡皆传此庙灵,庙前松桂古今青。山曾尧代浮洪水,地有唐臣奠绿醽。绕坐香风吹宝盖,傍檐烟雨湿岩扃。”徐介,写有《耒阳杜工部祠堂》,“手接汨罗水,天心知所存。固教工部死,来伴大夫魂。流落同千古,风骚共一源。消凝伤往事,斜日隐颓垣。”将杜甫与屈原并咏,此诗受到欧阳修称赞。阮阅《郴州百咏》称:“衡州耒阳有杜甫祠,过客题诗多矣,欧阳文忠公独称徐介之诗。”崔珏,写了首《道林寺》,“白日不照耒阳县,皇天饿死饥寒躯”,明显有些怨恨耒阳了。后来南宋诗人陆游在《入蜀记》卷四感叹杜甫“卒于耒水,可恨也”。赞美也罢,抱怨也罢,他们的足迹和诗篇,构成了一道光环,闪烁在杜陵的上空,光耀千秋。
4
五代十国至宋元两朝,由于社会动荡不安,很多文人穷困潦倒,无力远游,因而踏足耒阳吊唁杜陵者,相对少了些。史载有郑文宝、徐照、戴复古、文天祥、余慿、舒邦佐、游次公、李节、张舜民等十余人,都留下了诗文。
最值得一提的是戴复古。他是南宋著名江湖派诗人,常年在外漂泊,一生远游三次,其中两次到过湖南。第三次出游是1229年春,他有六十二岁了,先到福建,再转江西,然后出梅岭,游广州、桂林,再折回衡阳,又经长沙到鄂州。期间,他在耒阳祭拜了杜陵,留下一首《杜甫祠》。戴复古与杜甫经历类似,生逢乱世,终生怀才不遇,颠沛流离,在精神上承受着时代的苦难,在创作实践上自然也多能注目于这一苦难,并挖掘出其中所深含的美学意义。他的诗歌美学思想,师从陆游,完全承祧杜甫现实主义诗美精神一脉而来。
“呜呼杜少陵,醉卧春江涨。文章万仗光,不随枯骨葬。
平生稷契心,致君尧舜上。时兮弗我与,毅然抱微尚.
干戈奔走踪,道路饥寒状。草中辨君臣,笔端诛将相。
高吟比兴体,力救风雅丧。如史数十篇,才气一何壮。
到今五百年,知公尚无恙。麒麟守高阡,貂禅入画像。
一死不几时,声迹两尘莽。
何如耒阳江头三尺荒草坟,名如日月光天壤!”
戴复古的《杜甫祠》,是一支关于诗人命运主题的交响曲,直探杜诗的精神实质。诗歌表面上基本使用浅显的描述性语言,实际上深蕴着诗人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哲理,语句较为平易,意境自是不凡,颇得杜诗顿挫之神,也印刻着其师陆游的审美痕迹。
宋代有两位大文豪,未曾到过耒阳,但写过关于耒阳与杜甫的诗文。一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欧阳修。欧阳修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继承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主张文以明道,反对“弃百事不关于心”,主张文以致用,反对“舍近取远”,强调文道结合,二者并重,提介平易自然之文,反对浮艳华靡的文风。他与宋祁、范镇、吕夏卿等合撰了一部《新唐书》,乃二十四史之一,共有225卷,在《杜甫传》一卷,欧阳修介绍了杜甫卒于耒阳的事。欧阳修还写了首《吊杜陵》:“风雅久寂寞,吾思见其人。 杜君诗之豪,来者孰比伦。生焉一身穷,死也万世珍。 言苟可垂后,士无羞贱贫。”另一个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陆游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他是南宋的大诗人,受杜甫的影响很大,忧国忧民,有《剑南诗稿》、《放翁词》传世。陆游写了首《耒阳令曾君寄禾谱农器谱二书求诗》。他放游西川时,对杜甫发出过“结庐浣纱里,终殒耒阳乡”的慨叹。
宋代,还有个知名诗人到耒阳,那就是徐照。徐照字道晖,自号山民,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家境清寒,一生未仕,布衣终身,以诗游士大夫间,行迹扁及今湖南、江西、江苏、四川等地。他仰慕杜甫的才华,是杜甫的铁杆粉丝,曾专程辗转到耒阳,凭吊杜甫墓,写成诗作《杜甫坟》:“耒阳知县非知己,救厄无踪岂忍闻。若更声名可埋没,行人定不吊空坟。”诗句中的耒阳知县就是聂县令。徐照的诗,学习姚合、贾岛,题材狭窄,刻意炼字炼句,且主要写近体诗,五律写得最多。不过这首诗,却是七律近体,通俗易懂,在他的诗作中当属少见。
宋代,我国书院大兴,湖南境内有岳麓书院、石鼓书院,江西有白鹿书院,河南有应天府书院,史称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但这四大书院,都比杜陵书院要晚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杜陵书院当属我国最早的书院。唐天佑四年(907年),耒阳县令朱昂倡议扩建杜陵祠,创办杜陵书院。建成前后两栋,均楼房,坐西朝东。前栋,四缝三直,正中明堂设杜甫木雕像。各种诗文碑刻,刊于石栏。后栋中间天井是杜甫墓,南、北、西是围墓而建的楼房,左三右三后四,走马楼。楼上楼下共二十间,是为书院的书房宿舍。到宋代,杜陵书院更完善,设立三馆:蒙童馆、经馆、生员馆,有学租田禾2380多担。但杜陵书院名气却远不及四大书院。有学者认为,杜陵书院缺朱熹这样的大学者担任山长。我想,这是原因之一,最重要的是杜陵书院没有出大师级的文人学者。古代耒阳,绵延两千年,竟未出一个状元,未产生一个大文豪,确实有些遗憾。至今,还有外地人不知道耒阳,甚至误把耒阳当莱阳。不过,耒阳在宋代,曾改名为来阳县,隶属湖南路安抚司衡州衡阳郡。
元朝时,因耒阳民众繁富,升为州,直属湖广行省。元朝诗人余慿曾到耒阳,在杜陵书院留下一首《过耒江谒杜工部坟》:
“一寸丹心爱君,数行发白苦忧民。
江边见得公真像,莫问公坟真不真。”
是啊,只要杜甫的忧国忧民精神长存,何必纠结这杜陵的真真假假呢?
5
明清时期,吊唁杜陵的文人雅士就多了。其中,留下悼念诗文的,有近百人。
明洪武三年(1370年),耒阳因遭兵灾,人口剧减,复降为县,隶属湖广布政使司衡州府。当时的耒阳古城,破败不堪,徐霞客曾从城南门码头登岸,参观县城,“耒阳虽有城,而居市荒寂、衙廨颓陋。”“落日荒城,无堪极目。”而城郊的杜陵,更加荒草萋萋。但这些,挡不住无数文人墨客凭吊的步伐。
诗人钱邦芑写有《拜杜少陵先生墓》,长达四十八句,内有“祠乃独颓败,楹宇生凄凉。吝此修葺费,坐使衣冢荒”,反映了杜陵的破败凄凉。诗人尹怆眼中的杜公祠:“景定相传几百年,风流才子事堪怜。只今惟有孤坟在,衰草含烟自惨然。”诗人的内心世界,是凄凉一片。尹愉则在杜陵前发出长叹:“诗圣才名尽忠心,可怜埋玉耒阳城。靴洲草色经年绿,吊古逢人感慨深。”简懋爵站在杜甫墓前,看到的是:“耒城北望吊忠魂,荒琢凄然暗水云。诗圣遗芳千载定,谩劳真膺自纷纷。”
杜公祠在明朝多次得到维修。明成祖永乐年间,王道主修杜公祠,大约百年之后,至嘉靖初年,祠堂又坏。当时有位老人,叫李良,与乡绅邓链,义务修建杜祠,“不谋于官,不资于众,率领僮仆,朝往而夕忘归,不阅月而祠告成。”每日早去晚归,一个月时间完工,这种精神可敬可佩。三十年后,嘉靖二十九年到三十三年(1550-1554),耒阳知县马宣重修杜公祠。到万历初年,杜陵书院破烂不堪。耒阳县令朱学忠上任伊始,祭拜杜陵后,内心十分沉重,“杞君沉耒是何年,荒琢於今令客怜。烟雨洲中埋胜迹,紫流滩下贡心虔。唐家元气知难续,杜氏精忠未许联。自是风骚千古圣,公坟拜罢几潸然。”朱学忠这首《和前韵》,既有对杜甫的赞美,更有对杜陵年久失修的叹息与心痛。朱学忠字仲显,号葵愚,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生,崇祯十三年(1640)卒。历任耒阳县知县、绛州知州、敕授文林郎等职。此君文采出众,心地宽厚,为人正直。史书载,朱学忠“纯朴不事雕饰,宗族贫者多厚施,置义田以赡族。”万历丙辰(1616年),他担任耒阳知县时,耒阳连年遭水旱灾害,县城被淹,农村颗粒无收。在重重困难中,朱学忠续修《耒阳县志》九卷,并募集资金,对杜陵书院进行维修,留下纪念杜祠的诗歌多首。
朱学忠的善举,对后世影响较大。清朝康熙年间,张应星在耒阳当县令十四年多。他继承朱学忠的为官理念,亲民爱民,在耒阳做了许多好事。他踏遍耒阳的山山水水,了解了耒阳的民情风俗,为耒阳的兴利革弊积储了第一手资料。十四年中,兴文教,黜陋习;恤民困,除积弊;正人伦,倡孝道;建文庙,修城池;培杜墓,葺庞词;开乡道,筑石路;修津渠,便商旅;建宝塔,壮风水。用现在的话说,真正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康熙丙申(1716)年,他亲自动手主修主纂了《耒阳县志》。当他了解到,一个偌大的耒阳县,又是文豪荟萃之处,而在历朝历代,虽有举人进士,竟没有一个状元,深表惋惜,认为是风水破坏了,于是在城郊青麓山兴修了青龙塔。他对杜甫十分景仰,公元1709年五月,刚到耒阳走马上任,就去了杜陵凭吊,写下《初到耒阳谒杜陵》:“春风飞鸟来江头,碧树阴阴暂系舟。甘载怀君芳草里,今朝许我拜高丘。”此后,他每年要去杜陵祭拜,写了十多首纪念杜甫的诗。他的《冬至后二日杜陵桥看梅花》:“如何春近转严寒,始信阳生冬未残。不必岭梅先得气,杜桥也有一枝看。”杜陵桥在杜甫墓东南方里许,原名洞阳桥,梁天监癸未2年(503)建。杜甫墓葬桥北里许后,要到杜墓,必经此桥,群众遂将洞阳桥改名杜陵桥。明嘉靖重修桥时,桥面青石中杂白纹,石工就纹理砌梅一树,成耒阳一景观,有诗云“杜陵桥上一树梅”。现地名梅桥由此而来。
此外,解缙、刘明遇、陈献章、章一卓、湛若水、金灿、崔城、郑懋儒、刘青黎、陈铨、刘宗沛、罗洪先、贺昌、陈其学、于天傅、吴大述、吴朝佩、江昱、周文时,这些明清时期的文人雅士,有的是著名文人,有的是朝廷高官,有的是翰林学士,他们或到耒阳旅游,或来耒阳视察,或在耒阳旅居,都不忘前往杜陵书院,祭拜杜甫坟墓,留下了纪念诗文。清末学者、耒阳人胡文璧写了首《耒阳八景诗》,首句便是“杜陵烟雨暗濛濛”,把杜陵列为耒阳八景之首。全诗八句,通俗易懂,脍灸人口,广为传颂。这些传世力作,与耒阳的秀丽河山交相辉映,引起历代耒阳人的共鸣和自豪感。
其实,每个地方的历史文化,就是文化伟人的生命足迹,就是后人追随他们的思想烛光或艺术创造而留下的痕迹。由于一代代人的不断崇仰和追随,他们的光环不断被放大,并在那些地方形成了文化堆积,形成了一处处光照千秋的精神宝库。
6
杜陵书院,自公元907年建成,历朝历代都进行修葺。每次重修重建,都刻有石碑,碑文或为序或为记。修墓建祠,固然不易,而年深月久,能完好保存下来,更显得可贵。多少前贤,为纪念杜甫,而大兴土木,而倾注殷殷之情,他们是为一个承受过太多苦难的文人而建,为一个悲愤而去的崇高灵魂而建的,为一个伟大的精神创造者而建。耒阳人对诗圣敬重有加,一脉相承。要不是这份情结,早就毁于历代战火。可惜到文革时,杜陵书院被拆去,仅余下后栋西北一角,碑被毁,杜甫檀木雕像被红卫兵烧掉。还好,1992年,由耒阳一中出资,依原样重建西栋,创立杜甫陈列室,修整了杜甫墓,并立青铜杜甫塑像一尊,于墓碑前。
耒阳为杜甫立了墓冢,平江为杜甫立了墓冢,遥远的巩县也有杜甫的魂归之所。在悲凉与痛苦中死去的诗人,遗骨究竟葬于何处,至今还是个历史悬案。历史上有不少贵族人物死后,设置多处陵寝,目的是为了迷惑世人,防止盗掘。杜甫身后享用几处墓茔,却绝对是个例外。杜甫之死既是一场悲剧的终结,又似乎是无数次悲剧的开端。在我们中国的每个时代,都能看到他的影子。“旅魂自是才相累,闲骨何妨冢更高。”一代诗圣杜甫,终结于耒阳这方热土,当让他安息。
今日的杜陵,苍松翠柏,香樟腊梅,树高林密,鸟语花香,幽雅静谧,闪烁诗意的光芒。耒阳古城,已崛起为一座新兴中等城市。杜陵也成为这座城市著名的旅游景点。我曾沿着无数诗人铺就的文学轨迹,迎着苍茫时空中的粲粲夕光,到此杜甫墓瞻仰。墓堆虽然体积很小,极为寻常,但显得古朴肃穆,让人读不尽岁月的沧桑。我三鞠躬时,墓碑冷峻地平静地看着我。时光距离过于遥远,一千三百年十分漫长,三百年一样漫长。仰望古代文化的满天星斗,会觉得他们是在同一个距离向我们投射光亮。
这座矮矮的坟堆,是一处文化的标高,也是一处思想情怀的标高。我自叹才情不够,写不出华丽的诗篇讴歌它。我含泪吐出几句情真意切的诗行,以示对诗圣杜甫的敬畏:
“我走进又一个八月
走进公元七七零年深处
夕阳向晚 蓝天远去
有秋风自长安吹来
都说聂县令几斤牛肉要了你的命
天泛洪水 几句遗诗
遥遥卷飞一个大庇天下寒士的梦
小舟是急流中的败叶
你是僵在叶上吐诗未尽的蚕
此刻 想那凝固的大唐
也听到了四面楼群拔节的声音”
不知远在天国的子美先生,听到这片诗意的蓝天之下,四面楼群拔节的声音了吗?
(2014年1月2日到4日作)
-全文完-
▷ 进入朱文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