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蚱猴,又名金蝉、爬蚱、知了猴、爬叉等,素有唐僧肉的美誉,是黄淮一带所特有的昆虫。爬蚱的腰身看上去酷似猴子的脊腰,因而豫东地区的老百姓都喜欢叫它爬蚱猴。千百年来,这儿的人们对爬蚱猴情有独钟,沿袭着摸爬蚱猴吃爬蚱猴的习俗。直到今天,他们仍然感觉新鲜、有趣、好玩、解馋,乐此不疲。
爬蚱猴是蝉的幼虫,黄褐色或淡红色,善爬行,潜伏在多树的地下,靠汲取树根的汁液生活。
在三伏天,夜色将黑的时候,爬蚱猴开始蠢蠢欲动,向往光明,渴望蜕变。它们用锯齿般的前爪交替挖土,慢慢从黑咕隆咚的洞穴中钻出来,然后,就会一刻不停地向附近树上爬去。这段时间是摸爬蚱猴的最佳时机。常常有漏网之爬蚱猴,侥幸逃脱,爬到高高的枝干或草尖上蜕变为蝉,完成生命的轮回。我猜想,“金蝉脱壳”一词,一定源于此吧。
蝉又叫知了,为人们所熟知。“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歌曲曾风靡一时。古诗中也多有优美的诗句描写它们。如虞世南的“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骆宾王的“露重飞难进,风多响亦沉。”、李商隐的“本心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蝉不叫的时候,多么像哲人一样在静静思考,禅悟。虽说生命只有短暂的二十几天,似流星一闪而过,也要活出精彩,留下绝唱,没有遗憾。
小时候喜欢与小伙伴一起去水塘边粘蝉,那儿的蝉儿特别多,柳枝上的蝉儿在炎炎烈日里撒欢地叫,特别喧闹。棍是用麻绳绑好的,顶端缠上粘糊糊的面筋,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举棍向蝉的位置挪动,生怕惊动了它。粘住的蝉儿,边扇动着翅膀,边叫嚷着玩命的挣扎。若粘不住,受惊的蝉儿长叫一声,撒一泡尿飞走……
雌蝉在树枝上产卵,干枝上的幼虫一孵出即钻入地下,吸住根中的汁液生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些小精灵需要漫长的五年时间才能长大成“猴”。
头伏到了,开始有蝉在树上嘶鸣,不用问,是到了摸爬蚱猴的季节,时间大约持续五十来天。
在乡下这个时候,几乎男女老少都会“上阵”,人们充满着喜悦和期待,做着摸爬蚱猴的各项准备:给手电筒换上大号新电池,将矿灯充足了电,找出塑料桶、小铁桶,甚至,连腌爬蚱猴的盆盆罐罐都洗刷干净了,忙得不亦乐乎。然后,早早吃了晚饭,就静静地等待夜幕的降临。
正值暑假。孩子们的兴致最高,贪玩爱动,也最贪吃,哪会坐得住呢,胯下骑着长竿,在驾驾声中,呼朋唤友去了。夕阳刚有点醉意,他们便围着树根转悠,猫腰低头,仔细地寻找爬蚱猴的小窟窿。那样子就像侦探一样,毫不含糊。
天黑下来以后,好多人揣着手电,提着盛放爬蚱猴的物件,借着星光,踏着夜色出了家门。有的大人还背着小毛孩,吹着口哨,身后跟着翘尾巴的家犬。
静谧的树林热闹起来。一个个人影,一团团光亮,低头抬头,眼睛围绕树身看来瞅去,这阵势,哪一棵树身还不被人们“扫荡”过无数遍啊!其时,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了:摸爬蚱猴的人比爬蚱猴还多。有的人只好避开,骑着车子合了伙伴,到几里之遥的河边去摸了。是啊!今非昔比。从前,村前村后到处是树,人也稀少,爬蚱猴何其多也,碰巧了一棵树上都能摸到十几个。那情景,与其说是摸爬蚱猴,倒不如说是捡爬蚱猴。会摸的一夜能摸上几百个也是常有的事,家家户户谁还不过足了吃爬蚱猴肉瘾呢!
孩子们的眼睛贼亮贼亮。尽管爬蚱猴已爬到高高的树杈上,他们也能一眼看到,绝不轻易放过。一手摁着手电照住,一手高高举起长竿向上戳,骨碌一声,爬蚱猴就坠落草丛中。落地后的爬蚱猴蜷缩着身子一动不动,很是狡猾,但最终总能被机灵的孩子发现,随着一声“我又摸一个。”便兴奋地弯腰捡起,得意地放到瓶子中,成了囊中之物。一夜下来,孩子们的收获最大,要比大人摸得多得多,一个孩子幸运的话,摸几十来个爬蚱猴不在话下。
间或,林子中会响起小毛孩的惊叫,奶声奶气的,那多半是被爬蚱猴的爪子夹了。爬蚱猴的爪子很尖利,如手拿不稳妥,它会把手挠得又疼又痒。捉爬蚱猴自有捉爬蚱猴的方法,要用食指和拇指捏住爬蚱猴的腰身才好,倘若五指张开去抓,必被夹住,小孩童哪懂这个啊!
夜深了,人群满载而归。回到家后,许多人先将爬蚱猴洗干净,置于坛坛罐罐中,撒上盐,盖上盖子捂上一夜,以免爬蚱猴蜕变成蝉。
早晨,天还没有拢明,就有人起来摸蝉了。蝉是刚由爬蚱猴蜕变的,躯体透着青白色,蝉翼稀薄清亮,鲜嫩得让人爱怜。
白天,一场暴雨过后,雨过天晴。刚下的雨,土松散,爬蚱猴爱向外爬,也是摸爬蚱猴的最好时机。孩子们左手提着塑料桶,右手掂着小铲,三五成群来到小树林里,寻觅着地上是否有小小的薄薄的洞口,这是爬蚱猴准备爬出洞穴前用前爪子挖的。一旦发现,先用食指去抠开,然后徐徐地把食指向下放,爬蚱猴误以为是树,便会使劲夹住你的食指,只要轻轻一提,就会将一个肥嘟嘟的爬蚱猴带上来了。如果食指往下快速的放,就会触动爬蚱猴的额头,马上引起它的警惕,它会倒回洞底,死活都不愿意爬出来。此时,只好用小铲顺着洞沿四周小心挖土,强行把它“请”出来。这里边还是蛮有学问的。
俗话说:“越抠越大,是个爬蚱。越抠越小,是个麦老。”地表小小的薄薄的洞口并不能保证全是爬蚱猴,如果抠开后洞穴很小的,那一定是麦老了,它们的个头要比爬蚱猴小了三分之二。
几个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也会拿爬蚱猴开涮,其乐融融。有的把玩手中,那酸酸的,微微作痛的感觉,让人感到特别舒服、受用;有的在树上米把高的地方缠上胶带,爬蚱猴爬到那里就会滑落地下,然后放到树底部再让它从头爬起,再滑落,如此反复……
爬蚱猴具有很高的药膳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尤其以刚出土的爬蚱猴含蛋白质最高,是难得的高蛋白、低脂肪的野味佳肴。据医书记载,爬蚱猴有益清壮阳,止渴生津,保肺益肾等功效,延年益寿,是很好的绿色保健食品。
“炕金蝉”是家乡的一道美食,也是客人在酒店必点的一道特色菜。做的方法很简单:先把鏊子放在火上受热,然后把腌制好的爬蚱猴放在鏊子上干煸,用一个长长的薄竹片边翻边挤压,鏊内咝咝有声,待水分没了,爬蚱猴熟成一个个扁扁的金黄肉饼,撒上孜然,盛入盘中,就可以享用了。丢进嘴里,香、酥、焦、脆,满口溢香,清醇绵爽。胸部的瘦肉特有嚼劲,那种原汁原味的天然味道,美不胜收,回味无穷,是世界上任何肉类无法相比的。不能不让人感叹:此物只应天上有!
据传说,最早吃爬蚱猴的人是黄帝。一日,他在树下乘凉,听着蝉的聒噪心烦意乱,下令文武大臣都去摸爬蚱猴,一时间“猴”满为患,这么多爬蚱猴怎么处置呢?大家犯了愁。一能臣献计说,不如处置在腹中,黄帝觉得是个好办法,准奏。御厨做好爬蚱猴送来,黄澄澄的,香味扑鼻,黄帝一尝,嗨!外焦里嫩,好吃!美味!龙颜大悦。从此以后,不论朝代如何更替,爬蚱猴都作为御筳中的一道风味名菜传承下来。
蝉蜕作为传统的中药组成成分,作用不可小觑,具有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解痉等功能。少时在老家,一村民的驴子得了翳障,不能拉车干活,耽误农事,人畜皆急。有邻村老中医传授秘方:蝉蜕配菊花、谷精草、白蒺藜,熬药擦洗驴眼患处,坚持数日竟愈。
爬蚱猴虽说浑身是宝,肉质鲜美,但它的生存状况令人堪忧。城市盲目的膨胀,成片的林木被砍伐,加上无节制的人为捕捉,对爬蚱猴来说都是灾难性的。如果不采取措施,加以保护,也许不远的将来,爬蚱猴这个物种就会从地球上消失,我们的子孙后代也只能在教科书上看到它的模样……
-全文完-
▷ 进入青青湖边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