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国话,就像中国人的舌头一样,怎么说都有道理,可以说人往高处走,也可以说爬得高摔得重!可以是一口唾沫一个钉,也可以是人嘴两张皮咋说咋有理!可以说少数服从多数,也可以说真理在少数人手里!可以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也可以说没毛的凤凰不如鸡!可以说浪子回头金不换,也可以说是狗改不了吃屎!可以说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也可以说姜还是老的辣!…….
类似这样的话,可以罗列一火车。对这件事本身,则可以说是传统文化浩如烟海,也可以说是封建糟粕罄竹难书。对这些文化或糟粕,究竟是选择前半句还是后半句,或者这半句只埋在心里另外半句只露在脸上,或者一半只用于对人另一半只用于责己,就实在成了中国最高的学问。
但将所有这些简化一下,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只要抓住关键就可以领会要领。这关键就是,一是看是谁在说,二是看是在哪儿说。
就说“礼轻情谊重”和“礼多人不怪”这两句话,不用说大家也明白这里的关键因素,是“谁在说”。说的人和人的话,就这样铁定连在了一起。假如双方换一下,互相说成了对方的话,那就不再是俗话,而变成笑话了。
再看这两句:“男子汉大丈夫宁死不屈”,“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其中的关键因素,则是说的地方!因为前者似乎只能在渣滓洞里说,那样就会声震宏宇。而后者多数是在接纳汉奸的庆功会上说,敌人变朋友的一刹那,也会一团和气。可要是换个地方,放在家里说,就没这么大的涵义了。因为实在不行,还可以说“男子汉大丈夫,好不容易躲在床下了,说不出来就不出来!”
再有一对话也是这样:“车到山前必有路”和“不撞南墙不回头”。前者自然很对,因为给了人希望,就算没路了,咱还可以摸石头。后者似乎也有理:因为墙就在那里,高高的阻挡着你的视线,而且不仅有南墙还有东墙西墙北墙,撞是难免的,撞了也未必回头。---大墙是如此之高,撞和不撞都是自己的事,回不回头,与脚无关,而取决于头---被撞疼了的头都没说什么,脚如何敢自作主张。就算大墙外的人就算听见了,也不能干涉“头”的内政!
很显然,这些都是小儿科了,不过是练练嘴皮子的天桥把式的功夫。最近看了一段中央党校教授蔡霞的文章,才知道给党上课的教授水平就是高!他(或者是她,或者是它)写到:中国共[chan*]党在延安时期是比较真诚地追求民主法制的,有些人觉得既然那个时候追求且很赞成美国的民主实践,现在为什么回过头批判它呢?
教授给出的回答是:大家要破除定式思维,不应认为政党是永恒不变的,其实政党就是人组成的,人是有变化的,政党也会有变化,当一个政党处在受压制、受破坏的状态时,它要求得到自己的合法生存的权利,那个时候追求民主法治确实是真诚的,这点大家不需要去怀疑。但是当一个政党转变了位置,夺取了政权,成为国家执政党的时候,原来的追求也就变成了一种口号。
对此,大家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而这也是全会公报特别强调的一点。既要“解放”也要符合“决定”:对社会的思想、舆论要引导,健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机制和体制。这两句看似矛盾的话,其实都正确。因为"正确"这两个字就这样解释:凡不愿意听的话就是不正确的,凡愿意听的话就是正确的。
按照教授的思路,咱又举一反了个三,其实很多事,大都也可以这样理解:
说中国五千年文明的时候,历史的每一页都很灿烂辉煌。说半封建半殖民地旧社会惨不忍睹的时候,几代人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说中华民族文化发达的时候,孔子不仅能从棺材里走出来而且还要继续领导世界文明的潮流。说马克思理论永垂不朽的时候,这个西方的老头就会渗透到13亿人的每一条血管和骨髓!孔子提鞋都不配!
说改革开放光辉野鸡的时候,必定配上十年文革将中国社会拉向了崩溃的边缘。在任何事故惨烈的同时,自然也会润色上救援战士的道德闪光。说公平正义的时候,绝对少不了星巴克的欺诈和房产商的偷税。很自然,说民主自由的时候,绝对也离不开中国人普遍的素质低下!因为就连成龙都需要一个皇帝来管!而现在有了新一代的英明领导,自然也就复活了一批老一代的革命英雄!---相信很快他们就会从坟墓里走出来,进一步走向神坛!
不过,还是有个疑问,究竟是伟大的老子造就了英明的儿子,还是英明的儿子让老子更伟大呢?仔细想了,也许这根本就不是问题。因为儿子和老子都是一样的伟大和英明!
可忽然又想起了一段父子的对话:小男孩问爸爸:“爸爸,是不是父亲总比儿子知道得多?”爸爸回答说:“那是当然啦!”小男孩接着问:“那爸爸知道电灯是谁发明的吗?”爸爸说:“是爱迪生啊。”小男孩又问:“那爱迪生的爸爸怎么没有发明电灯呢?”这个故事挺好玩,不过肯定有违三纲五常的基本原则。假如我是这个父亲,就会这样回答:虽然爱迪生的爸爸没有发明电灯,但他发明了爱迪生啊,这比发明电灯可伟大的多了。没有电灯夜里会黑,可没有爱迪生你还在原始社会呢。所以爸爸总比儿子伟大!
不过,有些孩子的难题还真是解答不了。“有个老太婆太老了,经常掉东西。有天她走在街上,走着走着眼珠子就掉了出来。她没发现,一脚就踩了上去,结果眼珠子就粘到她鞋底上了。接下来她该怎么办啊?”
这是一个三岁半的孩子给我出的问题。我想了半天,也给出了几个答案,但却都被否决了。最后还是孩子给出了自己的唯一正确的答案:老太太忽然发现自己的脚能看见路了。因为踩在脚上的那个眼珠子也能使。从此以后,她就过上了每天在街上捡钱的幸福生活。”
小家伙说完自己的答案,还模仿着脚上长眼的老太太的样子,在我们面前走起路来,那样子让一帮大人都笑的合不拢嘴。
最后,小家伙还来到我面前,挂了我的鼻子。跟我说,叔叔你太笨了。连这都不知道!
现在想小家伙的确聪明,他的答案也未必不可行。在如今与时俱进的年代,没有什么不能与时俱进。所谓道路曲折前途光明,从这三岁半的孩子身上,的确能看到中国的大希望!
于木鱼宅
2013-11-28
-全文完-
▷ 进入木伯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