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写出了祭祀之人的心情和气氛。
烈士陵园本是一片严肃的地方,这里埋葬革命先烈的身躯或者是珍藏着革命先列的神灵。到此都是怀着一颗沉重的心情,来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尤其是清明节,不少学校和团体组织学生或不同层次的人员采取不同形式,或听前辈介绍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或在革命先烈的墓碑前庄严宣誓;或给革命先烈的墓碑进行祭扫活动;或向革命先烈献上用心做成的花圈和花篮。每一个细微的言行,无不表达赤诚之心,无不给祭祀者留下深深地烙印,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上会雕刻终生难以磨灭的痕迹。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中华儿女有多少,虽然国家有数据统计,但是先烈的事迹是不胜枚举的,烈士的精神是无法写完的。我的家乡史庄村村东头就有一个小型烈士陵园,每次来到这里,就如同回到了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这里纪念着八位先烈,在抗日战争中为了阻击日寇的进村扫荡,保卫全村的村民安全转移,减少乡亲们牺牲,他们英勇奋战,打光了子弹,甩完了手榴弹,抡起枪杆子横扫马腿……八名英雄全部残死在马蹄下,其中的一位叫赵毛妞的年仅十八岁,他作战勇敢死得更惨,肚子被马蹄撕开,肠子和心脏全部被马蹄带了千米远。头被马蹄踩的稀烂。
又是一度清明节,为了组织好学生今年的清明节扫墓活动,我和同事先行安排安排烈士陵园的准备工作。安排到是安排好了,就是闹得我一肚子的不顺流。
烈士陵园看到的面目则是:本来是省级烈士陵园,门前有宽阔的广场,占地二百余亩,一座纪念碑雄伟壮观,苍松翠柏,绿草素花,陪趁着古建筑结构的飞沿琉瓦,庄严肃穆。
然而跃入眼帘的又一“风采”是:在这片不小的柏树下,围着十几堆人,走近一看,原来是打麻将玩乐的人正打在兴头上,四人打着,众人围观,兴奋不已。我和同事在离此不远的一家小卖部前,凑近一位老大爷跟前,经询问,老大爷一脸怒气的道出心声。“没人管管,整天打麻将,烦人呢?”
走近陵园内还有一个特殊现象,就是本来好好的陵园,却添了不少的个人坟墓碑,我们和管理员了解时,他很直爽:没办法呀?没有修缮经费,就是靠在烈士陵园内出租点个人葬地,收取点钱,来维持正常的生活的。
回头查看,据报载,外地在烈士陵园内还有玩马戏、算命、办游乐场等等现象,这将给祭祀者留下一个什么印象呢?使每一个原本受教育者受到什么样的一种教育呢?
烈士陵园是革命先烈的长眠之地,是进行祭扫革命传统教育、德育教育的有效的场所。试看,祭祖的香火比革命先烈的祭祀还要浓,更甚者,那些孝子贤孙竟能踩着烈士的坟墓头,给自家坟墓烧纸燃香,革命先烈的在天之灵将会是一个什么滋味?
首先:反映出一种烈士陵园保护中的一种漏洞,就是经费问题。按《烈士陵园保护管 理办法》规定,应该由地方财政拨付修缮等经费,为什么不能保证,这怕不仅仅是认识问题吧。怕有损了前人遗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是要犯罪并且此罪是无法弥补的。
其次:公民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他们是革命的烈士,也是我们的祖先,难道自己家的祖先坟是你应该珍惜的,这就不需要你爱护,不需要你敬仰吗?就道德观来讲,也不能脚踏着这位祖先,去敬仰那位祖先吧?
再次:相关管理部门需加强,如公安、文化、工商等部门,做到不断出兵把权利也在此处发挥点作用,如公安部门开展点辖区民警为烈士陵园又有何防!
让先烈们在一片静土上长眠。
这是一片年年纪念的地方,也是一块不能忘却的地方。
-全文完-
▷ 进入拂晓之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