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那里,种植棉花有很长的历史,在秋熟作物中棉花的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单干的时候除了栽稻和植棉,也有人家拿大田种点儿黄豆和玉米等杂谷,到了大集体的时候,因为是“以粮为纲”,在上级下达的种植计划中,杂谷面积微乎其微。棉花也只占总面积的20%左右。
解放前后,棉花的产量是很低的,每亩能收到一百多斤籽花就不错了(一百多斤籽花只相当于三、四十皮棉),主要原因是原始的种植方法和长期得不到改良的“土”种。棉花播种时,都是直接将棉种撒在即将成熟的麦田里(准备种棉花的田大都是种的大麦或元麦,小麦的成熟期较迟,不宜套种棉花),到割麦时棉花就都已出了苗,此时的棉苗又黄又瘦,密一块稀一块的,如果管理跟得上,立即进行灭茬、松土、间苗、施薄水肥,棉苗很快就能进入正常生长期。不过当时正是抢收抢栽的非常时期,劳力十分紧张,根本顾不到棉花田。等到那边忙得差不多了,这边棉花田里已经是满田杂草了。再说那时的棉花品种。记得有个土种叫“羊子屎”,可能是这里几代人种植的唯一品种。棉株有一根主干,公枝比母枝多,结的棉桃又少又小,你说棉花产量怎能高得了。
到了上世纪50年代后期,棉花的品种得到了改良,记得有个品种叫“岱字棉”,据说如果肥水充足,管理得好,每亩能收一百斤多皮棉。不过由于种植方法仍然是散播,管理又粗放,肥料也跟不上,产量虽然提高了些,但还是在四、五十斤的基础上徘徊了许多年。直到七十年代,在棉花生产上推广了营养钵移栽的新技术,棉花产量才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现在看来,营养钵移栽技术算得上是棉花生产过程中的一次革命。它对大辐度地提高棉花产量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不过在开始推广时人们很不适应,过了好几年才彻底告别了直播。
营养钵移栽的过程是很繁琐的,与传统的一撒了事的直播相比要多费许多人工。首先是在种麦的时候就要将来年的棉花苗床留下来,冬天要要对苗床施肥、翻晒。第二年清明前要用一种特制的制钵器将苗钵制好,接着就可以下种了,每个苗钵上放两粒棉籽,然后就盖上薄膜高温催芽。棉花出苗的时间要比直播提前二十天左右。在整个过程中制钵和移栽最费人工,一亩田棉花一般需要3000多株棉苗,因为难免会有一些空钵,制钵的时候要制足4000个。开始推广这种技术时每人一天只能制2000多只棉钵。在大丰、东台那边,棉花的种植面积较多,这项新技术也推广得早一些,从那边嫁过来的新媳妇个个都是制钵能手,她们不慌不忙地一天能制得4000多只棉钵。而且摆放得既整齐又紧凑。后来过了几年,逐步习惯了,我们这里的女人们制钵的本领也不比东台姑娘差。
棉花移栽的时候,正是农村中劳力最紧张的时节,那时正忙着割麦栽秧,偏偏在这时又要不失时机地移栽棉花。麦子收割后棉花苗在苗床中已经长得很高了,如不及时移栽到大田里去对棉花产量就会有很大影响。棉花移栽的用工量还要比制钵多一些,每年的这段时间都是生产队干部最感到头疼的时候。在移栽前,先要用一个比制钵器粗一些的叫开塘器的专用工具在麦茬地里开塘。再用担子将棉苗挑过来一个个地安放到塘里,然后再扶正、培土,每亩棉花要得两三个工才能完成。常常因为顾了棉花推迟了栽秧的季节。听说美国有个叫韩丁的农民,夫妇二人种了一千几百亩地,每年还有时间到世界各地去旅游,都觉得特别不可思议。那时我们全村有大小劳力四、五百个,一年到头没个闲时,也只是伺弄着不足两千亩地。
有了棉花良种,又推广了先进的生产方法,按理说应该是能获得较高的产量。但事实上能够达到亩产百斤皮棉的生产队仍然是凤毛麟角。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管理方面还有差距。棉花原本是一种多年生的作物,有关研究证明,如果有适宜的温度,棉花是可以持续向上分枝、开花、结果的。但在里下河地区,冬天的气温远远达不到棉花露天越冬的需要,因此它就成了一年生的作物了。棉花的生长期是在立夏至霜降的这段时间里,利用营养钵温室育苗把它的生长期提前到了从清明开始。在这段时间里对棉田进行精细的科学管理是实现棉花高产的关键。
先说棉花的早期管理,棉苗从苗床中移栽到大田里,开始都有一个“蹲苗”期,棉苗为了适应新的环境,会有一段时间停止生长。为了缩短棉花的“蹲苗”期,需要在移栽的前几天要将苗钵进行一次“假植”,俗话叫“翻钵子”。将翻动过的苗钵重新排放到苗床中,浇施一次薄水肥,揭去复盖的薄膜,给棉苗造成一种已被移栽的假象,让它提前“蹲苗”。这样处理过的苗钵,移到大田后,过不了几天就会进入正常生长期。棉花移栽后要立即灌一次足水,以利于棉苗的根系向大田中伸展。待田干后,就要适时进行灭茬、松土、追施薄水肥。常常因为劳力太紧张顾不到棉花田。还有时因为连续阴雨,田里不能下脚,没法进行棉田管理。等到雨住田干了,秧也栽结束了,再回过头来将棉苗从麦桩和杂草中解救出来时,本该到了花蕾期的棉花却还是又黄又瘦的小苗。这时不得不猛施肥料,结果又会造成7、8月份的疯长。
高产的棉田应该是“稳长7月,嫩过8月,9月不早衰”。在管理上要尽可能的促其早发,在入伏前就会在下部长成少量的棉桃,叫“伏前桃”,入伏后大量结成的棉桃叫“伏桃”。正在同时进行现蕾、开花、结桃的棉花不会疯长,就达到了“稳长7月”的要求。疯长的棉花很难座得住桃,越是座不住桃又越会疯长。到了八月,棉花的中下部有了许多棉桃,上部经过“打顶”后仍在继续开花孕育“秋桃”,对肥料的需求量很大,此时必须重施“花铃肥”才能达到“嫩过8月”的目的。秋桃又可分为早秋桃和晚秋桃,晚秋桃又叫“盖顶桃”。伏桃和早秋桃是棉花产量的主要构成。为了在低温到来前尽量争取到一些晚秋桃,在后期管理上就要做到“9月不早衰”。总之,高产的棉田应该是“伏桃满腰,秋桃盖顶”。
那些因为早期管理不好的田块,不但没有一个伏前桃,就连伏桃也很少,到9月份仍然长得郁郁葱葱,有的能长得一人多高。碰到晚秋的气温稍高些的年份也能抓得住一些秋桃,如果冷空气来得早,产量就更低了。到头来得到的只是棉花楷子“大丰收”。
再说“拾棉花”。棉花的收获全是靠人工采摘,所以叫“拾”。正常的年份,伏前桃在8月下旬就开始吐絮,俗话说:“七月半,拾朵棉花你观观(看)”,说的就是在农历的中元节就能拾到棉花。不过那是早期管理得好的早熟田块,大量采摘棉花要等到国庆节前后。记得小时候曾帮家里拾过棉花,那时候种的是土种,比后来的“岱字棉”好拾,棉花吐絮后大都向下面悬挂着,隔几天不拾就会掉到地上,就需要名符其实地低头去“拾”了。后来种的“岱字棉”就不那么好拾了,因为后来“岱字棉”吐絮后都陷在果壳中,有的要用手指一朵一朵地往外抠。此时如果还称之谓“拾”棉花,显然是很不确切了,所以文字上就将其表述为“摘棉花”。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小学生,每周都有几堂劳动课,在拾棉花的季节里,大都是由老师领着帮生产队拾棉花。
人工拾棉花是农业上一个非常原始的行当,可能是从数千年前有棉花生产时一直沿习至现代。虽然现在的棉花产量早就突破了亩产百斤皮棉的水平,其它大宗农活也大都都实现了机械化,但拾棉花却仍然是千百年前的原始方法。早些时候在电视上看到过大型的拾花机械,好像是采用的“吸入式”原理。曾经怀疑过那种机械肯定会将棉花的枯叶和其它杂物一齐吸进去。最近又听到,每年都有大批的河南的农村妇女远赴新疆去替那里的人家拾棉花,叫“拾花工”。可见得那种机械还没能普及得开来。看来,要实现棉花收获的机械化恐怕还有待时日。或许国外在这方面早就有了新的突破。笔者曾经想过:要实现拾棉花机械化,关键要在棉花的品种性能上进行改良,总觉得像过去的土种“羊子屎”那样就很适合使用吸入式的拾花机械。当然必须要改变它的低产性能。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农业机械方面的专家们会研究出一种适用的拾花机械。
-全文完-
▷ 进入荒村一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