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谨以此书献给我在天国的父亲母亲,献给我的生命和爱情,献给所有曾经风雨同程的友谊。
(二)
科学教我思考,诗歌激我心跳。我,热爱科学,热爱诗歌。
(三)
献身科学是我上初中时就确立的志向,诗歌只是在进入高中后才逐渐产生兴趣,继而成为了爱好,继而成为了我生命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记忆中写的第一首诗,是那年看到人类第一个宇航员、苏联的加加林飞离地球的新闻后用俄文写的,其中表达了对英雄的仰慕和向往。初期诗作几乎都是“言志”诗,所留底稿在文化大革命中统统付之一炬了。近年有朋友拿给我看当年我的赠诗,觉得那时很有点初生牛犊的豪气,但确实都很稚气。
写的第一首情诗,是给我逝去的初恋。是在那场文革浩劫中,得知她的死讯后当天写就,并立即烧化,希望在天国的她能够收到。没有第二人看到过这首诗,我自己也几已忘却,只记得其中有一句“此心已随红霞去”。我们之间从未提过关于“爱”的字眼,除了有过一次握手,更从未有过肌肤之亲,爱是心底的秘密。
第一首与政治、历史、人物有关的诗,是在举国悲痛周恩来总理逝世的日子里写的。诗很长,很激愤,边写边掉眼泪,对国家前途忧心忡忡。接着四人帮垮台,欢欣鼓舞,与朋友唱和写了些诗,再次燃起了奋进的希望。
改革开放后,被派往国外学习工作。尽管在国内时,对许多现状有愤青般的情绪,但到了国外,才知道自己的内心是多么的爱国,多么的思乡。“世间音讯千嶂迟,/其中寂寞有谁知?/纵是天堂良宵美景,/万里徒步亦归去。”《梦》这首诗,是首次出国抵达汉堡的第二天写成的。之后又有一些思乡的诗。
(四)
这本诗集中的大多数诗,写于2002年回国后。
陪伴年迈的母亲,是我回国的一个重要原因。父亲已在多年前去世,晚年的母亲和我二妹一家一起生活。我是天上的风筝,而线系的那头是母亲的关切、母亲的呼唤。当母亲86岁的生命嘎然而止,我不知道该怎样来面对这没有了最爱我的人的世界。那些哭悼母亲的诗都是我心血的流淌,是在为母亲守灵的日子写成。
祖国也是我的母亲,我是祖国的儿子。我有“一具有血有肉的躯体/一双常含喜怒哀乐的眼睛/和一颗紧随时代节律/而跳动的心脏。”神州大地上发生的一切:地震、奥运、动车。。。将我的思绪拉向过往和未来。农民工、乞丐、巴黎东方站街女。。。让我沉思正义和良知。到过黄山,到过海南,随行随吟,我将我的所见所想,所爱所恨,写入诗行。
(五)
边走边唱。在世界各地行走,法国巴黎是我比较熟悉和喜爱的地方。法兰西民族的历史,美丽的赛纳河,地铁、圣母院、圣心教堂、拉雪茨神父公墓,弥漫在巴黎大街小巷的诗情画意,处处都在不经意间激起我写诗的冲动。
其实,我不是那种即热型的诗人。从没有过七步成诗的经历。一首诗从写第一行到最后一行,也许就是十分钟,或一个小时,或一个梦醒,但灵感在我脑中却已深藏酝酿了很久很久,一周,一月,甚至已一年。一幅火山喷发的照片将我的心灵震撼,但据此写出《我有一个*动的灵魂》,日历已翻过了360余天。
“火山喷发那绚丽的花/是我生命和爱的宣扬”。我的生命历程早已经过还不懂得爱情的年龄,“几十年的经历/沉淀了我的爱欲/我的心早告诉了我/谁,是我的那根肋骨和命中的归宿。”向往着相濡以沫的平静,向往着十指相扣的旅行,向往着风云缠绕的我和你。我知道,我的爱情不是一杯加糖咖啡,而是一杯苦丁茶。“裁片白云折成相思杯/煮沸去冬存下的冰凌/凝视着浸润舒展的苦丁/亲爱的,呡一口/告诉我是否尝到了那颗心”。
(六)
常常思考死亡和生命,特别是在眼看着母亲去世之后。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的生命该怎样度过?又将怎样结束?个人是渺小的,生命是短暂的,“然而,我见过高山/我经过大海的惊涛骇浪/我不甘于庸庸碌碌、无所作为/我要搏击、我要登攀/拼却这微薄的身躯和体力”。
诗,是我的梦。“那是一个我做了很久很久的梦/从春夏的酣睡接着秋冬的无眠/从少年凌云做到了白发爬满头”,尽管艰难、尽管疲惫,“我依然相信明天/我的幸福,我的希望/我的梦想,我的飞翔/就在明天”。
2011年10月于梦园
-全文完-
▷ 进入zfeng1999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