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七十年代的我们,童年时没有电游,没有“奥特曼”,只有一些自创自编的游戏。
记得有一种叫“跳格子”,在地上象画数学本一样画十八格,两边各写上“打倒王张江姚四人帮”,然后小伙伴们一起猜黑白,两边人马各占据一方,猜赢了的那方选一个声音宏亮的人喊话;“打!”就一起跳到“打”字的框里,双方也同样的动作;然后再叫“姚”,又跳到“姚”字的框里,对方依旧;突然大喊一声“帮”就一下子跳到对方的“帮”字框内了,而且脚靠脚,互相交叉,身体紧绷以挡住对方;这时对方便有一半的人马跳不过来或者踩着线了,那就被淘汰出局,依次类推,谁那边最后没人了就输了,然后再来下一局。
还有一种是跳绳,先猜输羸,输的二个人去甩绳子,猜赢的依次排先后轮流跳,边跳边伴着歌谣唱“我在河边跳绳子,后面来了个二流子,拳打脚踢揍老子,老子回去叫麻子,”然后第一个人出去,第二个人跳进来,接着唱“一麻子好,二麻子坏,三麻子捡到三个手榴弹,炸得四麻子稀巴烂······九麻子回去告诉十麻子,十麻子正在睡大觉!”每次唱到一个麻子的时候,前面的人得马上跳出来,下一个人则赶紧跳进来。这时甩绳子的人就会使坏,要么把绳子甩得飞快,要么把绳子甩得不可思议的慢,如果没跟上,就自动去换下甩绳的人。没有人插队,没有人维持秩序,整个游戏过程都有条不紊。
到了冬天,一下课我们就来“挤油炸”,所有的人紧贴墙壁,两头的人使劲朝中间挤,中间的人拼命地往里靠,使劲的踮着脚,恨不能身怀爬山虎的五爪功。慢慢的就会有人被挤了出来,被挤出来的人就赶紧跑到两头又使劲朝中间挤。有时一边的力气比另一边的大很多的话,那会“轰----”的一声突然倒下来一群人,但很快倒在地上的小伙伴又跑到两头去了。游戏依然继续。那时没有空调,也没有火烤,但这个游戏让我们在课间十分钟就出一身大汗呢。唯一的缺点是衣服很容易破哦,被墙蹭烂的。
文静一点的同学则来“埋地雷”。先猜输赢,输的那个同学背过身去,是绝对不会回头偷看的,赢的那几个同学就在泥土上画一个大圆圈,各拿一个小石头或植物的种子在圆圈内找个地方埋起来,可埋在线上,也可随意扔在地上,或用沙子、树叶遮一下,只是不能放在圈。藏好后,叫一声:好了!输的那人便过来仔细画小圆圈,有几个人就划几个圈,被划中的就去换下那先前的小伙伴,未划中的就兴高采烈的继续找地方藏自己的“地雷”。这个游戏现在没有小朋友做了,因为现在的学校,住宅啦到处是水泥地哦,没泥土的场地是不能做这个游戏的。
还有的就是把用过的作业本、旧书一张一张撕下来,两边对折,做成一个正方形的形状,在地上或课桌上“炸啪啪”。倘若把对方的翻了过来,就可以占为已有。这靠的可是手劲,力气大的才敢玩这个,一般也就是顽皮一点的男孩子才玩。撕书被家长知道了屁股可要饱餐一顿“竹笋炒肉”的。
手巧的伙伴就把泥掺水和成稀泥,做一个半圆形的碗模样的东西,叫“炸坝”。使劲往地上甩,“啪-----”的一声,口子破得越大就表示越厉害,就算赢了。然后又重新做,或者是做成小鸟、小鸡、小鸭和形状,然后放在太阳下晒,干了以后摆在床头、桌上,用现在的话来说可就是有点雕塑的原形。
至于“吃石子”也是我们常玩的,把一大堆精心挑选的磨得光滑的小石头洒在地上,手上留一个做引子,抛向空中的几秒钟内赶紧抓起地上一个或二个再三个的石子再接住空中的引子,不能让空中的引子掉在地上。这个游戏的作用让我们都拥有一双巧手和一双明目。
最快乐的是找一株大树,用稻草编一根绳子,系在树杈上,站或坐在绳上荡秋千。荡得越高越得意,大有“一览天下”的雄心壮志。经常正得意时,只听“叭叽----”,绳子断了,一下子就从高空而落,眼冒金星,但地上有草,有泥土,是不会有很大的危险的,没人哭,爬起来把绳子接起来又接着荡。
那时的游戏大多很简单,现在回想起来却很甜蜜也很惆怅,如今的孩子是不会玩我们以前的游戏的了。在我们那一代的心里,那种快乐的感觉足以让我们回味一辈子呢。
-全文完-
▷ 进入li心有千千结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