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自己对话
跟自己对话”是我小时候特殊环境促成的一个习惯,却一直坚持了下来。
大约在我四五岁的时候(因为我已经记事,而我还没到上学年龄,想来大概应该是这个年纪),父母都需要上班,可我当时对幼儿园不感兴趣,一度时期就被独自一人锁在家里(大约相当于现在的留守儿童)。整天整天地面对四面墙壁和墙上一幅样板戏的剧照出神发呆,看着看着,画上披着白色披风、踩着雪橇在冰天雪地里驰骋的闫伟才变得活灵活现起来,好像要从画上走下来,直看得我心生恐惧。父亲回来后我哭着闹着让把那画揭去了。可是问题随之又来了,没了可以吸引注意力的场景,白白的四壁又让我孤闷得想哭。于是对着镜子跟镜中的自己对话,一问一答,说的绘神绘色、滔滔不绝,答得有滋有味、有板有眼,玩得欢天喜地,郁闷尽消。渐渐地我喜欢上了被单独“囚禁”的感觉,喜欢上了这一个人的自由王国。有时候觉得“两个人”的对话不够过瘾,父母前脚一走,我就找来一大堆玩偶、小木凳做道具,给它们整齐地排好座次,起了名儿,编了学号,然后开始给他们上课,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教学内容,挨个儿地训斥下面的玩偶,俨然自己就是威风八面的老师。纵然满屋只有一个人,我的思维也保持极度活跃,像面对一屋子人,上演的是“舌战群生”的游戏,我满嘴跑词儿,把下面的学生说的哑口无言,无以对答。
很快家人就发现了我总是一个人嘟哝,自言自语、自问自答,还有声有色、乐此不疲的,母亲差点以为我生病了。其实我只是学会了自己跟自己玩,玩得风生水起,兴高采烈。
上学以后,我依然喜欢独来独往,不与任何人形影不离。记得班上有许多女生上厕所时都要叫一个伴儿,也不管对方是不是有问题需要解决,对此我常常觉得好笑。也有不谙学生心理的老师认为那是合群、是热情开朗,倒是觉得我个性有些孤僻。我不以为然,只是暗自叹息她没有运气看到我心灵世界的旖旎风光万千气象。没看到不等于没有。记得有人调侃说:思想就像内裤,要有,但没必要逢人就证明给人家看。我的确不需要证明什么。
成年以后,我发现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世界,每颗心都可以是无垠的海洋。懂的观照自己的内心,学会跟自己对话,一个人的世界也可以很精彩很丰富,如果只会喋喋不休地向外界倾诉,离开了喧嚣,一个人的世界就会很暗淡很寂静。
自己跟自己对话,谁在说?谁在听?
童年时代,“自己跟自己对话”其实是我扮演的不同角色在纷纷扰扰地述说、争辩、倾听,它排遣了我内心的孤寂,丰富了我童年生活的记忆,演绎了一个又一个自编自导的舞台剧。青年时代,是理性的我和感性的我、是理想的我和现实的我之间的对话,通过对话把一堆无用的热情转化为智慧的思考,从自省自悟的对话中探究人生的真谛;中年时代,“自己跟自己对话”是肉身对灵魂的告白,是灵魂对上帝的忏悔,是脱去所有伪装的自我省视,是站在人生切面上对生命意义的自我追问,是该经历的经历了依然对生活执着如故的一腔赤诚。
有人说:如果把一个人的思想原原本本、完完全全地公开,恐怕它的威力比原子弹爆发所产生的核当量都要大。的确,每个人都有自己更深一层、两层......多层的思想,里面可能珍藏着无数的秘密、纠缠着无尽的欲望、压抑着长久的苦痛、还有无法言说的异端、荒诞......跟自己对话,就是要清醒而诚实地面对自己,剖析自己,厘清思路,矫正方向,使是自己永远不偏离正确的航向。古希腊哲学家曾说:哲学首先教会我们的是同自己对话的能力。一个人首先要学会面对自己,人生的重大问题、关键抉择常常需要独自面对,自己做取舍;很多的切身感受、生命体验往往无法用语言表达,只能在心里埋藏咀嚼。所以,就产生了“自己跟自己对话”的需要。矛盾的时候,自己说服自己;失落的时候,自己开导自己;困难的时候,自己征服自己;挫折的时候,自己鞭策自己;无人喝彩的时候,自己肯定自己;遭受批评的时候,自己检视自己;时时自省、自警、自察、自勉、自强。学会跟自己对话,让自己不仅成为自己的一面镜子,更成为不离不弃的诤友。
-全文完-
▷ 进入jdhk静待花开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