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乡村土灶拾忆沁香一瓣

发表于-2013年11月05日 下午4:14评论-4条

日前,和朋友在农家乐喝茶,在茶馆里看到了久违的土灶,便好奇地走近,像看西洋镜似的一遍遍观赏。服务员告诉我们,用土灶烧出来的米饭特别浓香,茶水特别纯美。看着土灶,我忽然觉得自己像回到了故乡的老家似的亲切。于是,关于土灶的记忆随即在眼前化开。

说到灶,在我国已有着漫长的历史。据有关资料介绍,土灶大体经历四个阶段,即原始炉灶(坑灶)、传统炉灶、清洁能源(气、油、电)阶段,而后进人电气化阶段(环保灶)。原始的炊事设施第一阶段为籍火;第二阶段为火塘,随后发展有三角支撑的应用;第三阶段为火灶的出现。

在漫长的旧石器时代,由于人们的居所大多比较简单,人们或住洞穴、或住树上、或住简易性的窝棚。所以常常在居所中心或一隅生一堆火,〔就像当代学生举行的营火晚会〕人们环火而坐,不断往其中添柴,使火不致熄灭,直至迁徙他处为止。此时篝火的作用有取暖、熟食和照明的三大好处使人们爱上了灶。古人也是聪明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发明了吊锅子,所谓吊锅子,为浅腹锅,两侧有耳环。使用时,在火上方搭一个一米多高的木三脚架,从顶部悬下绳索,有两个把手正好钩住锅的两耳,这把手在锅内,就不会将把手烧坏了。人们用这种内耳是陶器的锅煮肉或煮粥,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须。

到了我国新石器时代,人们开始定居了,这时开始出现了火塘。火塘就是一种人工修筑的多为圆坑形的升火设施,特点是位于居住屋室的中央,敞口,并配以石三脚或陶柱子进行炊事活动。〔这在今天的云南泸沽湖地区仍然可以看到保存着的这种土灶〕

我国古代的火塘。基本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平地火塘,这种火塘在室内正中或近内侧升火,一般不进行任何加工,放三块石头为三脚架。另一种是凹坑火塘,特点是敞口,挖穴为之,其上立三脚石。在三脚石上架锅炊煮,下边添柴升火,火势集中,热效率高.还有一种是平台火塘,在室内一平台上修建火塘,水平位置升高。火灶的出现就炊煮而言,由于火塘的火势比较分散,室内浓烟多,消耗嫩料多,而且容易失火,所以人们一直在寻找控制火势的方法,以解决火塘的缺点。在实践中发现,三脚石和陶支子不仅有架置炊具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火势,既能防火,又能使火焰集中。一旦把三脚架围起来,留下一个空口和上面的出烟口,那么就成为土灶了。即是如今的灶壁代替了火塘的三脚架,即成为土灶。

据考证,我国春秋以前多用土石砌灶,战国始用砖石,汉代后多用砖砌。火灶最早起源于黄河流域的文化发达地区,后由于秦始皇统一六国,很快推广到其他地区。火灶的发展演变很有规律,时代特点和地域特点很明显。如秦人灶的样式,整体为前方后圆,前有火门,后有烟囱。西汉早期火灶的灶面为曲尺形,一般不见烟道。西汉中期开始,火灶样式开始变化,大多以长方形的为主,烟囱加高,并设置挡火墙。从东汉开始土灶形成了南北两大体系。北方的大多是方形,南方的多是尖尾弧背式。但后来南北也互为影响,而且各有创新,土灶形式中明显包含了地方特点。

土灶灶有两种,一种是固定的,一种是可移动的,移动的亦称为炉灶。春秋战国时期的炙炉,西汉的染炉,均为炉灶与炊具相结合的典型形式,自宋代开始日渐成熟。古代的炉灶有单火眼土灶、连眼灶、风箱灶、一面灶、连釜灶、炙炉、染炉、炭盆等各种形式。

炉灶是古代人们生火做饭的重要工具,至今,炉灶在我国农村的许多地区仍被广泛使用着。炉灶的发明,使我们祖先在与大自然作斗争以及走向人类文明的进程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记得在七八十年代之前的农村乡下,土灶是家家户户都有的。乡下人用石块和砖头砌成小型堡垒式的锅灶,在其上方架一至二口大小不一的铁锅,就是土灶了。在乡下,土灶多数用泥坯或砖头砌成。大小是根据家庭人口的多少而定。乡下的土灶有单眼灶、双眼灶、三眼灶。不管是双眼灶还是三眼灶,锅与锅之间都可以放一个汤罐,有铜制和生铁制作的,煮饭炒菜时可以用火的余者暖热水,可以用作洗脸和洗碗。

在江南的乡下,土灶的烟囱一直要伸出屋顶。土灶一般要砌得得体大方,讲究实用和艺术效果。土灶有长方形,圆弧形和正方形三种,据说在北方,土灶方的很多。在我的记忆中,凡谁家的灶用了七八年后大部分就要翻新。砌灶总是要由家人自己精心设计,然后在附近请一个有经验的砌灶泥水匠到家来,选择好地方开始摆灶基。一般来说,一眼灶一人只要一天就砌好了,而二眼和三眼灶就至少用二个泥匠〔一眼就是可放一口锅烧饭的灶,以此类推〕。在故乡,凡砌成的灶都要粉刷石灰,除了防止烟冒出来外,就是为了洁白和美观。灶用的石灰的质量要一流的,有的人家在灶面上还要买点水泥加进去,使之更加光滑牢固。

土灶大都砌在厨房的一隅,为防止烧柴时烟灰从灶膛飞出落到灶台上,所以在从灶台到屋顶砌烟柜的同时,还会砌一垛空心墙来遮拦,平视锅的时候看上去像山峦,所以人们称该墙体为灶山,灶山因为里面空得厉害,所以很难砌好,弄得不好就会砖不平,所以包括灶锅大小的尺寸等都要精确地计算好。旧时灶山的上面还要设灶君堂(也称灶王爷堂),是用来供奉灶君的,灶君堂外还贴火红的灶门帘。灶君又称之为灶王和灶神,灶神原属家神,长年累月由人们供奉着,一般初一、十五时,人们就会上上香,据说灶君就是家庭里的财神和幸福神,他是天帝派到人间的,还管理着土地爷,所以人们对他十分信仰和尊敬,逢年过节都要在灶堂口摆点水果什么的,然后点上几支香,这是农村的一道民间民俗文化。每年的腊月廿三日家家则须举行祭祀仪式,叫做送灶神上天,到了正月初五灶神就会返回人间,所谓的接财神就是接灶君。

砌灶的既是泥匠也是一位灶画民间艺人,乡下人把他们被称作“土画师”。这些泥匠不仅会砌灶,还会美化灶君堂边的灶山、烟柜及整座灶面,在灶的各个显眼的部位都要画上各种图案,栩栩如生,人们把这种画在灶头上的画称为“灶花”或“灶画”。

灶花绘画方法很独特,是一种湿壁画法,即灶头一旦砌成用石灰粉刷以后,当灶上所粉饰的石灰尚未干时,泥匠即会开动脑筋,挥笔在上面作画了。之后,随着灶火的烘烤和自然挥发,整个灶面会在一周内渐干,上面的画作就能经年而不变其色。灶花是画在供奉灶君的灶上的。

早年的灶花内容大多以五谷丰登、年年有余(鱼)等为主,并辅以花草图案及“方格纹”“长城台口”等线条装饰。画好后,灶面上五谷沉甸甸,鲤鱼跳龙门,四季鲜花开。这些画的构图大多是比较简单清晰,且都是水墨画。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灶画的内容就更加丰富多彩了,一批年轻的泥匠就会动脑筋画出彩色画,于是就又陆续出现了花鸟鱼虫、科学神话传说、山川景物等题材的画。彩色的灶花,是由色彩鲜艳和红蓝黄绿黑白相融,构图雅俗共赏,是粗与细、精与简熔于一炉。鲜艳的色彩和通俗的画面,使灶花显得更加和谐雅致,有很强的民间艺术效果。 灶花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由于泥匠们的努力,一个村上的灶花大多不会重复相同,使它们各自都有了独特的欣赏价值,是家家户户土灶上的一道风景。

故乡的土灶也是农民生活和幸福指数的晴雨表。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乡下的灶头总是开始烧得红红火火的。从年前的农历二十三开始送灶神上天,家家户户就会利用大锅和蒸笼蒸大人小孩喜欢吃的米糕,有的家庭还蒸上糯米粉自己打年糕。凡杀猪宰羊,杀鸡杀鸭的人家,必须用的热水等大都也是用土灶的大锅烧,然后用来泡鸡泡的,成为永远忘不了春节记忆。到了年三十晚上,土灶就会在主人操作下大显身手,用它炒菜、煮汤、蒸糕等,乡下人大部分砌的是三眼灶,可以放三口大小铁锅。年饭的炒菜是不可少的,而从土灶上炒的菜似乎特别的好吃,煮的饭也特别香,其饭下的锅巴稍放点油或加点糖,吃起来实在是美不胜收的佳肴。

说到用土灶烧饭,还是一项很有技术的活,如果你是第一次接触它,你肯定会不知道怎么去点火。记得那阵子插队落户在农村时,热情的村民都为知青的小屋砌了一口土灶,村民们还手把的教知青如何点火和炒菜煮饭。这看似一项十分简单的活儿,但是也曾难倒过一些从来没接触到这活的姑娘和小伙,就像乡下人到城里不会生煤球炉子一样。看到她们手捏干柴和火柴总是不敢点火,生怕火会烧到手上似的就发笑。有时火点着了,但当她们把柴放进灶的火塘里时就又熄了,这火一熄,烟就会往外冒,会熏得眼泪水直流。即使柴在灶塘内点燃了,如果灶塘底下不留一个空间让空气帮助燃烧,也会烟雾弥漫。如果顺利学会了,灶塘里的火苗就会带着烟从灶塘通过灶面空间升上屋顶,变成袅袅炊烟……其实这烧土灶的活也是熟能生巧,每天与它为伴了,就会掌握它的性能,就会掌握如何用火柴点火了。还记得城里的父母当年前往农村探望孩子,当他们吃到自己孩子从土灶上炒的菜和煮的香喷喷的饭时,都觉得特别,同时也觉得孩子们到农村锻炼一下,了解和熟悉农村生活是值得的。

还记得沪剧《沙家浜》中有的“春来茶馆”一场戏中的“七星灶”已随“阿庆嫂”的人唱享誉大江南北,响彻长城内外“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阿庆嫂的一段声情并茂的唱腔至今被沪剧爱好者传唱。但在唱时人们对什么是七星灶不知道。其实,七星灶也是旧时煮饭烧水专用的一种土灶式的炉子,一个灶炉膛上面有勺子型状的火炉,可以排七个炉口,放七个烧水锅,这样烧水就很方便,不浪费火,可大铜壶上和小铜壶还可以利用余温温黄酒;灶孔排成勺子型是方便放置拿取,一般中间为主灶星,最大,其他周围六个小灶星。

如今的七星灶又有了新发展,在一些农家乐茶园中又被请进了现代茶室。成为民俗文化阵地上一道奇特的风景。那么客们缘何青睐这并不美观的七星灶呢,因为这七星灶用的燃料是煤炭,水壶是铜制的,烧出来的水温度高,泡茶泡得开,茶就特别好喝。他们为茶客提供的是宜兴的紫砂茶壶。所以在沪剧《芦荡火种》的传唱声中喝茶,别有一番农家风味,似乎茶也有了特别的香甜感。

时代的发展总是在创新中淘汰落后,从而推动历史的发展,弹指一瞬间,在城乡一体化和城镇化的新农村建设中,乡村也开始走上了电气化了。一些煤气灶、电磁炉毫不客气地把土灶挤出了人们的生活。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我们为进入现代化生活而欢欣鼓舞。

但是我总在想,社会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灶的发生变化了,但我们绝对不要忘了祖先曾经给我们带来的第一口土灶,它让生食变成熟食,成为了人类骄傲的饮食文化的起源,是它们开创了历史的先河。所以,在土灶日渐消亡的今天,面对现代化的炉灶,我们应当归一分功劳给土灶,这也实在是合情合理的,这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回顾、传承和发展的关系,可不是吗?!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沁香一瓣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悲秋道人点评:

好一篇洋洋洒洒的土灶拾忆。让读者对土灶的并世今生有了更为详尽的了解。文章生动有趣,让知道土地灶的人有了怀旧的意味,让不了解土灶的人有了学习的机会。

文章评论共[4]个
绍庆-评论

(:012)拜读佳作,上午好!(:012)(:012)at:2013年11月06日 早上8:16

文清-评论

愿一个问候带给你一个新的心情,愿一个祝福带给你一个新的起点。祝一天好心情!at:2013年11月06日 上午11:03

沁香一瓣-回复谢谢! at:2013年11月07日 早上9:16

沁香一瓣-评论

谢谢绍庆。问好!at:2013年11月07日 早上9:16