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是指中国唐朝时期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他重用魏征等一批诤臣,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与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当时他并大力平定外患,并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当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故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治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之治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一“贞观之治”思考之一:注重民生。
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原因,非常重视老百姓的生活。他强调以民为本,常说:“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太宗即位之初,下令轻徭薄赋,让老百姓休养生息。
唐太宗爱惜民力,从不轻易征发徭役。他患有气疾,不适合居住在潮湿的旧宫殿,但他一直在隋朝的旧宫殿里住了很久。 贞观之初,在唐太宗的带领下,全国上下一心,经济很快得到了好转。到了贞观八九年,牛马遍野,百姓丰衣足食,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升平景象。
二、“贞观之治”思考之二:广开言路。
太宗在位20多年,进谏的官员不下30余人,其中大臣魏征一人所谏前后200余事,数十万言,皆切中时弊,对改进朝政很有帮助。 太宗十分注重人才的选拔,严格遵循德才兼备的原则。
三、“贞观之治”思考之三:广纳人才。
太宗认为只有选用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能达到天下大治,因此他求贤若渴,曾先后5次颁布求贤诏令,并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扩大应试的范围和人数,以便使更多的人才显露出来。
由于唐太宗重视人才,贞观年间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可谓是“人才济济,文武兼备”。正是这些栋梁之才,用他们的聪明才智,为“贞观之治”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贞观之治”思考之四:注重法治。
唐太宗十分注重法治,他曾说:“国家法律不是帝王一家之法,是天下都要共同遵守的法律,因此一切都要以法为准。”作为一位万人之上的君主能够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唐太宗不愧是一位开明的皇帝。法律制定出来后,唐太宗以身作则,带头守法,维护法律的划一和稳定。
在贞观时期,真正地做到了王子犯法与民同罪。执法时铁面无私,但量刑时太宗又反复思考,慎之又慎。他说:“人死了不能再活,执法务必宽大简约。”由于太宗的苦心经营,贞观年间法制情况很好,犯法的人少了,被判死刑的更少。据载贞观三年,全国判死刑的才29人,几乎达到了封建社会法制的最高标准——“刑措”即可以不用刑罚。以民为本的思想,广开言路,虚怀纳谏的胸襟;重用人才,唯才是任的准则;铁面无私,依法办事的气度;构成了贞观之治的基本特色,成为封建治世最好的榜样。使唐朝在当时与西方国家相比,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历史上一个普通的帝王用他的睿智开拓了一个历史的清明时期,上述四点我认为很重要,尤其是重视法治。现在我们政府高举法律宝剑惩治腐败,政治上开始走向清明,这里我也想谈谈一个大家容易忽视的问题,或者说是目前还停留于表面的民生问题:
近几年政府确实出台了一些措施,这些措施确实很好:村村通、农村医疗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家电下乡,农机补贴(惠农政策);社区管理、城镇养老保险、城镇医疗保险、低保补贴,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城市弱势群体保护措施),但是这些政策到了基层却变了样,它成为某些官员致富的财路,造成许多不平等现象。民生问题的深层次的东西我们还没有接触到:怎样提高中低人群的收入;怎样利用税收杆杠来平衡社会群体的收入;怎样真正关心农村与农民问题;怎样实现民主政治。
由上面这些个问题我很自然地想到了唐太宗的另外一个措施:广开言路。媒体、社会舆论对政府与政府管员缺乏监督,是滋生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我们不提倡文化大革命时期那种随便斗人,践踏民主的做法,但是我们也不能够做“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事情,决不允许打压,摧残举报人的现象出现。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要真正做到:法律目前人人平等。
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唐太宗知人善用。知人善用要达到这个境界不容易,尤其是领导者。人才,我们这个社会太缺乏了,人才的结构是我们现在值得探讨的一个课题。人才包括领导人才、科技人才、管理人才。人才的培养与任用靠的是什么,靠的是虚怀若谷的态度。
以民为本的思想,广开言路,虚怀纳谏的胸襟;重用人才,唯才是任的准则;铁面无私,依法办事的气度;构成了贞观之治的基本特色,成为封建治世最好的榜样。我们要向历史学习,向古人学习,力争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开创一个经济繁荣,民生安康、法制健全的历史新时代。
-全文完-
▷ 进入xaddlm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