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词总是出现在我的脑海,那便是善良,其实人人都有善心,只是有的人多些,做的好事多些,所以认为这种人更善良一些,而有的人少些,做的好事少些,所以我们一般认为这种人比较不善良一些。而事实上善恶是不是像我们所看见的那样简单,这便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三字经中说人之初性本善,可见人在刚出生时都是善良的,那为什么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有的人会成为好人受人爱戴,而有的人却会变为坏人被人所不齿,一般的说法是大环境的不同造成了每个人的差异,自然这方面的原因也的确存在,但是在下认为出现个体的差异与每个人对自已的定位很有关系。为什么这样说,这是因为人在最初的时候对自身并不了解,并不知道自已将来的道路如何?自已会变好还是学坏,而进入学校走向社会后已经对社会以及自身的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时一个人的定位就变得十分重要,比如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小时候就对自已有一个明确地定位: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一个人在他还是幼年的时候就有这么宏大的目标,那么只要他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按这个目标发展他一定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同样,一个人如果小时候立志做一个善良的人,那么他长大后一定不会做一个坏人。但有些人认为小时候定位正确不代表长大就会有什么作为,不错,定位正确不能说明什么,人在成长的道路上影响自已决定的因素有许多,有的人小时候立志做一个伟大的人,但事实上由于种种原因他改变了最初的决定而成为了一个普通人,也有的人小时候并没有什么大的愿望,但因为机缘巧合而成就了一番事业,但是有关善良的定位却与这些不尽相同,这是因为善良并不一个人的才能,也不是由身份地位所决定的,功成名就的名人不一定就比普通人更为善良,有的普通人只是对名利上的要求比较低,但是对善良的要求很高,所以定位就很重要,下面我说说对善良的一些观点。
在有的人心目中认为善良是一种很高的评价,只有那些地位高,名声大的名人才有资格称为善良,而一般的百姓没有多少善良可言,其实他们错了,他们是将善良与功德并入一个标准了,自然那些社会名人对社会所作出的贡献比较大,自身的修养也不错,所以他们之中很多人品德很高,这就是他们所说的善良,但这其实是名人的一种功德心,这个标准只适合针对名人,而对普通人不能用这样的标准来要求,普通人由于自身的生存条件不能对社会提供很大的贡献,但这不影响一个人的善良,其实我认为善良很简单,比如遇上一个乞讨者施舍一份食物,遇上一个老人搀扶一把,又或是表扬一个人让其高兴都是一种善良,善良其实很小,小到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能你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细小的动作都是一种不小的善良。
也有一些人认为善良与大小有关,比如捐款,有不少人认为捐款一定要一定的金额才算捐款,比如汶川大地震时很多人把这个当做一次机会,很多平常很少做善事的人这次一次性拿出了许多钱财来捐款,这在无形间将捐款演变成了一场捐款大会,似乎这不是在捐款,而是炫耀自已的财产有多少,相互之间进行捐款的攀比,这是一种十分不好的现象,当然大地震是一场很大的灾害,为此多捐些财物是很应该的,但是关键在于你捐款的动机,如果你只是为了炫富那么你捐款的意义就大大降低了,哪怕你捐的款项很大都不算一种很大的善心,而如果你捐款的意义很好,比如是你参加某种比赛得到奖金,或是某个企业发明创造得到的奖励,这样的捐款虽然可能金额不大,但对于善心而言却是一种不小的奉献,说到这,有人也这样认为大企业就应该捐更多的款项,小企业就要求的少些,这不是一定正确的,比如大企业由于资金周转的原因一时拿不出许多钱物来做善事我们就不能说这个企业的善心不够,而有时小企业由于刚完成了一笔较大的业务所以所捐款项多于大企业我们也不能说小企业的善心一定大过大企业,因此善良不能以大小来计算,不能有谁的善良大谁的善良小这种不正确的观点。
也有人认为善良必须是无私的,必须是无条件的,其实这样的要求是不现实的,这是因为人不可能百分百完美,人在生活中一定会有一些实际的问题,人生不可能十全十美,所以人在一定的时间会做出一些不好的举动,但这不是说人有多坏,不是说这个人不善良,而是说这个人进入了一个低潮期,人在这段时期一定会有所不足,所以如何避免自已的低潮期是很关键的,我个人认为一个人进入了低潮期最好给自已放一个大假,好好地调整一下,以免让自已有一些不善良的行为。其实真正的善良平凡而普通,不需要大公无私,不需要多么伟大,当你看到那些伤心的场面流下泪时就展现了一个人善良的一面,只要你能流下真诚的泪水你就可以对自已说我是善良的,像我现在思考善良就试着问问自已我能对自已说我是善良的吗?我是否比较心善良好。
想了这些,我对善良有了一个认识,可能我对善良理解的太浅,太少,但是我认为善良只是人的一种天性,而不是变成人的一种向人前展示的能力,不知有多少看客赞同在下的这些观点,小生渴望能得到大家的支持,小生先说声谢谢了,谢谢大家的欣赏。
-全文完-
▷ 进入小愁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