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花木兰故事的时代背景之考辨玖阳梅兰

发表于-2013年11月10日 晚上9:22评论-4条

《木兰诗》,被收入宋代《乐府诗集》之《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所谓“梁鼓角横吹曲”,乃十六国及北朝时期的地方乐歌。“横吹曲”,原是一种马背军乐,演奏的乐器有鼓、角、笛、箫、筚篥、笳、桃皮筚。随着南北文化的交流,北方的歌曲陆续传到南方,齐、梁以后也常常用于宫中娱乐,并由梁代的乐府机关保留下来。梁鼓角横吹曲,多叙后燕之慕容垂(326-396年)及后秦末代君主姚泓(388年-417年)时战阵之事。当时,后燕(384-407年)盛时有今河北、山东及辽宁、山西、河南大部,因黄河上游以南距离燕山较远,而黄河中游以西并非其领地,且称帝仅历二十四年就被灭国,故木兰故事缺乏根基。后秦(384年―417年)羌族政权,极盛时辖有今陕西、甘肃、宁夏及山西、河南的一部分。显然,燕山不属于其边界,故并非木兰故事的发生地。据《乐府诗集》编者郭茂倩说,此诗最早著录于南朝陈智匠(梁武帝时任乐官)的《古今乐录》,成书于公元568年,是乐府发展史上第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而梁武帝萧衍(4*4年-549年),其疆域主要在江淮流域,与北魏有战事,故可能搜集到鲜卑族民歌而录之。后魏(386年~534年)是南北朝时代北方的第一个王朝,又称北魏。公元385年鲜卑族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398年,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进入中原,疆域不断扩大。其后,经过长期战争终于征服了与之分道扬镳后受其侵扰的东胡之裔柔然族(曾经多次与柔然互相征伐)。424~449年,太武帝在灭赫连夏、北燕、北凉的过程中,同时与柔然斗争,七次率军分道进攻柔然,取得重大胜利。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这时南方已是刘宋,南北各自统一,形成对峙局面。所以,根据历史地理条件可以判定故事和诗可能产生于北魏时期。

再看《木兰诗》的用语。“可汗大点兵”、“可汗问所欲”,表现出北方少数民族倾向。可汗,又称大汗,原意王朝、神灵和上天,是阿尔泰语系民族对首领的尊称,最早出现于3世纪鲜卑部落,记载于《宋书》,类似于汉字的天子。“天子坐明堂”,这个“天子”虽然源于汉人,古以君权为神所授,故称帝王为天子。但在五胡十六国时期(304-439),北方诸国虽然多实行异族分治制度,或称为胡汉分治制度,在一国之中,实行两种不同的军政体制。对汉族人民,仍按汉族的传统方式进行统治。对少数民族,则按各自的部落传统进行统治。由于胡人大量南迁,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他们既觊觎中原及南方的繁荣和地大物博而不断迁徙渗透,又要拥有统治地位,就必须多方面接受汉人的先进事物,首先要在政治文化上逐步汉化,这样“天子”这个词当然乐意使用,易使汉人予以认可。“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里的胡骑,自然指木兰从军路上、到达目的地时所闻,表现出当时北魏疆域内各地壮士纷纷投军从戎的景象,不能设想她听到的是敌方的马蹄声,主要因为新兵至少要先到军营报到,北魏以主动奔袭居多、新兵不大可能直接介入作战。所以,诗中的目的地是指魏军营地。虽然,这里的“胡”字,最初是古代汉人对外部族的称呼,通常是指中国北方以及西方的游牧民族,主要包括匈奴、鲜卑、氐、羌、吐蕃、突厥、蒙古国、契丹、女真等部落,当时并非对少数民族的蔑称。西汉时,匈奴单于狐鹿姑曾经给汉室皇帝致书,说“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汉书》)。指其为不文明,未开化的汉外之民,是后代形成的。所以,《木兰诗》最初应出自鲜卑族人(后被翻译、润色为汉字),其故事地点也差不多均在胡汉边界区域。至于名字,诗中称“木兰”,这个名字鲜卑人和汉人均有可能,而“花”的姓氏是后人加上去的,以暗示木兰为女性,且在当时,亦有部分胡人改取汉人名字。根据当时北魏的统治区域及其迁徙征服地百姓的需要和作战边境在燕山的就近征兵原则,木兰家乡可能就在现在的内蒙古和陕西的交界一带,因为她是渡过黄河的鲜卑人或北魏的辖地汉人(因胡人善骑射,而木兰能从戎十几年而不死,非北方女子而不能为,十有八九是鲜卑人。既然是鲜卑人作品,反映其人其事也是最自然的),就不可能是黄河上游南岸的,那是鞭长莫及的,南边境同时也须置兵防御南朝宋国的北侵;并且也不可能是黄河下游区域的,因为那边也是北魏西边境,向西扩张和防守同样需要兵力。当时,北魏在燕山地区的所辖范围大致包括怀来县、宣化县、涿鹿县、赤城县、沽源县以及北京延庆县等地。由此可以推断,作战大本营可能在燕山山脉的河北宣化、怀来一带,古称上谷郡。这里,历史上曾发生过著名的涿鹿之战,是兵家必争之地,是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地区进入华北平原的必经之地,是华北平原北部的重要屏障。其中,小燕山的名称早已存在,而大燕山得名于燕都北迁,即北魏后期。地名(山名)文书上的命名之前,该山叫什么?曾经是燕国的地盘,被俗称为燕山是很自然的事,而且有附近小燕山的名称延伸和引渡,那么,早些时候该地区被统称为燕山就更有可能了。《木兰诗》的作者当然知道有山名叫燕山,如果其所描述的故事地点不是此山,那又何必故意用“黑山头”让人搞不清呢?况且,当时燕山阻挡着较为强大的北燕和柔然,当然是北魏的重兵集中营。打仗不是打群架,拉起来就可以,不是拉百姓去白白送死,而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军训,才能上战场。再说,魏军大多是主动平定战,是有准备的,其中的被动抵御战用现有兵力就可以应付。“大点兵”,就是为了以后的大征伐。所以,诗中木兰从军的初到目的地应该是魏军基地,然后北上、东征。这个魏军基地可以说除了魏都之外最大的就是燕山要地,其南、西两面有黄河挡着,无需多少兵力,统万城已成魏军基地后,拓跋焘的主攻方向就是柔然和北燕。虽说南北朝时,河套地区是北方多个政权争夺的重地,但这时形势已发生变化,这个地方已被北魏控制了,重点已经放在燕山了。燕山南端为多雨地带之一,河流广布主要有洋河、桑干河、永定、妫河四水,踞桑洋盆地之川。燕山地带植被为,700米以下为落叶阔叶林,树种有栎树等;700~1500米为针阔叶混交林,树种冷杉、白桦等;1500~2000米为针叶林,树种有华北落叶松、青松等。山沟及山前的果树有板栗、核桃、山楂驰名中外。

《木兰辞》中写道“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是文学上的形容其速度飞快,实际上骑马仅用两天到达目的地是不可能的。有人认为这里的燕山不是指燕山山脉的燕山,是燕然山的简称,即今天蒙古国杭爱山脉。错了,这个地方在木兰故事发生期间的北魏北伐柔然时确实到过,但木兰初到军营绝非此地,差远也。其所说的425年那次北魏讨伐柔然的战争,从那时北魏的疆域(西有胡夏国,南有南朝宋国)来看,不用过黄河,而木兰是过黄河的。也有人指出黑山即指内蒙古大青山(西至包头昆都伦河,东至呼和浩特大黑河上游谷地。东西长240多公里,南北宽20~60公里),也是大错特错的!理由相似,并且诗文是写给别人看的,写上“大青山”得了,何必绕舌?当时在辽宁有小“黑山”,却是北燕属地。所以这里的“黑山头”,应该更多的从文学表现手法上去看,它是展示山色的,留下一个小小的悬念,谜底随后揭晓。诗中前半句的前一个“黄河”,改为“长龙”以形容黄河的形状,岂不更具艺术魅力!即“旦辞爷娘去,暮宿长龙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所以从语言角度来看,诗中这两句诗基本符合对偶的修辞手法,那么,不言而喻,这里的所谓“黑山”和“燕山”就是同一个地方,前者说明山的色貌,后者说明山的名称,如此而已。当时的北魏,对于燕山地区可谓是战略要关,一方面需要防御、反击北部柔然族的入侵,另一方面准备灭掉占据辽宁西南部和河北东北部的“北燕”,所以,这里需要重兵部署(后来的事实证明如此)。又说“胡骑”,就像现在我们有人说了“中国人”而不能说他不是中国人一样的道理,说了“胡骑”,木兰就不是胡人了?魏帝不就是胡人吗?古代的少数民族就不能当英雄?虽然那时正处于民族大融合中,地域种族观念习惯性的消化仍需要一段很长时间,所以,这些鲜卑族民歌似乎没有记录汉人事迹的列外。诗中的木兰尽管面临这次征兵烦恼,尽管可能是胡夏国的亡国奴,她还是对魏帝尊重的称为“大汗”,说明其为鲜卑族血统。因而,我们应该尊重历史事实、客观的看问题。为了局部利益,“抢帽子”风盛行,影响不好。

至于木兰的虚实。从这些民歌大多记述了真人真事来看,木兰从军可能确有其人其事。古今军营都禁止女人进入,木兰女扮男装自然是有欺君之罪的,所以,木兰能够从军十二年而不被发觉,因为这是冒了除可能战死之外的生命之险的。同时,也说明了北魏军队纪律严明,士兵不敢胡言乱来,不然的话,可以说木兰不用几个月就会被戳穿真相的。而事后公开真相,因为木兰的赫赫战功而被弥补,还得到奖赏升职,证明了年轻魏帝的开明不凡。木兰虽有战功,但不合法度,后来也没有就职,也就上不了史书。正史重理,文学重情。木兰从军的故事能在民歌中得到记述流传下来已经很幸运的了。

木兰从军的时候,正是“可汗大点兵”。这种举动,必然有当时的大事件背景,或灭掉了别国而领土扩大(称收复也可以),或边境受严重威胁甚至告急,或准备进攻他国扩张势力。当时的北魏,这几种情况兼而有之并持续存在。由于木兰不大可能来自黄河上游南岸,那么,黄河中游西岸的可能性就最大了,而这里与之合适的大事件是427年北魏攻克胡夏国都城统万城并变此城为军事重镇,驻守下来的当然是攻占此城的士兵,并且为了消除隐患把刚镇服地区的青壮年拉到远方去当兵正是魏帝的惯用手段。这段时间,北魏除了南边基本无事外,真是三面轮番出击,胜仗年年有,扩张军队与大事俱来也就顺理成章的了。又从花木兰(412-502)从军算起,长达十二年之久。而战争是需要时机条件的,征兵训练时经常的,所以,木兰从军以后不一定马上参与作战。事实上,此后小战连年发生,大战三年左右一次(时间可断续较长),最终是决定性胜利的,也是一次大事件。可汗大举论功行赏,裁减官兵、封官加禄。所以,这一年可能就是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这样,前后相距十二年,开始和结束都有重大事件发生,最有可能就是木兰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也是木兰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之必要条件,前后历史大事件彼此相当吻合、天衣无缝。

2013年11月9日于洞仙斋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玖阳梅兰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金陵叟推荐:金陵叟
☆ 编辑点评 ☆
金陵叟点评:

一篇优秀的有关木兰辞的学术论文。作者以详实的资料、严密的逻辑推理论证了木兰辞产生于北魏这样的学术观点,读来令人信服。其中对主人翁木兰的民族属性、为何不愿为官及黑山头、燕山等地理位置的考证也可圈可点,对可汗和天子这对看似矛盾的称谓也给予合理的解释。类似的例子在文中不胜枚举。作者对南北朝那段政治、历史、地理、文化、民族风情了然于心,可见功底之深厚。
本文堪称近年来木兰辞学术研究中的上乘之作。谢谢作者!

文章评论共[4]个
天龙飞天-评论

欣赏佳作,问好朋友!at:2013年11月11日 早上9:11

呆贝贝-评论

很见功底的一篇文章,问好作者!(:012)at:2013年11月11日 中午2:20

玖阳梅兰-评论

谢谢编辑和文友们的欣赏支持,祝快乐at:2013年11月11日 晚上9:05

欣香兰-评论

特别欣赏,问好作者朋友!(:012)at:2013年11月11日 晚上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