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赵州手工挂面声宏紫阁

发表于-2013年12月04日 中午1:22评论-6条

李渔的《闲情偶寄》在谈饮馔时,写了这么一句“南人饭米,北人饭面,常也。”就是说,南方人喜吃米,北方人喜吃面,一般如此。笠翁先生讲的是国人一种饮食习惯,这习惯从古到今也未见多少变化。稍加观察就会发现,北方人没有不喜面食的,以面粉为原料可加工百种以上的面食。拿面条为例,什么刀削面、手擀面、拉面、蒸面炒面等等,可谓一面百吃。

挂面算是面食中最便捷的快餐。远在唐代,中国人就已经在食用这种“快餐”。专门从事敦煌饮食研究的高启安博士说:“检阅敦煌文献发现,远在唐代就出现了挂面,当时叫做‘须面’”。在没有机制挂面之前,赵州一地便风行食用手工挂面。手工挂面因其风味独特,食用方便,携带便捷,耐煮耐泡,不沾锅,不粘面,入口爽滑劲道,营养丰富,集诸多优点于一身,难怪它会在民间大行其道。

先说说手工挂面的用项。赵州一带自古就有一个风俗,谁家生了小孩都要过十二晌。这天,七大姑、八大姨、亲戚朋友都要提着贺礼来看月子。贺礼中除了为婴儿预备的衣服布料外,挂面和鸡蛋必不可少。另外,过喜事时,待承新郎官儿的桌子上不能没有一碗香喷喷的挂面鸡蛋,俗称“喝挂面汤”。新郎把“喝挂面汤”视作一种高规格礼遇。新郎去迎娶新娘,如果看到桌上摆着热腾腾的一碗挂面卧着荷包蛋,即便不动筷子也会很喜欢的,说明岳父岳母高看他了。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极少食用细粮,用挂面招待客人也是一种很高的礼仪,曾记得在很小的时候,跟着外祖父下乡出诊,外祖父是位乡下老中医,经常有病家上门求医,求医的病人行走不便或卧床不起,就需要医生上门出诊,开完处方之后,一般情况下病家会有一顿饭食答谢。外祖父有一辆笨重的自行车,遇到这种情况,便带上我,我也顺便打打牙祭。外祖父将我抱到车梁上,三跨两跨骑上车子,紧紧随在请先生的人之后,沿着颠簸的乡间小路来至病家,外祖父胖胖的身子,费力地坐在炕头上,一番望、闻、问、切,有时还要取出随身携带的“笨针”,在患者相关穴位上行针。诊好脉,断完症,病家早把热腾腾的手工挂面下荷包蛋端到迎门的桌子上了。外祖父被请到上座,我也一本正经地坐到小方凳上,直勾勾地盯着碗里的荷包蛋,嘴里口水直往肚里咽。挂面汤里,不外是香醋、香油、姜末、葱花之类的调味品,大号的粗瓷碗冒着热气,屋子里瞬间飘满农家手工挂面特有的香气。我抓起筷子,挑起犹如水帘垂挂的挂面,淡淡清香扑鼻而来,哧溜溜地吸入嘴里,只觉得细腻爽滑,唇齿留香。那情景、那味道,直到如今还珍藏在我的记忆里。

轧面机问世后,只要合上电闸,面饼在轧面机不锈钢辊子里走上几过,便瓷瓷实实,再经过挤面刀就变成了面条,而且粗的细的都能轧,想吃挂面更不在话下,换上挂面刀就是。不过,机制挂面的口感,我实在不敢恭维,硬硬的,没有弹性也不劲道,一点当年的味道都吃不出来。多少年过去了,手工挂面依然是我的最爱。只要胡同里“手工挂面——”这拖着长腔的吆喝声一出现,我必走出家门买上十几封,以备嘴馋之需。

我们当地有句俚语——“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走?”说这话的意思是自己经多见广。与俚语相反,我属于吃过手工挂面没见过手工挂面是怎么做的那种。有一阵子,四处打问哪个村里有手工挂面作坊,也好开开眼界。

终于打听到王西章村的一家挂面作坊,还是祖传的手艺,而且这几天正忙活着。那是入冬后难得的一个好天,天空蓝蓝的,太阳暖暖的,非常适合做手工挂面。我带上相机,驱车直奔王西章村。

70 岁的王广顺老人,住在村内一条东西路上,老宅坐北朝南。低矮的门洞,两扇破旧的门,从门洞进去,可见一座四合院,表砖墙的房舍、木格子窗棂,院里靠着一架快成文物的排子车,墙根堆着大白菜。眼前的场景,让我仿佛一下子穿越到了六十年代。看着满院子横七竖八的挂面架子,我突然觉得,也只有在这样的宅子里才会做出乡土气息浓郁的手工挂面,换了别的地方反而失去了一种味道。

谢了顶的王广顺老人,穿一件四个明兜的旧式蓝布褂子,身上落满面粉。他是土生土长的王西章村人,祖祖辈辈都做这种手工挂面。老王的父亲叫王晨孩,有一手做挂面的好手艺,他 21 岁那年跟爹当学徒,如今已经半个世纪了。

王广顺老人的作坊,是青砖老屋。我们撩开棉布门帘进去,室内光线很暗,老两口正忙着上杆,上杆就是把大盆里的拇指粗的面条,缠绕到两根五六十公分长的细木棍上,这个过程,使面条再一次变细。柔软的面在他们手里飞来绕去,均匀地缠绕到双杆上,盆里一圈圈盘起来的面条在一层层减少,他们娴熟的动作令人眼花缭乱,只觉得是在编织一件件艺术品。老王说:“手工挂面我做了一辈子,‘文革’时期不让干,我就去了王西章供销社,仍然做手工挂面,那时候做一斤才挣 5 分钱,每天做60斤挂面,挣3块钱,交给生产队7毛钱兑换10个工分。”和我们交谈着,老王手里的活一刻都不肯耽搁。

“手工挂面源自民间,在我家至少传承了一百多年。挂面制作工序繁杂,和面、搓条、上杆、入洞、双面、晾面等十来道工序缺一不可。凌晨 4 点,天跟黑洞似得就要起床,从和面到切制成一定长度的干面条才收工。这工夫,日头已经落山了,做挂面的人家都已经习惯了‘两头黑’。”

紧靠王广顺老人操作的长条凳,垒着一个一米来高,六七十公分宽的发酵槽,这便是传说中的“洞子”。王广顺把上杆的面顺手挂到洞子中,再用草苫子苫住,防止风干,这叫入洞,入洞后需用一段时间饧着。

“作坊的场地小,人手少,一天顶多和 50 斤面,正好装满这个洞子,多了干不过来。”老王说着,接过老伴递过来的一杆面娴熟地送入洞中。“下一步就是双面了,双面就是从洞里取出饧好的面,一根杆在上,一根杆在下,挂在立柱上抻拉,拉到 80 厘米左右时,要用木扦将面丝拨开,撒上扑粉不让它们粘连,接着进行下一轮饧面。经过双面后,洞子里的面再饧一段时间,才能挂到室外的挂面架子抻拉。此时的面丝极有弹性,抻得多长都不会断,抻好的挂面晶莹剔透,细如发丝。老王说,做挂面需要天气的配合,下雨阴天都不能做,挂面做的好赖讲究的是个好天气!

从老王嘴里得知,除了他家外,周边村还有 20 来户人家做这种生意。凭这门手艺,每户年可增收 5000 余元,顶种 10 亩地的收入。屈西章做手工挂面的最多,最出名,周围东纪豪村的王贵发、王胜发哥俩、西河村的宋纪秋等也是远近闻名的手工挂面制作高手,老王对自己的同行烂熟于心。

快到中午了,一辆摩托车突突开进院来,是老王的孙子。小伙子外出打工,中午赶回家吃饭。看着衣着时髦的孙子,老王叹了口气,“如今年轻人都嫌这营生累人,挣钱少,不肯学,这门儿手艺迟早要失传。”

我用了两天的时间,把手工挂面做了全程拍摄,贴进博客,博友一流涧水浏览之后留言道:“这种手艺几近失传了,我的爷爷、父亲和大伯都会这手艺,传给我的几个本家哥哥,可惜现在我的哥哥们也多年不做了,一个是不赚钱,一个太累人,我记得上初中时还帮着打过下手呢!这种面条的确好吃,我们村现在估计都没有了!可惜可惜!”后来得知,这位一流涧水正是我的乡亲。由此可见,王广顺老人的一番话绝非危言耸听。

阳光直射头顶时分,洞子里的面饧好了。老两口把它们一一移到室外的架子上,用巧劲轻轻抻长,抻到接近地面时,取来巴掌大的铁环,挂在下端面杆的两端,“有铁环坠着,挂面就不回弹了。”给整架的挂面都坠上铁环,老两口终于可以喘口气了。王广顺点上一支烟,眯起眼睛陶醉于眼前的劳动成果。暖融融的阳光映照着一层层细如银丝的挂面,层层白纱透过阳光,泛着淡黄色的光,微风吹来似微波荡漾。在小院里长吸一口气,便嗅得出那弥漫的淡淡面香。说着一些感谢的话语,我与老人作别,热情的老人执意把我送出大门,连连挥手。在我转头的瞬间,突然看到他家门洞上写着几个不太醒目的粉笔字——“手工面”。呵呵,这可是老人为自己的手艺做的广告?这广告和他的手工挂面同样朴素。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声宏紫阁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罗军琳精华:罗军琳
☆ 编辑点评 ☆
罗军琳点评:

北方人重面食,而挂面则是家常所见离不开的食品
欣赏的是如此传统的食品
经作者醇熟的文笔写就也就多了份生活厚重的品味

文章评论共[6]个
美泉-评论

欣赏朋友生活味浓浓的文章,遥祝冬安!at:2013年12月04日 下午4:13

声宏紫阁-回复谢谢美泉雅评。 at:2013年12月04日 下午5:06

呆贝贝-评论

我也喜欢吃手工面,下次到赵州一定去尝尝当地的手工挂面。问好!at:2013年12月04日 下午5:57

声宏紫阁-回复欢迎欢迎,问候呆贝贝。 at:2013年12月04日 下午6:51

文清-评论

宁静的夜晚,美丽的星空,愿我的一句晚安,带你进入美妙的梦境!at:2013年12月09日 凌晨0:25

声宏紫阁-回复谢谢文清的关注支持! at:2013年12月22日 下午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