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最想懂得大人们脸上的表情蕴含的内容,在瘦弱矮小的清影里,和小伙伴们没心没肺的戏耍,像林子里的鸟儿,叽叽喳喳哗然一片,终不能排解心中偶存的一丝怅茫。
抬眼翘望,常能看到一些大人们的脸,相比瘦弱的我,她们那些高大宽阔的身子已经不讲究形体的收敛,神情里却释放着一种叫着坦然、什么都能够面对的自信,在我青涩的内心还有什么也看不明白的眼眸里,表现出来的是对于他们做事的娴熟和话语的铿锵有力无不流露出一种悄然的敬佩与羡慕,急切地想自己快快长大,也能像他们一样懂得:面对自己空间和时间的这种把握。
殊不知他们也不是全能地把握人生,也有未知的层面令他们困惑,他们把我们束缚在无涯的课本里,为的就是让我们将来能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这也是我长大后才明白过来的。懂得,往往是一种滞后多年的反应。
小的时候,我也常常排斥大人们的世界,总是让我目睹她们在家的常态,看不惯她们邋遢的样子;看不惯他们总是做着相同的事情,陷在同一个矛盾里不停的争吵,也不知道改进;看不惯她们不能停歇下来安静的想一些问题,理出一些清晰的思路;看不惯她们风风火火的言谈举止里总是裸露出一些粗俗的道理。孩子的心声,他们懂得吗?孩子们眼光里的一些叛逆就是冲这些来的。
大人们常常吸着鞋子、拖着松垮的身子不知疲倦的唠叨,一样的话会说的你想吐为之,甚至让你怀疑她们的智商。你看她们要出去时,总会花上半天功夫化妆,把自己打扮的光鲜靓丽,和之前差别太大,让你眼里分解成两个不同的人。为什么在一起常相厮守的亲人都会漠视对方,做着自由惯了的、不管对方感受的惯常行为,心里没有一点点收敛和顾忌于对方眼里的协调性呢?这也是当我变成了一个自己有小孩的大人时才懂得了的事情。青涩带来的问题是颠覆性的,他们体验不到没有经历过的事情的一些做法,他们也考虑不到变成这样与之相关的诸多原因。“懂得”并不是自己认可的一些东西,懂得也是一份残酷,存在即道理,梦鸽不懂法律吗,她的儿子照样进了大牢。
家庭的模式会一成不变的顽固不化,被提纯出来的仅有的几件事被捞出来反复说道,渐渐地变得麻木不仁、熟视无睹,也越来越显示不出变化的需要了。孩子的成长是需要千变万化的环境来触发的,大人们,懂得吗?
中国人的心不能碰瓷儿,碰了就会郁结在心,耿耿不能相忘,所以但凡你听到的都是好话连篇,你好,我好,他好。因为说了实话或真话,或许就会让他心里不舒服。殊不知永远都不能正视别人眼里看到的问题就意味着永远不能进步。中国人的心理软弱到在很多家庭里都不能够很好的面对,就拿孩子来说,一个个都是捧在手心里的宝,举到高处就变成了一种炫耀或摆设,根本不顾及孩子的感受和需要,当孩子和父母体验到一种与朋友相处带来的快乐和相互获得的信息时才是自然的、幸福的,在相互尊重、相互约束的状态里彼此进步与成长才是每个人需要懂得的,这时候的懂得散发着一种求真、求实才能过幸福生活的光辉。
也常常能看到有些家长们聚在一起激情满怀地大谈特谈孩子的一切,也不留意孩子们鄙夷的眼光和感受,好像孩子们小的能让她们忽略他们感受事物的能力。孩子们对世界的张望有他们真知灼见的一面,有他们观察的视角,只是他们还没有能力来表达他们的认知。他们拒绝大人的世界,对大人世界失聪的一面总是令他们感到很无奈,屏蔽了大人们议论纷纷的东西,也仿佛是对心灵的保护,始终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不让它受到污染,让一颗幼小的心始终沉浸在童话的世界里。大人们,你们懂得吗?有时候“懂得”也需要蹲下来和孩子们的目光处在同一水平线上方能看得懂他们的心声。
如今,成为大人的我们也走进了这种套路里,只是时代的不同,换了一种包装,但还是需要我们敏思苦想回忆到童年时代方能懂得孩子们的心声,孩子们也只有成为大人一样的我们方能懂得大人的所作所为。
“懂得”在时代的穿越里变成一种宽容相互起来。
真正收获了“懂得”的人们拥有一种大智慧。但前提是:真懂还是假懂?懂到什么程度?它的深度和厚度都可以丈量。
完稿于2013年11月21日
-全文完-
▷ 进入流水宛延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