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8日晚,央视“汉字听写大会”节目举行年度总决赛。15名小选手经过几轮竞争淘汰,最后由浙江两名选手陆佳蕾和于加敏上演冠军争夺战。当竞赛进行到第二回合时,主持人李梓萌念题“jīcōngjūn”, 陆佳蕾写出“鸡枞菌”,被判正确,于是过关;于加敏听写“伊犁河,也被判正确过关。第三、第四回合两人也都顺利过关。直到第五回合,陆佳蕾听写“婉娈”(注:娈读作luán),被判无误过关;于加敏听写“佯嗔”却写成了“佯瞋”,被判错误,未能过关。于是,陆佳蕾获得了年度总冠军,于加敏则屈居亚军。
对此裁判结果,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编辑部首先向外界发出了不同声音,称“汉字听写大会”年度总决赛第二回合裁判结果存在明显错误,荧屏上显示的答案“鸡枞菌”的“枞”字是个错别字,正确答案应为“土从”字。此外,节目主持人李梓萌对“土从”字的读音也是错误的,“土从”字的正确读音应读作“zōng”,而不应读成“cōng”。其实在“汉字听写大会”总决赛实况播出之后,就有一些观众指出了这一差错。
《咬文嚼字》杂志编辑部将这一差错告知央视之后,有关部门非常重视,立即组织调看视屏,查阅辞书,最后认可了《咬文嚼字》的意见,并承认出现了错误;“汉字听写大会”节目组还通过电话向《咬文嚼字》杂志编辑部解释说:“当时节目都是请专家把关的,但题量太大,有5000多道题,还是出了重要差错。目前正在研究具体的解决方法。谢谢你们能关注我们的节目,希望继续多提宝贵意见。”事后,“汉字听写大会”总导演关正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明确表示已经将《咬文嚼字》的这一纠错告知了节目组,不过按照比赛惯例不会改变竞赛的结果,但是对《咬文嚼字》的“挑刺”关正文还是给予了肯定,并表示节目组将在下一个年度节目中进一步加强出题和审核的力度,因为“‘汉字听写大会’应该是一个规范书写的典范,本身不允许这样的错误发生,我们错了就是错了,也应该就这样的错误向观众道歉。”
至此,“汉字听写大会”总决赛出现差错的小插曲本应告一段落圆满画上句号了,然而孰料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汉字听写大会”节目组随后又向媒体发出与此前持截然不同态度的关于裁判组的解释意见,辩称“具体对‘鸡枞菌’一词,首先应该明确现场的情况是判‘鸡枞菌’的写法正确,而不是判‘鸡土从菌’的写法错误。按照汉字构型的习惯,‘木’字也可以重新分析为义符,泛指‘植物’或‘菌类’,选择‘枞’字从字形上看是合适的。‘枞’有两读,选择该字来记录,语言(注:应为语音)上也是合适的,所以民间自然选择使用‘鸡枞’成为现代通行的写法。根据正字和正音工作中‘酌古难今’(注:应为酌古准今)的原则,判选手书写正确是合适的。”
针对于“汉字听写大会”裁判组的解释,《咬文嚼字》杂志编辑部发表了一份言之凿凿的声明,坚称“央视的回应不顾事实,不讲逻辑”。声明对关正文总导演就“汉字听写大会”总决赛出现差错向观众表示道歉作出回应,“我们欢迎这种事实求是的态度”。但是,遗憾的是此后“听写大会”节目组又向媒体发出了“既不顾事实,又不讲逻辑”的新闻稿”,甚至将“酌古准今”误成了“酌古难今”,“语音”误成了“语言”,真是一篇奇文。“如此草率的态度,让我们感到震惊。”为此,《咬文嚼字》杂志编辑部对“汉字听写大会”裁判组的解释正式作出如下答复:第一,央视连题目都出错了,裁判组却能判现场书写正确,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第二,汉字有固有结构,什么是声符,什么是义符,有汉字结构规律决定,岂能随意“重新分析”?这样汉字系统不会乱套?第三,在汉字结构中,“木”作为义符,表示字义与“木”有关,而菌类植物不是“木”,在汉字学系统中从“木”的字没有表示菌类的。《汉语大字典》中收“木”部字1571个,没有一个是菌类植物。第四,民间确实有写作“鸡枞菌”的,那是因为现有输入法打不出“土从”字而造成的,汉字听写大会应以规范工具为准,怎能以“民间自然选择”为依据呢?我们还请教了华东师范大学古文字研究中心刘志基教授,他说:“‘鸡枞菌’和‘鸡土从菌’,哪种写法规范?个人认为,应该遵守既有规范。该词写法虽然《通用规范汉字表》未加明确,但通用字典辞书,乃至传统字书都是明确的。至于民间写法,不能作为规范的依据。”
至此,答案已经明确,真相基本大白,本该就此打住;不过,老夫意犹未尽,还想借机撩拨癫狂,再发几点议论。
首先,应当肯定,汉字文化的发展,既有许多规范依据,又有一定规律可循。其中,“约定俗成”就是汉字文化发展的规范依据和发展规律之一。老夫揣摩着“汉字听写大会”裁判组有关“酌古准今”正字和正音的解释,也许强调就是“约定俗成”这条规律罢。不过,所谓“酌古准今”也好,“约定俗成”也罢,指的都是“择取古代之事,用来比照今天的情况”,并通过一定的程序,“以定一代之章程,垂万年之典则。”否则,都不具备权威性和实用性。譬若作为姓氏的“费”字现在都读作“fèi”,而古音却应读作“bì”。在譬若成语“固步自封”,古汉语中却只能写作“故步自封”。若以今天的评判标准很难作出截然对错的结论。类似的例子俯拾皆是,枚不胜举。所以,从理论上讲,“汉字听写大会”裁判组的辩解不能说没有一定道理。但是,在未经“以定一代之章程,垂万年之典则”之前,还是《咬文嚼字》杂志编辑部的答复持之有据,言之有理。
其次,老夫由此浮想联翩,尤其想到我国文人间近年来有关汉字正字和正音的两场“口水”之争,至今仍令难忘。
一场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上海业余老校对李延良先生从《季羡林自传》一书中挑出20多根“刺”,出于对语言文字工作的热爱致信季羡林先生并随信附了一张“勘误表”,其中李延良指出书中“朦胧醒来”和“朦胧欲睡”的“朦胧”一词应为“矇眬”,因为“朦胧”一词与月色有关,而“矇眬”才与眼睛有关。对此,没想到季羡林不仅不削一顾,反而在《新民晚报》发表《语言与文字》一文予以回应,言李延良“食古不化”,想把汉字规范变成汉字“化石”,辩称如果“矇眬”与眼睛有关,“朦胧”与月色有关,那么假若让一个瞎子来写文章,也就既无“矇眬”可言,又无“朦胧”可选。为了替自己辩解,季羡林还搬出鲁迅先生《三闲集》中《醉眼中的朦胧》一文予以佐证。在断言“矇眬”一词几成汉语词汇中的“盲肠”之后,季羡林不仅反讥李延良的勘误“可怜无补费精神”,还煞费苦心地将李延良勘误信中行文“措辞”失当之处也认真地“勘误”了一回。只可惜季羡林一不小心有忙中出错,本该将鲁迅《醉眼中的朦胧》一文加上书名号《》才对,无意间却加成了双引号“”,结果又被李延良抓住活靶在媒体上张弓劲射。于是,两位文人之间“针尖对麦芒”,文坛当沙场,“文剑笔枪”,“大打出手”,你“勘误”我,我“校正”你;你言我“食古不化”,我说你“食今不化”,终使这场“口水”之争逐步升级,直至对簿公堂,从而上演了我国文坛上一场著名的“笔墨官司”。然而,“胳膊拗不过大腿”,这场文人官司最后还是以李延良败诉而告终。有感这场“笔墨官司”,老夫当年曾写杂文《文人的雅量》,直抒胸臆。文曰“纵观这场文坛官司,窃以为胜败双方各有得失。李延良输掉的是官司,赢得的是‘文心’;季羡林赢得的是官司,输掉的却是‘文心’。因为关注这场文坛官司的多为文人。古人云:‘得民心者的天下’;窃以为‘得文心者得文坛’矣……”
另外一场文坛著名“口水”之争恐怕就数前些年余秋雨在“青歌赛”上担任“文化评委”时对“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误读了。本来,“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的“乐”字古音应该读作“yào”,余秋雨却读成了“lè”。按说不论你的行头有多大,在浩如烟海的汉字面前读错一个多音字特别是古音字,实属正常现象。“知之者为知之,不知者则为不知”。有错必纠,知错必改。只要面对现实,纠正错误,绝不会失掉面子,更不会影响自身形象。然而余秋雨拿自己的面子和形象太当成回事了,以致板起面孔讲起了训诂学,结果非但没有说服专家,还让自己的面子和形象在包括老夫在内的许多粉丝心目中大跌眼镜。
再次,老夫之所以不厌其烦地扯谈这件事,可能除了此生写了大半辈子烂文章之外,恐怕此事还与老夫有一点缘分。大约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我还在部队服役期间,有一次到驻地所在地云南省建水县曲江镇沙坡军人服务社澡堂去洗澡,洗过之后到澡堂外面的土坡上去等候战友,无意间在地面上发现了一片凸起的松土,当我用脚将松土踢开之后,竟然是一颗洁白而肥硕的大蘑菇。于是,我将这颗大蘑菇连根拔起,与战友赏玩之后向老乡请教。一位彝族大妈当时就告诉我们,大蘑菇叫“鸡土从”,在当地也非常罕见,营养特别丰富,她愿意用一只老母鸡换那颗“鸡土从”。不过,当时并没有想到“鸡土从”的“土从”字如何写,只是听音就叫“zōng”。此前我曾向许多朋友谈起过这件事,没想到若干年之后又让老夫续写了“鸡土从菌”的故事。矣,缘分阿,缘分!
由“鸡土从菌”的故事,老夫还想到了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讲到的一句名言:“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决定的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尤其是汉字文化,博大精深,令人仰慕。许多人穷经皓首,未必能够窥其全貌。难怪中国古来就有对“一字之师”乃至“文圣”、“字圣”的崇拜。所以,我喜欢汉字,热爱汉字,崇拜汉字,敬畏汉字;此生与汉字结缘,我骄傲!选择追求文字之路,我终生无悔!
2013年11月28日于好空斋
-全文完-
▷ 进入耳关音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