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世英雄项羽,是今天江苏省宿迁市人(公元前232---前202年)。他那“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威武勇猛,灭强秦战刘邦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早已家喻户晓,自不必赘述。我想给大家介绍的是,这位识书不多的英雄,却用他辉煌的一生,创造了流传千古的成语,丰富了我国不朽的文化。
本人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发现,有多达十八条的成语与这位流芳千古的英雄有关。分别是:1.取而代之。2.先发制人。3.破釜沉舟。4.鸿门宴。5.楚河汉界(鸿沟)。6..逐鹿中原7.沐猴而冠。8.付之一炬。9.衣锦还乡。10.称王称霸11.作壁上观。12.匹夫之勇。13.妇人之仁。14.刀枪入库,马放南山。15.十面埋伏。16.四面楚歌。17无颜见江东父老。18.东山再起。下面就这些成语,与大家共同探讨。
公元前209年,秦始皇南巡,仪仗万千威风凛凛。年轻的刘邦和项羽见到后,分别发出了“大丈夫当如是也”和“彼可取而代之”的慨叹,之后不久项羽与叔叔项梁起兵反秦,并与叔叔共同制定了:“先发制人,后则为人制”的灭秦战略。而后率领江东八千子弟,渡江西进与秦兵进行决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巨鹿之战”,在战争开始之初,工于权谋的刘邦就想坐收渔翁之利,说:“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成语“取而代之,先发制人,作壁上观”,即出于此。一心灭掉强秦,救民于水火的项羽,独自率军抗秦,决心不灭强秦誓不还。渡河之前下令:“悉引兵渡河,皆沉舟,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士卒必死,无一还心。”来激励战士。由于使用这一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战术,加上江东子弟的勇猛善战,终于大败秦兵,为西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这便是“破釜沉舟’的来历。
项羽与刘邦联合抗秦,最终在公园前207年灭掉强秦,攻进秦都咸阳。于是“火烧秦宫,火三月不灭。”唐朝诗人杜牧在其《阿房宫赋》中说;“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就是成语“付之一炬”的来历。灭秦后,楚军中韩生建议项羽建都关中,项羽认为既然得天下,就得反回老家建都立国,于是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没有采纳韩生的意见,韩生竟不知天高地厚,骂项羽:“人言楚人,沐猴而冠。”项羽大怒,命人架起一口油锅,将这位书呆子给生烹啦。于是返回家乡定都彭城(今日的徐州),自称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这便是“沐猴而冠,锦衣夜行,称王称霸”的来源。项羽建国后,分封刘邦为汉王,统管巴蜀之地,这本是采取的策略,因为项羽早已看出刘邦想夺取天下的野心,封他为汉王是想把他封在“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巴蜀之地,刘邦表面上俯首称臣,暗地里密谋夺取西楚江山,可惜项羽大意啦,制定了“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休养生息政策。被刘邦钻了空子,这件事被谋臣范增洞悉。建议项羽在鸿门设宴,诱杀刘邦,以绝后患。席间范增看项羽迟迟不下令,捕杀刘邦,便让项庄以舞剑为名,刺杀刘邦。这边是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出处。可是由于刘邦大将樊哙出面搅局,没能实现。因为项羽大仁大义,念在与刘邦是结拜兄弟,轻信他不会谋反,而放走刘邦。成语“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皆由此而来。项羽的宅心仁厚,在韩信投奔刘邦时也有表述,韩信对刘邦说:“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致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弊,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成语“妇人之仁”一语也出于此处。
项羽的仁义之举并没有使刘邦放弃夺取天下的图谋,不久楚汉便在荥阳、成皋一带展开激战,即“成皋之战”。史上又称楚汉战争或“逐鹿中原”。在楚汉战争期间,割据双方曾在河南省中牟县的“鸿沟”划界,这个地界也就是成语中的“楚河汉界”。公元前207爆发的“垓下之战”。打得异常激烈,项羽中了汉将韩信的埋伏战,几乎全军覆没,兵法称为“十面埋伏”。后来收录在汉语成语之中。垓下之战时,汉军四面将楚军重重围困,汉军谋士张良献计,乘夜间让汉军唱楚国家乡民歌,以涣散军心,给楚军造成汉军攻下楚国的象,一致楚军纷纷降汉,项羽作出孤军突围的决定,这就是成语“四面楚歌”的来历。之后项羽帅二十八名亲兵,退至乌江渡口,乌江亭长撑船接应他回江东,他说:“想当初我带领江东八千子弟西进,驰骋天下,而今一败涂地,江东父老同情我,我又有何面目去见他们。天亡我也,非战之罪。”言毕拔剑自刎。因此而有了“无颜见江东父老”的成语。后来唐朝诗人杜牧在他的诗《题乌江亭》中感慨褒扬我江东父老说:“江东自古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由此,便有了“东山再起”,这一成语。
英雄推动历史,造福人民,同时也创造了我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我们为有英雄而骄傲自豪!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数百年,而今英雄的故里,宿迁人民,恢弘英雄志,创造新辉煌!
参考资料:1.《史记.项羽本纪》。2.《史记.淮阴侯列传》。3.汪元量的《读史》4.《唐诗选注》5.《后汉书》等。
-全文完-
▷ 进入梦诗音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